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

鎖定
《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是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山林。本書以中國戲曲的“傳播”與“接受”為研究對象,系統地梳理了自宋代至清末近千年中國戲曲傳播接受的歷史軌跡,深入探討了其中的規律。
中文名
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
作    者
趙山林
出版時間
2008年08月01日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頁    數
593 頁
ISBN
9787208079205
類    別
舞台藝術戲劇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內容不僅涉及憂傷家、演員、觀眾、批評家、戲班主人和出版商等多個層面,還涉及各種聲腔劇種的傳播與交流,多種演劇形態和場所的交叉與競爭,多種傳播方式的共存與興替。《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資料豐贍,視角獨特,史論水乳交融,宏觀描述與微觀剖析相輔相成,為中國戲曲構建了一部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傳播接受歷史,對於中國戲曲史、藝術史的研究是一項拓展。 [1] 

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宋代戲曲的傳播
第一節 宋代宮廷演劇
第二節 宋代勾欄與路歧演劇
第三節 宋代神廟演劇與節 日演出活動
第四節 宋代戲曲的流向
第五節 宋遼金之間的戲劇交流
第二章 宋代文人對戲曲的接受
第一節 宋代文人與戲劇創作
第二節 宋代文人的戲劇批評
第三節 宋代文人的戲劇著作
第四節 宋代文人的詠劇詩歌
第五節 理學家的戲劇主張及不同意見
第六節 戲劇與宋代文人心態
第三章 元代戲曲的演出與流傳
第一節 元代宮廷演劇
第二節 元代勾欄演劇
第三節 元代廟會演劇
第四節 元代戲班的構成和流向
第五節 元代的戲曲藝人
第六節 元代戲曲的刊刻
第四章 元代文人對戲曲的接受
第一節 元代前期文人對戲曲的接受
第二節 元代後期文人對戲曲的接受
第五章 明代宮廷與宗室演劇
第一節 明代宮廷演劇
第二節 明代宗室演劇
第六章 明代職業戲班的演出
第一節 明代職業戲班的發展
第二節 弋陽、餘姚、海鹽腔的傳播
第三節 崑山腔的傳播
第四節 明代戲曲傳播與商人的關係
第七章 明代的家班
第一節 明代著名家班
第二節 士大夫家班的功能
第三節 士大夫家班的特點
第八章 明代的串客和清曲家
第一節 嘉靖以後的串客
第二節 明末金陵舊院串客
第三節 明代的清曲家
第九章 明代的戲曲選本
第一節 戲曲選本的沿襲階段
第二節 戲曲選本的推進階段
第三節 戲曲選本的成熟階段
第十章 明代文人對戲曲的接受
第一節 明代文人的戲曲活動
第二節 明代文人的戲曲批評
第三節 明代文人的戲曲研究
第十一章 清代宮廷演劇
第一節 清代前期宮廷演劇
第二節 清代後期宮廷演劇
第三節 宮廷演劇的特點
第十二章 清代職業戲班與戲園
第一節 清代的職業昆班
第二節 清代的京腔、秦腔戲班
第三節 清代的徽班
第四節 清代戲曲傳播與商人的關係
第五節 清代的戲園
第十三章 清代串客與票友
第一節 清代的崑劇串客
第二節 北京的京劇票房和票友
第三節 天津、上海的京劇票房和票友
第十四章 清代的戲曲選本
第一節 清前期的戲曲選本
第二節 乾隆中期之後的戲曲選本
第三節 花部諸腔選本的崛起
第十五章 清代文人對戲曲的接受
第一節 清代文人的戲曲活動
第二節 清代文人的戲曲批評
第三節 清代文人的戲曲研究
第四節 近代文人對戲曲的接受
餘論 戲曲傳播接受的近代轉型
參考文獻要目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