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文化史蹟

(中國文化史蹟)

鎖定
《中國文化史蹟》是2017年12月1日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盤大定、關野貞、李星明。
書    名
中國文化史蹟
作    者
常盤大定、關野貞、李星明
ISBN
9787532650293
頁    數
2216
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年12月1日
裝    幀
精裝
開    本
8開
正文語種
中文
版    次
1
字    數
2734500

中國文化史蹟編輯推薦

適讀人羣 :大眾
《中國文化史蹟》(十二卷)是日本古建築學家及專門研究中國佛教的學者常盤大定和他的朋友日本建築史家、東大教授關野貞於1918—1924年間組織田野調查團在中國華北、東南和西南地區對中國重要的石窟、寺觀、造像、祠廟等史蹟進行調查拍攝而形成的大型圖錄。這三千幅照片拍攝於中國晚清、民國時代,這批圖像呈現了近百年前的中國各地的面貌,全方位展現了近現代中國的文物古蹟、風土人情和建築等的基本情況,對當代的文化遺產保護及考古研究有相當重要的價值。《中國文化史蹟》(全譯本)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首次將《中國文化史蹟》解説與圖注等的日文原文全部翻譯成中文,並以法藏館日文初版本“圖版”為母版,按原大尺幅八開高清仿真影印,“解説”部分附後,一一對應,亦為十二卷。每一卷亦照日文原版製作三折的布面函盒和上下蓋的瓦楞紙盒,形制考究。同時,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組織人員對這些史蹟的今貌重新進行考察研究,融合歷史學、藝術學、考古學、人類學、宗教學等學科理論,對原著進行考訂,展現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蹟近百年來的演變情況,自成一冊為“踏查校記”。故全套合為十三卷。

中國文化史蹟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史蹟》(日文初版書名為《支那文化史蹟》)共十二卷,是一部以圖片為主,全面系統地介紹中國百年前有代表性的建築、藝術等文化史蹟的叢書。這部由日本學者常盤大定、關野貞編撰的《中國文化史蹟》是日本學界對近代中國系統調查的圖像資料中較有影響力的圖書。該書於一九三九年(昭和十四年)五月至一九四一年(昭和十六年)七月由法藏館陸續印行,收圖合計約三千幅。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常盤大定、關野貞組織田野調查團,在中國的粵、蘇、浙、魯、晉、陝等地從事中國史蹟調查工作。藉助照片、圖解和文字,他們記錄了晚清民初中國文化遺蹟保存與變化的實況,為當時的中國學界,展現了中國古建築、雕塑、陵墓等方面的基本情況與初步研究成果。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化遺蹟的“定格”。(葛兆光語)在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主持下,首次將《中國文化史蹟》解説與圖注等的日文原文全部翻譯成中文,而且還組織人員對這些史蹟的今貌重新進行考察研究,融合歷史學、藝術學、考古學、人類學、宗教學等學科理論,對原著進行考訂,展現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蹟近百年來的演變情況,自成一冊為“踏查校記”。上海辭書出版社此次出版的《中國文化史蹟》(全譯本)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該書以出版社圖書館所藏法藏館的日文初版本“圖版”為母版,按原大尺幅八開高清仿真影印,“解説”部分附後,一一對應,共十二卷。每一卷亦照日文原版製作三折的布面函盒和上下蓋的瓦楞紙盒,形制考究。連同“踏查校記”,故全套合為十三卷,僅印製180套。這批拍攝、繪製於晚清、民國時代的圖像的出版,呈現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的中國各地的面貌,尤其是文物古蹟、風土人情和建築等在當時的基本情況,對當今的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中國文化史蹟作者簡介

常盤大定,佛教學者、文學博士常盤大定(一八七〇——一九四五)生於日本宮城縣。一八九八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哲學科。歷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東洋大學教授、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評議員。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九年間先後五次赴中國實地探查儒、佛、道三家史蹟。主要著作有《佛性的研究》《中國佛教的研究》《支那佛教史蹟踏查記》等。
關野貞,東洋建築史學者、工科博士關野貞(一八六七——一九三五)生於日本新潟縣。一八九五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科造家學科,翌年任奈良縣技師,承擔該縣古神社、寺廟建築的修理和研究。一九二〇年任東京帝國大學工科教授。一九〇二年以後調查研究韓國、中國的建築。主要著作有《平城京及大內裏考》《韓國建築調查報告》《朝鮮古蹟圖譜》《熱河、遼金時代的建築及其佛像》《朝鮮美術史》等。

中國文化史蹟圖書目錄

《中國文化史蹟》十二卷內容,按日文初版排列不做改動。依次如下:
第一卷 山西,第二卷 河南,
第三卷 廣東、湖南,
第四卷 江蘇、浙江、福建,
第五卷 河南、河北,
第六卷 浙江、福建,
第七卷 山東,
第八卷 山西、河北,
第九卷 河南、陝西,
第十卷 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蘇,
第十一卷 山東,
第十二卷 河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