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城市建設網

鎖定
中國城市建設網系城市建設雜誌社在現有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創辦,是為了運用現代網絡傳播優勢服務於中國城市建設新聞,資訊和相關信息的傳播,進一步滿足人民羣眾及時瞭解中國城市建設的個性化需求,利用網絡傳播先進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擴大城市建設雜誌社網上輿論宣傳,多渠道加強新聞輿論的正確導向,以便更好地為現代城市化建設服務。
網站名稱
中國城市建設網
總部地點
北京市
上線時間
2001年
主辦單位
城市建設雜誌社

目錄

中國城市建設網簡介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一區東塔605[1] [2] 
中國城市建設網 中國城市建設網
《城市建設》雜誌社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主辦的國家級經濟類專業期刊。以促進城市和諧社會發展、推動兩個文明建設為己任,掃描城市建設發展動態、展示城市建設創新方略、弘揚城市和諧文化為使命,致力於報道城市建設發展中真實、先進的城建理念、輝煌成就;以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展現和諧社會及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建設類期刊知名品牌,以新觀察、新思維、新視點塑造欄目,着力提升城市高端受眾的關注度和社會影響力。
如今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愈來愈強,城市建設雜誌社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運用、管理,努力將中國城市建設網辦成傳播城市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台,利用其社會影響力,形成我國城市建設輿論引導的網絡新格局。

中國城市建設網定位

中國城市建設網的優勢在於它以城市建設雜誌社為依託,具有權威性、準確性、時效性和貼近性,“立足北京,宣傳全國”,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和諧的網絡輿論環境。根據受眾所處地區及行業、收入情況等具有大學水平的受眾定為主流:從行業總結為政府部門和新聞媒體,金融機構、建設開發規劃等;從地區總結為以北京輻射全國各大中小城市;並規劃與一些商業網站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關係,使之更好地為各級城市服務。 中國城市建設網將反映各地城市建設類的稿件提高上傳速度,並依託城市建設雜誌社全國15個記者站的優勢,實時報道一線新聞於開闢的50多個頻道及30個地方頻道。中國城市建設網將經濟、文化、旅遊、教育、科技等城市生活中所有能夠成的新聞事實全部涉及,並開設投稿信箱及熱線電話,從社會廣泛收集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可以直接或間接輔助有關政策法規的執行,能夠制止猖獗的違規建築,並避免制約工程招標和房地產建設中的大量弊端;增加城市管理的透明度及政府管理與公眾監督的力度; 同時提高城市建設的時效性。
中國城市建設網有自己的專家團隊,諸如牛鳳瑞、李連仲、張元端等國內頂尖的業內專家、學者,一直以專業的分析性報道服務中國城市建設。中國城市建設網每年與城市建設雜誌社及相關機構舉辦“中國城市建設峯會”,已連續舉辦三屆,更好地為全國各級城市做好相關推介工作。
中國城市建設網一直圍繞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大主題進行超前策劃,適時主動設置網絡議題,掀起網絡輿論高潮,佔領網絡輿論制高點。
中國城市建設網作為全國各級城市相互溝通的紐帶與橋樑,利用自身優勢,開闢了“城市影像”、“城市動漫”,從正面宣傳,客觀、真實、全面地反映全國各級城市的方方面面。
作為“全國城市宣傳門户網站”,中國城市建設網集新聞性、獨家性、專業性、推介性、綜合性和全國化為一體。

中國城市建設網商標駁回

2020年7月15日消息,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項終審判決顯示,《城市建設》雜誌社有限公司提交申請註冊的第28979110號與第28979154號“中國城市建設網”商標被認定缺乏顯著性,含有“中國”二字易造成不良影響,且與他人在先商標構成近似。至此,該雜誌社於2018年提交的5件“中國城市建設網”相關商標註冊申請全部被駁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