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地震學會

鎖定
中國地震學會(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是由中國從事地震科技研究和參與中國防震減災事業的科技工作者自願結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公益性的、全國性的學術團體。
經中國科協批准,中國地震學會於1979年11月21日在遼寧省大連市成立。
截至2017年5月,中國地震學會下設分支機構27個; [1]  截至2012年年底,學會擁有會員1687名。 [2] 
中文名
中國地震學會
外文名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簡    稱
SSC
創辦時間
1979年
辦學性質
社會團體
學校特色
非營利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現任領導
理事長:張培震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5號
社會信用代碼
511000005000025391
登記機關
民政部

中國地震學會發展歷史

1979年7月16日,中國地震學會籌委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學會成立;同年,《地震學報》創刊;11月21日,中國地震學會成立大會暨第1次學術大會在大連召開。
1980年9月7日,地震地質專業委員在寧夏中寧縣成立;11月28日,地震學專業委員會在上海成立;地震觀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在上海成立。
1981年1月16日,地震前兆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3月23日,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在南京成立;11月23日,普及工作委員會在洛陽成立 。
1985年1月24日,中國地震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2次學術大會在北京召開。
1987年4月29日,地殼深部探測專業委員會在鄭州成立;9月11日,構造物理專業委員會在甘肅武都成立。
1988年4月13日,地殼形變測量專業委員會在武昌成立;歷史地震專業委員會在山西繁峙縣成立;9月22日,地震科學管理研究委員會在江西九江市成;11月22日,地震科技情報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
1993年4月28日,青年科技工作委員會在北京成立;4月17日,科技諮詢服務部在宜昌成立。
1995年5月5日,工程勘察專業委員會在昆明成立;9月22日,地震流體專業委員會在貴陽成立;11月29日 地震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
1996年10月6日,地震電磁學專業委員會在湖南張家界市成立 。
1999年12月29日 首屆李善邦青年優秀地震科技論文獎,在慶祝中國地震學會成立20週年大會上頒發。
2000年8月10日,首屆海峽兩岸地球科學夏令營在大陸舉辦。
2001年7月31日,第二屆海峽兩岸地球科學夏令營在大陸和台灣分別舉辦。
2003年1月,《國際地震動態》刊物由中國地震學會和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
2008年7月25日,中國地震學會空間對地觀測專業委員會成立。 [3] 

中國地震學會組織體系

中國地震學會機構設置

  • 最高權力機構
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三)選舉和罷免理事;
(四)決定終止事宜;
(五)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4]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學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情況;
(五) 決定會員的接納或退出;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秘書長、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學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 籌措學會活動經費;
(十一) 進行獎勵和表彰活動;
(十二) 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 下設機構
截至2017年5月,中國地震學會下設分支機構27個。 [1] 
地震學專業委員會
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
地震地質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研究所
地震預報專業委員會
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
地震觀測技術專業委員會
地殼深部探測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震局物理勘探中心
地殼形變測量專業委員會
構造物理專業委員會
歷史地震專業委員會
地震科技情報專業委員會
地震科技管理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震局辦公室
地震社會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球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震流體專業委員會
工程勘察專業委員會
地震電磁學專業委員會
國際交流委員會
編輯委員會
青年科技工作委員會
普及工作委員會
空間對地觀測專業委員會
強震動觀測技術與應用專委會
構造地貌專業委員會
地方工作委員會
地震應急專業委員會
岩土工程防震減災專業委員會
地殼應力與地震專業委員會
工程隔震與減震控制專業委員會
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 [1] 

中國地震學會組織成員

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地震學會擁有會員1687名。 [2] 

中國地震學會業務資產

  • 業務範圍
(一)圍繞地震科技和防震減災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組織學術討論會、報告會、講座以及科學考察等活動;
(二) 編輯出版《地震學報》等學術刊物、科技教材、科技音像製品、科普宣傳品等資料;
(三)開展防震減災科學普及活動,宣傳地震科技知識和經驗,推廣地震科學技術成果,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舉辦有關科技展覽;
(四)對國家政策制定和國民經濟建設發揮科技諮詢作用,鼓勵會員對防震減災工作提出建議,做出貢獻,經常向有關部門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呼聲;
(五)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加強同國外地震科學技術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往來和合作;
(六) 促進台灣海峽兩岸的學術交往;推動民間的學術交流;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
(七) 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舉辦各種培訓班和科技考察;努力提高會員的素質和學術水平;
(八) 接受政府和有關部門委託,參與技術標準制定,承擔有關科技服務項目。 [4] 
  • 資產經費
學會經費來源:(一)會費;(二)捐贈;(三)政府資助;(四)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五)基金或債券投資、利息;(六)其他合法收入。 [4] 

中國地震學會建設成就

中國地震學會學術活動

  •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
為了促進中國地震大地測量學、地球動力學和地球科學的發展,交流近年來大地測量在地震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5] 

中國地震學會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4張)
地震學報》主要內容包括:以刊登地震科學方面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術成就為主,也登載一些與地震有關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質、工程地震等科學領域的學術論文及研究簡報;登載地球物理學不同學術觀點的文章;登載與地震科學有關的評述文章;已被科學文摘、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文摘雜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等數據庫收錄。 [6] 
國際地震動態》刊登地震預報、地下流體等地震科學前沿研究領域的專題文章。 [7]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主要刊載地震學、地磁學、地電學、重力學、地球物理觀測技術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地震儀器設計原理;實驗方法;地震台網佈局;台站儀器標定;台站技術革新;計算機數據處理方法和各種技術在地震學地磁學中的應用;為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8] 
地震》設有地震學術論文、實驗研究、學術討論、研究簡報、地震目錄速報等欄目。 [9] 

中國地震學會人才培養

中國地震學會科技獎項

  • 李善邦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
為繼承中國地震學界卓越科學家李善邦教授在開拓和發展中國近代地震科學方面的業績, 發揚李善邦教授治學嚴謹、勇於創新、奮力開拓和十分重視選拔新秀的精神,鼓勵中青年科技人員熱愛科學事業,中國地震學會特設立"李善邦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 [10] 

中國地震學會人才建設

為加強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科普公共服務能力,促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目標的實現,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建科學傳播專家團隊的通知”和“中國科協科普部關於2017年科學傳播專家團隊建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的精神,學會組織了2017年科學傳播專家團隊的建設工作。 [11] 
科學傳播專家團隊名單<br>
名稱
首席專家
地震災害與工程災害科學傳播專家團隊
高孟潭
城市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專家團隊
薄景山
地震預防科學傳播專家團隊
黃輔瓊
資料來源: [11] 

中國地震學會文化傳統

中國地震學會形象標識

會徽外部輪廓呈圓形,中心由地動儀構成的基礎圖案。底色為白色,地動儀為黑色。 [4] 

中國地震學會精神宗旨

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貫徹“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貫徹“經濟建設同減災一起抓”的指導思想,團結廣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大力開展地震科學技術學術交流和討論,活躍學術思想,推動自主創新,促進學科發展;
發掘和培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普及地震科學技術知識,促進學術道德建設,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尚,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精神,充分發揮在政策、法規制定和重大決策中的科技諮詢作用,為防震減災事業做出貢獻。 [4] 

中國地震學會現任領導

第十屆常務理事會 [13] 
理事長:張培震
副理事長:陳雲敏,吳忠良,孫柏濤,李小軍,馬勝利,黃清華,丁志峯,姚華建
秘書長:李亞琦
常務理事(以姓氏筆畫排序):王慶良,劉傑,孫文科,杜修力,李山有,李宏,李傑,張永仙,張會平,陳國興,歐陽飈,周仕勇,單新建,徐錫偉,郭迅,黃劍濤,崔傑,謝富仁,雷建設
職務
姓名
理事長
張培震
副理事長
陳曉非、吳忠良、孫柏濤、高孟潭
秘書長
李小軍
資料來源: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