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婚禮

(中國式傳統婚禮)

鎖定
中國婚禮,是傳統的中國式婚禮,婚禮《禮記·昏義》裏面記載為“昏禮” [1]  。屬於漢族傳統文化精粹之一,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基於此原因,夫傳統中式婚服(明制)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男子的冠禮或女子的笄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
中文名
中國婚禮
外文名
Chinese wedding
別    名
昏禮
階    段
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
原    名
昏禮
文    獻
禮記·昏義
適    用
中國
所屬分類
漢族傳統文化

中國婚禮婚禮介紹

古人對婚禮和婚姻十分重視,認為它對上以事奉宗廟祖先,對下以繼承後世,即延續香火,繁衍後代,因此君子十分重視它。古代婚禮中許多繁文縟節就是為了突出婚禮的莊敬隆重,以強調婚禮的重要。此禮之大體也。
禮記·昏義》記載,“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婿執鴈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鴈,蓋親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週,先俟於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意思古人結婚,傳宗接代,所以大家都很看重。所以使用六種禮儀,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 [1] 

中國婚禮歷史記載

據《禮記.昏義》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筳幾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而所謂的六禮,據儀禮的記載,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據説六禮是創於周朝的,有學者認為周文王時代已有六禮,不過亦有人不從六禮。
漢平帝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次年立皇后亦納采、卜吉。 魏晉南北朝時,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
唐代以後,皇太子開始請迎,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隨六禮。後來暨“問名”於“納采”和“請期”於“納成”;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實際上只有“納采”、“納吉”、“納徵”和“親迎”四禮。而朱子家禮更將“納吉”和“納徵”合為一禮,所以只有三禮。
明朝洪武元年時,方以朱子家禮為標準制定婚禮。
清朝時,據通禮記載,漢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禮,但都拼入了成婦成婿之禮,而古代的六禮亦只餘下“議婚”、“納采”、“納幣”、“請期”與“請迎”五禮。其他士、庶人結婚都比較簡單,而民間的婚禮一般都會依朱子家法進行。 [1] 

中國婚禮婚姻禮儀

中國婚禮三書六禮

舊時漢族婚姻禮儀有“三書六禮”。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迎書
“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是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這些禮儀又分成了三個階段:婚前禮儀、正婚禮儀、婚後禮儀。 [1] 

中國婚禮婚禮階段

中國婚禮婚前禮儀

婚前禮儀,指迎親之前所需要的禮儀,按照禮制的流程,三書:聘書、禮書、迎書。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之後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準備婚服,最後才是迎親。
聘書
聘書是訂婚用的書,於“納吉”時男家交給女家。
禮書
禮書是“納徵”時使用的書,禮書內會詳細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
迎書
顧名思義,迎親書即迎娶新娘時的書,即在“親迎”時使用。
納采
婚禮“六禮”之一,納采是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六禮”中的第一禮。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初議後,若女方有意,則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並攜帶一定禮物,故稱。古納采禮的禮物只用雁。納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開始。後世納采儀式基本循周制,而禮物另有規定。出自《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雁。”鄭玄注:“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採擇之。”其禮物用雁。
問名
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二,又曰:“問名:問名者,將歸卜其吉凶。”《禮記·方氏注》也説:“問名者,問女生之母氏也。”問名時,用雁為贄見的禮物。《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以雁贄。納徵曰玄纁,故不用雁贄。”[2]
納吉
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三,是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
納徵
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四,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即男家納吉往女家送聘禮。《禮記·士昏禮》孔穎達疏:“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經此儀禮婚約完全成立。
請期
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五,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請期禮書),由媒妁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迎親
《禮記·昏義》記載,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後,就可以開始迎親了,把新娘迎接到宗祠大唐,由司儀主持開始拜堂成親了。
花轎迎親 花轎迎親
婚禮“六禮”之六,迎親,又叫“迎娶”、“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起源於周代。迎親迎娶,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呂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帶領迎親隊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迎親之日,“望娘盤”擔先行。望娘盤必有一隻鵝,鵝緣出古時以雁向女方正式求婚,因雁的配偶終身專一,象徵婚姻堅貞和諧。後世以鵝代雁。
在親迎這一天,新郎親領鼓樂隊、儀仗隊及彩車去女方家,沿途吹吹打打。女家則用三升粟填臼,席一張覆井,枲三斤塞窗,箭三枝置户上以驅鬼避邪。新娘在上彩車前在自己閨房裏打扮一番,這時有催妝和催妝詩,一般由新郎自己唱,也可由賓客代勞。當時有催妝詩:“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別作春。不須面上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壯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有的在催妝詩唱完後,要念一篇障車文。新娘出閨房後須跨馬鞍,以表示家人祝她去婆家的路上一路平安,順利到達男家。迎親隊伍走到半路上要舉行障車,送親的人和迎親的人在一起飲酒取樂,攔車要財。 [1] 

中國婚禮正婚禮儀

《禮記·昏義》記載,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婿執鴈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鴈,蓋親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週,先俟於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沃盥禮
沃盥禮 沃盥禮
指新人入席前的潔手潔面。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淨的意識。周制的沃盥禮節是用匜和洗配套使用。
沃的意思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奉匜沃盥”是中國古代在祭祀典禮之前的重要禮儀。西周晚期以後,盤雖仍與盉相配使用,但更多地與一種稱作匜、形似葫蘆瓢的銅器相配套。
卻扇禮
卻扇禮 卻扇禮
唐朝婚禮中,新娘始終用扇面遮面,即使新郎挑開紅蓋頭,扇面也未撤去,必須要用新郎的才華做卻扇詩來打動新娘,才可看到新娘容貌。唐朝是一個詩意的朝代,這種詩意也浸透到了唐代婚禮中。唐朝婚禮服裝極盡奢華,有音樂歌舞烘托氣氛,最大特點還在於,詩歌貫穿了整個婚禮過程。“古人以扇遮面,以表羞怯。”新人入場時,新娘始終手執團扇,新郎須向新娘行禮,做卻扇詩,以表誠意,請其卻扇。新娘看到新郎的鄭重後,便將手中團扇遞與伴娘。
同牢禮
同牢禮 同牢禮
“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共食同一牲畜之肉,夫妻對坐,由侍者各夾一片肉到夫婦二人碗中,相互行李後進食。“牢”,是古代祭祀用的東西,用牛、豬、羊三樣的叫“太牢”,僅用豬羊兩樣的叫“少牢”。同牢的意思就是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以表示共同生活的開始。也可用盤盛白飯、青菜、臘肉。同牢禮也是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
合巹禮
合巹禮 合巹禮
合巹禮是交杯酒的前身,與同牢禮一樣都是從周制婚禮開始的。合巹禮與同牢禮一樣,都是從周制婚禮便有的,它其實是交杯酒的前身。早期合巹禮的操作方式是把一隻匏瓜(類似葫蘆)從中間劃開,斟酒,夫妻各飲一半,隨後交換再一飲而盡。飲完合匏酒後,把匏瓜合起來用紅線繫好,表示夫婦一體永不分離。現代多用葫蘆或酒杯代替匏瓜。
結髮禮
結髮禮 結髮禮
解纓、結髮其實是兩個禮,新郎解下新娘頭上的許婚之纓,男女雙方互相剪下對方的少許頭髮,挽成“合髻”,放入錦囊,交由新娘保存起來,絲縷綰扣,永結同好。
禮成
所有禮儀流程結束後,新郎新娘又對拜一次,然後坐上牀,男右女左,此時一大羣婦女開始撒金錢,稱為“撒帳”。所撒錢一般為六銖錢,上面刻有“長命富貴”字樣,每十文縛條彩條,至此,婚禮宣告結束。以上儀式完成之後,由贊者告天,禮成。 [1] 

中國婚禮婚後禮儀

新娘到了新郎家後,父母以下的人都要從小門出去,再從大門回來,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跡。新娘進門後,先拜豬枳和爐灶,再拜天神地詆、列祖列宗,然後夫妻交拜。在唐代,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為“拜客”。新娘三日廟見之後,才開始“執婦工”,其第一件工作就是入廚房,操烹飪之事以孝敬父母。
在拜堂結束以後,就有鬧洞房,唐代稱之為“戲婦”,然後新婚夫妻進入新房(新郎是倒着走進新房的)共飲合歡酒,後世稱“交杯酒”,含有雙方敬愛,同體為一的意思,當時稱為“合巹”。
婚禮禮儀中,入洞房之後,還有若干注意事項。
其一,卻扇,古時,新婦多用扇遮臉,需待交拜後去之。唐代婦女結婚常用紈扇和摺扇兩種,故洞房定情,古語美稱為“卻扇”。 和前面説過的催妝詩一樣,男方也要做卻扇詩。
其二,合髻,也稱作“結髮”,象徵夫妻和睦,永結同心。秦漢時的“結髮”,就是新郎親手解去新娘在孃家時所結的許婚之纓,即系頭髮的綵帶,重新梳理頭髮後再為之繫上。隋唐以後的“結髮”,是男女雙方各剪下少許頭髮,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馬上交給新娘保存起來。 [1] 
參考資料
  • 1.    戴聖纂.《禮記》:北京藍天出版社,第3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