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教育督導史

鎖定
《中國教育督導史》是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銘。
中文名
中國教育督導史
作    者
江銘 編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年3月
頁    數
413 頁
定    價
18.9 元
裝    幀
簡裝本
ISBN
9787107132261

目錄

中國教育督導史內容簡介

《中國教育督導史(第2版)》內容簡介:自1986年國務院批准國家教育委員會建立督導司以來,各地政府對建立教育督導制度十分重視,地方各級教育督導機構逐步地建立起來,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已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地展開,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各地還結合工作實踐開展了關於督導評估理論和技術的研究,設計出一批對縣(區)教育工作、對學校工作的督導評估方案,在實踐中不斷補充和修改。目前我國教育督導工作正在嚮應有的深度和廣度發展。 [1] 

中國教育督導史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教育督導史
第一章 中國學校制度史概述
第一節 奴隸社會的學校
一、夏代和商代的學校
二、西周的學校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學校
一、諸子的私學
二、齊國的稷下學宮
三、秦國的“學室”和吏師制度
第三節 封建社會的學校
一、官學
二、私學
三、書院
第四節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學校
一、清末的學校制度
二、民國的學校制度
第二章 中國古代帝王視學制度
第一節 周代天子視學
一、《禮記·文王世子》中有關周代天子視學的記載
二、《禮記·學記》中有關周代天予視學的記載
三、金文中有關周代天子視學的記載
第二節 歷代封建帝王的幸學和詣學
一、漢、唐帝王的幸學
二、明、清帝王的幸學和詣學
第三章 中國古代地方官學的視學制度
第一節 宋、元地方官學的管理機構及其視學職能
一、宋代提舉學事司的建立
二、元代提舉學事司的設置
第二節 明代地方官學的管理機構及其視學職能
一、提督學校官的建置
二、提督學校官的職責
三、提督學校官的管理
第三節 清初的視學制度
一、提督學政的建制
二、提督學政的職責
三、提督學政的管理
第四章 清末的視學制度
第一節 近代視學制度的建立
一、日本視學制度的輸入
二、學部始設視學官
三、各省的視學規制
四、學部擬定視學官章程
第二節 視學專員的派遣
一、學部視學專員的派遣
二、各省視學專員的派遣
三、視學人員的構成
第三節 視學和清末的教育
一、反映教育的真實情況
二、提出改進教育的意見
三、推動地方興學
第五章 民國前期的視學制度
第一節 三級視學網的建立
一、部視學
二、省視學
三、縣視學
第二節 對視學過程中諸問題的規定
一、視學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問題
二、視學人員間的合作與聯繫問題
三、視學的標準問題
第三節 視學和民初的教育改革
第六章 民國後期的視學制度
第一節 視學制度的發展
一、部視學制度的發展
二、地方視學制度的發展
第二節 視學理論的介紹和研究
一、教育視導和教育行政的關係問題
二、視察與指導的關係問題
三、教育視導的專門化問題
四、教育視導的科學化問題
五、教育視導的民主化問題
第二部分 中國近代教育督導大事記和資料
一、中國近代教育督導大事記
二、中國近代教育督導史資料
(一)規制
學部奏酌擬學部官制並歸併國子監
事宜改定額缺折(1906.5)
學部奏為變通本部官制,將視學官改缺為差,添設郎中、
員外郎、主事各缺折並單(1909.11.1)
學部遵擬視學官章程折並章程(1909.12.29)
視學規程(1913.1.20)
視學處務細則(1913.3.28)
視學留部辦事規程(1913.12.30)
視學室辦事細則(1914.12.24)
修正視學公費規程(1917.2.21)
專門以上學校視察委員會規程(1920.12.31)
專門以上學校視察委員會視察細則(1921.2.1)
大學院駐外華僑視學員條例(1928.2)
教育部督學規程(1931.8.31)
教育部督學辦事細則(1931.9.23)
教育部令徵集各省市縣中小學現行視導標準(1936.8.13)
教育部督學服務規則(1943.11.29)
教育部聘任督學及專門人員選用規則(1945.11.7)
教育部設置邊疆教育督導員辦法(1945.11.13)
各省市教育視導會議(1942.1)
直隸學務處派定各屬查學職員銜名錄(1904)
直隸學務處呈報通飭各屬不得供應查學人員,
並禁止需索文並批(1905.1)
學部奏陳各省學務官制折(1906.4)
江蘇省視學暫行章程(1907.6)
浙江省酌議視學員辦事規則通飭遵守文(1908.9)
教育部呈大總統擬仍留各省省視學,以維學務文(1914.6.6)
教育部通諮各省巡按使道縣視學均應設置希查照見覆文(1914.6.17)
教育部諮備省裁撤道視學(1917.10.1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