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鎖定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1952年11月成立的礦產地質及勘探系。1995年,原地質系、地球化學系、地質力學教研室等合併組建地球科學學院。 [1] 
中文名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創辦時間
195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中國地質大學
現任領導
吳元保 [2] 
周剛 [2] 
知名校友
温家寶
類    型
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有教職員工149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指導教師59人,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其它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2人次。 [1]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歷屆英才

建院(系)52年以來,先後培養本科生萬餘名、研究生千餘人。他們中有的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或政府部門高級領導幹部,如國務院總理温家寶、遼寧省省長張文嶽、上海市委副書記王安順、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壽嘉華(女)、國際地科聯主席張宏仁等;有的成為著名的科學家,如丁國諭、張本仁、劉寶珺、馬宗晉、孫大中、歐陽自遠、傅家謨、張彌曼、葉大年、秦藴珊、李廷棟、殷鴻福、湯中立、金翔龍、馬瑾、戎嘉餘、鍾大賚、陳旭、金振民、高山、舒德干等院士和童金南、鄭建平、謝樹成、劉勇勝等教授(國家級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人才培養

地球科學學院是國家理科(地質學)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所在地。現有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牀學、地球化學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海洋地質四個省部級重點學科。這些學科全部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並設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現有首批長江人才基金特聘教授崗位三個。建設有“湖北省地球物質與區域資源和環境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地球表層系統重點實驗室”,作為主要參與單位共建了“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科院院士5人(殷鴻福、於崇文、張本仁、金振民、高山,)、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桑隆康)、博士生導師38人、教授和副教授85人。承擔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黃石、長江三峽、江西廬山等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為該校人才培養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培養的學生具有紮實的地學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除為地球科學研究和發展輸送高層次人才外,還將在資源、環境、災害、寶玉石、地質工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國土資源規劃等地學及其延伸領域中拓寬,使學生在上述部門和領域具有較強的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及發展的能力。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科學研究

地球科學學院的地質學科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優勢學科,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地球物質科學、地球表層科學和地球動力學三大學科羣的研究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多年來在高分辨率地層學及層序地層學、微體古生物學和分子古生物學;青藏高原隆升與氣候變遷、西部地質填圖;大別-蘇魯超高壓帶結構、組成、形成和折返機制;中國東部岩石圈結構、組成及殼幔交換;固體地球系統內廣義地質作用的非線性動力學及其時空結構;長江中下游環境變遷、災害防治、資源開發利用及國土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等領域,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近年來科研經費持續增長,年均科研經費到位1500餘萬元。每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近30篇(光盤版)被三大檢索收錄,共有4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的《Nature》雜誌上發表。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專業方向

研究目標:
地球科學學院始終瞄準“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目標。具體體現在:爭取SCI論文,包括國際SCI論文達到國內地學領先水平;爭取中科院院士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創新羣體、教育部創新團隊、重點基金項目數達到國內地學院系領先水平;努力保持國家重點學科領先水平;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平台建設取得突破;使獲國家級獎勵和在國際著名刊物(如Nature)上發表的文章數領先,實現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在科學研究方面始終堅持重視人才培養,重視科研團隊和科技平台建設,堅持以地球科學基礎研究為重點,在學科前沿進行創新性探索,並結合國家目標和地區經濟建設目標,開展資源(礦產、能源)、環境、地質災害等領域的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
近期主攻:複雜地質演化與成礦作用;青藏高原南部板內造山與金屬成礦大爆發;重大地質轉折期生物與環境協同演化;晚新生代以來全球變化紀錄;長江流域山-河-湖互動和湖泊濕地環境等領域。
具體研究方向:
1、岩石圈三維結構的地質—地球化學研究
2、造山帶結構、組成、演化和動力學研究
3、生物找礦、生物選礦技術
4、區域地質調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
5、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及其在地質環境監測上的應用
6、3S(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技術、遙感)集成技術及其應 用
7、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旅遊資源等)調查規劃和開發
8、應用礦物學和寶玉石學
9、古生物化石鑑定和微體古生物化石樣品處理鑑定
可從事領域:
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的理論與方法
1.金屬和油氣資源的勘查與開發技術
2.環境地球化學可以從事以下三方面工作:
① 環境地球化學與人體健康:重點是地方病成因研究;
② 自然環境中有害污染物的存在形態、含量分佈和遷移轉化研究及防治對策;
③ 地球化學與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通過系統研究1.5萬年以來環境變化的地球化學記錄,預測全球未來五十年的環境變化。
二、地理信息系統與數字信息技術
1.國土資源遙感調查與信息技術;
2.城市地理信息與動態監測技術;
3.土壤侵蝕遙感與水土保持監測網絡系統;
4.線路工程地質遙感與選線環境評價;
5.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與水利信息化建設;
6.配網地理信息系統與電力、電訊資源管理系統;
7.流域資源環境綜合數據庫建設與應用;
8.車載GPS與智能交通系統。
三、應用第四紀地質研究
1.地質災害機理預測與防治:主要是區域地殼穩定性預測、大河流域防洪減災研究、區域可持續性發展研究;
2.國土資源規劃及城鄉資源環境設計;
3.岩溶地貌與旅遊資源開發
四、生物找礦及生物選礦技術
五、海岸帶工程地基勘查、海洋旅遊資源規劃、海洋砂礦勘查開發
六、危機礦山隱伏礦體的成礦規律、成礦預測研究及外圍找礦
七、各類石材勘查與開發利用
八、金屬、非金屬材料開發應用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科研成果

國家級科技獲獎
獲獎成果名稱
完成單位及主要人員
等級
獎項
獲獎時間
顯生宙最大生物滅絕及其後生物復甦的過程與環境致因
謝樹成、賴旭龍、宋海軍、孫亞東、羅根明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6
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
第19完成單位:張克信(15)
特等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1
華北及鄰區深部岩石圈的減薄與增生
第二完成單位,鄭建平(2)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1
環境與生命協調演化中的生物地質學研究
殷鴻福、謝樹成、楊逢清、童金南、王永標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8
中國大陸科學深鑽的科技集成與創新
第四完成單位:金振民(6)
二等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8
華北克拉通及其鄰區殼幔交換動力學研究
高山、金振民、章軍鋒、劉勇勝、張宏飛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7
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限層型研究
地大(武漢)、地大(北京)、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殷鴻福、楊遵儀、盛金章、張克信、陳楚震、童金南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2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構造與新生代碰撞變形研究
第二完成單位:劉本培(4)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1
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與演化
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勘院等:張國偉、張本仁、袁學誠、孫勇、殷鴻福、張宗清、高山、劉福田、肖慶輝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1999
秦巴岩石圈、構造及成礦規律地球化學研究
張本仁、駱庭川、高山、歐陽建平、陳德興
三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1995 [3]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所授榮譽

2003年3月5日,以殷鴻福院士和楊遵儀院士為首的科研集體主持研究的中國浙江省長興縣煤山D剖面及其27c層之底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確認為“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和點(GSSP)”,俗稱“金釘子”。作為國際對比標準,它的確立標誌着所在國的地層研究水平,為我國贏得了很高的學術榮譽。該成果被評為“2001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200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2001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榮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而作為國家級高科技工程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該校是教育部唯一參加此項國家級高科技工程現場科學研究的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金振民院士擔任工程現場指揮部副總地質師,在鑽探現場組建有現代化的“岩石物理性質實驗室”。 2002年該工程被國家科技部、科技日報社和中央電視台評為公眾關注的中國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招生專業

地質學基地班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地質學專業成為全國4個地質學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重點培養地球科學領域高層次、研究型人才。學校對“基地班”制定了特殊的優惠政策,如高額獎學金、專用計算機室、享有研究生同等標準的圖書閲覽等待遇。其課程體系包括自然科學、地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部分,重視培養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專業基礎。基地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於創新型、研究型,畢業生將有90%左右進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深造。通過碩士和博士的培養,為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輸送高層次研究型人才。理科基地實行分流—補進的動態優秀人才選拔模式,補進時在全校範圍內擇優選拔。
  • 地質學專業
本專業學生掌握地質學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質成分分析測試技術及基本的地球科學實驗和鑑定技術,具備從事構造地質、岩石礦物、地層與古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分析實驗、數據處理等工作的基本技能。面向地礦、能源、環境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
  • 地球化學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球化學、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的訓練,掌握野外和室內地質、環境及地球化學、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技能。面向地礦、資源、環境、國土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
  •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本專業學生將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礎、外語、計算機技能的基礎上,主要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資源環境規劃管理的原理、方法和“3S”技術等技能。面向國土資源、城鄉規劃、環境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
  • 地理科學(第四紀地質學方向)專業
本專業學生將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礎、外語、計算機技能的基礎上,主要學習地理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研究地球表層的自然環境變化、人類環境特徵,探索具有一定地域關係的各種要素的條件、狀態構成和空間分異特徵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和持續發展的規律。面向地理科學研究、資源環境管理、國土規劃、環境保護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的高級人才。
地質學(地質調查)專業
專業學生具備地質學基礎理論、數理基礎、計算機與外語實用技能及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畢業生能成為科研機構、地勘部門從事區域地質調查的專門人才,適應21世紀地球科學發展和國家在資源、環境、災害、國土規劃以及國民經濟其它相關領域對地質學人才的需要。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培養基地

基礎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關鍵是人才。為了加強基礎科學人才的培養,從1991年起,教育部(原國家教委)分批建立了84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理科基地”),其中“地質學專業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4個。我校1994年向教育部申請獲准在地球科學學院建立“地質學理科基地” ,並於1995年開始招生,成為全國四個“地質學理科基地”之一。
基地班學生享有優越的學習條件:擁有以中科院院士殷鴻福、於崇文、張本仁教授為代表的師資隊伍,以“ 211工程”建設實驗室為依託的先進實驗條件,現代化的語音視聽室、微機室,資料豐富的“基地班閲覽室。實行導師制和特殊的培養計劃,並對一些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實行英語教學等。
基地班的學生享有優厚的待遇:每人每年獎學金1000元;另設基地班綜合測評獎學金,人均500元 ;享有與研究生同等的圖書借閲資格;有享受學校設立的其他獎學金的優先條件等。
基地班的招生與畢業去向:從省、市重點中學中招收優秀保送生、提前錄取、高考成績突出 者以及在本校當年入學的優秀學生中進行“二次選拔”等方式招生 。在學習過程中,根據綜合素質進行分流和補進。畢業生主要通過推薦免試(60%以上)或參加考試使其80%以上進入基礎科學的本學科領域,或與本學科領域相關的應用科學技術領域、交叉學科領域攻讀研究生學位;對少數未考取研究生的 ,妥善安排其就業,充分發揮其作用。
基地班人才培養目標:學科基礎知識紮實、外語和計算機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知識面寬、熱愛地球科學、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主要培養面向21世紀的少而精、高層次的地學研究型人才。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現任領導

地球科學學院
學院黨委
黨委書記
周 剛
黨委副書記
章軍鋒(院長兼任)
黨委副書記
趙得愛(兼紀委書記)
學院行政
院長
章軍鋒
副院長
吳元保
副院長
朱宗敏
副院長
趙軍紅
副院長
羅根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