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鎖定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1952年創辦的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以及1954年創辦的探礦工程教研室(1956年成立探礦工程系),後經院系多次調整、合併,於1998年11月更名為工程學院。 [3] 
中文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外文名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Engineering Faculty
簡    稱
地大工院
主要獎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國家科學進步獎11項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知名校友
温家寶 歐陽自遠
類    別
公立大學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
主要院系
工程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簡要概述

坐落於東湖之濱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是以地質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1]  及安全工程學科為特色的重要的工程人才培養基地,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實驗設備和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多年來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大批高質量人才,併為我國的城市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交通工程、礦產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等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師資隊伍

截至2022年11月,學院有專任教師15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3人,教授65人,副教授7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俄羅斯外籍院士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獲得者6人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湖北省人才項目(含青年項目)獲得者10人次,浙江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人,江蘇省“雙創人才”3人,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原國土資源部首批傑出青年科技人才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6人,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原國土資源部創新團隊1個,湖北省創新羣體3個。 [2]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5月,學院擁有3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土木工程”和“安全科學與工程”、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2個交叉學科博士點、3個學術學位碩士點和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地質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建設學科、所屬一級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在第四輪國家學科評估中被評定為“A+”;“土木工程”和“安全科學與工程”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國家學科評估中均被評定為“B”;“城市地災防控與地下空間開發”入選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羣。 [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學術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工程學院擁有國家級平台6個、省部級平台9個。“十三五”以來,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其他重點類項目15項,主持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5項、省專利金獎1項。 [3] 
科研平台
序號
科研平台名稱
平台級別
1
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國家級
2
重大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控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國家級
3
地球深部鑽探與深地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級
4
地質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家級
5
岩土鑽掘與防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級
6
深部煤炭開採耦合災害防控實驗室
省部級
7
自然資源部深部地熱資源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
8
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
省部級
9
湖北省應急管理技術與培訓中心
省部級
10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湖北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省部級
11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省部級
12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岩土鑽掘研發推廣中心
省部級
13
國土資源部環境岩土技術開放研究實驗室
省部級 [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人才培養

地大工程學院在學科建設方面頗為豐富,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地質工程
省部級重點學科:安全工程、岩土工程
博士學科點:地質工程、岩土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地下建築工程、鑽井工程、安全工程
碩士學科點:地質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土木工程(一級)、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地下建築工程、油氣井工程、鑽井工程、安全工程
學士點科專業:地質工程、土木工程(含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地下建築、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與橋樑)、勘查技術與工程(含基礎工程、石油工程)、安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1] 
工程碩士專業:環境工程、水利工程、地質工程(包括勘查技術與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地下建築工程、港口航道、路橋工程地質方向)、礦業工程(安全工程方向)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院徽
釋義:
院徽 院徽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院徽由核心圖案、中英文院名和數字“1952”組成。核心圖案是將地球、山巒、河流、道路、橋樑、塔吊、地質錘、消防梯等元素抽象化表達後組合而成的象形“工”字,三條豎線挺立於“工”字的中軸線上,代表地質工程、土木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三大學科,凸顯學院的優勢和地質工科特色;“1952”為學院前身北京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的建系時間。院徽採用與學校校徽一脈相承的“圓形印章型”和“地大藍”色調,造型端莊、元素豐富,將流動的曲線與簡約的直線巧妙結合,極具教育導向作用和視覺感染力,表達了學院堅持“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服務“美麗中國、宜居地球”建設,把學院建設成為地質工程與人居安全領域特色鮮明、享譽國際的一流研究型學院的不懈追求。 [5] 
院訓
明理尚實、拓新礪行
釋義:
“明理”意指明辨是非、通曉道理。出自《宋書·良吏傳·徐豁》:“歷二丞三邑,精練明理,為一世所推。”明理,主張學院師生一明做人之理,要明德崇正、誠實守信;再明為學之理,要尊重規律、拼搏奮進;三明尊法之理,要懂法守法、遵規守矩。
“尚實”意指崇尚務實作風。出自曹丕《典論・論文》:“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尚實,強調學院師生要立足行業實況、學院實情和專業實際,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科學研究規律,求真、求是、求善、求美,務實造就時代新人。
“拓新”意指開拓創新。義出《大學》引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拓新,要求學院師生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際學科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為解決地質工程與人居安全領域科學問題開拓創新。
“礪行”意指砥礪前行。義出《荀子·性惡》:“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闢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礪,則不能利。”礪行,倡導學院師生要磨礪心性、鍛造本領,攻堅克難、行穩致遠,要在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事業中精耕深耕、砥礪前行。 [5]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李紅麗
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工作
院長兼任副書記
焦玉勇
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財務工作
副書記兼任紀委書記
高曉東
分管學生工作(本、研),負責學院紀委工作
副院長
王亮清
分管科研、學術交流、產學研工作
副院長
竇 斌
分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
副院長
倪曉陽
分管本科生教學工作
副院長
章廣成
分管研究生教學、學科建設工作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