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

鎖定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是李文治、江太新編著的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2005年3月。 [1] 
中文名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
作    者
李文治
江太新
類    別
經濟類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3月
ISBN
9787500449782
首版時間
2005年3月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內容簡介

本文以地主制經濟為中心線索,以封建土地關係發展變化為緯,把全文貫串起來,論述中國封建經濟在地主制經濟體制制約下,發生、發展、變化的全過程。全文分兩篇七章。第一篇二章,着重論述領主制經濟體制如何向地主制經濟體制過渡,第二篇共五章,第一章論述地主制經濟體制確立、初步發展以及逆轉倒退,第二章論術隋唐時代地主制經濟體制擺脱畸形狀態,恢復正常運行,第三章 論述宋代地主制經濟體制進一步發展,第四章論述元朝地主經濟體制的逆轉,第五章論述明清時地主制經濟體制高度發展——封建土地關鬆解,以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生。用地主制度經濟體制發展和變化理論,來闡明中國整個封建時代經濟發展與變化的全過程,迄今為上,本文是首創,使中國封建經濟史研究達到一個新的高峯。
本書寫作是建立在兩位作者幾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成書前,發表有關地主制文章數十篇,發表專著四部,尚有一部《土地問題資料》未發表。由於理論準備和資料準備比較充分,所以本書理論構架嚴謹,資料豐富詳實。
本書除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外,還提出許多新的觀點和看法,這些對中國經濟史進一步研究,將起到推動作用;同時,有些看法對當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健康發展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1]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作品目錄

前言
緒論
一 中國地主制經濟基本特徵
二 地主制經濟的發展變化與封建社會歷史分期問題
三 各個歷史時期宗法宗族制發展變化問題
四 各個歷史時期農民運動反封建問題
五 農民生產積極性及社會歷史發展動力問題
六 商品經濟與地主制經濟的密切聯繫問題
七 地主制經濟與僱傭關係的變化及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等問題
八 封建社會長期延續問題
九 餘論
上編 封建領主制經濟向地主制經濟過渡
第一章 西周領主制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經濟關係是論證古代社會性質的基本指標
第二節 領主經濟的發展
一 封建性在農民獨立個體經營方而後的反映
二 封建性在助法——勞役地租方面反映
三 封建性在生產勞動者社會地位方面的反映
第三節 等級政治結構和典型宗法制與封建領主制的直線聯繫
第二章 東周時期封建領主制向地主制經濟過渡
第一節 過渡的進展歷程
第二節 過渡與地關係的變化
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二 舊貴族類型地主的發展與削弱
三 新興官司僚軍功類型地主的興起和發展
四 自耕農的發展與庶民地主的萌生
第三節 過渡與等級、階級關係的變化及個體農民經濟獨立性加強
一 貴賤等級關係趨向削弱
二 價級矛盾突出及個體經濟獨立性加強
下編 地主制經濟發展與變化
第三章 地主制經濟初步發展及逆轉倒退(秦漢—南北朝)
第一節 秦至西漢正常發展初期的地主制經濟
一 農民所有制佔較大比得
二 權貴地主的土地兼併與庶民類型地主的發展
三 國家對農民户及權貴豪族地主的嚴格控制
四 各類農民社會地位:身份基本自由、等級關係 淡漠
五 農民經濟條件改善,市場聯繫密切
第二節 東漢至三國時期地主制經濟畸形狀成典型化
一 西漢中後期土地關係開始發生變化
二 權貴豪族地主對土地產權的兼併壟斷
三 地權與政權的緊密結合及權貴地主對地方政權的控制
四 封建等級關係加深與農民社會地位下降
五 簡短結論
第三節 兩晉南北朝時期地主制經濟畸形狀態典型化
一 具有時代特色的政治體制與守法守族制
二 世族強宗類型大地主的發展變化
三 社會等級關係加深與農民依附關係強化
第四節 結束語
第四章 地主制經濟擺脱畸形狀態恢復正常運轉(隋唐時期)
第五章 地主制經濟進一步發展(兩宋時期)
第六章 權貴地主膨脹與農民社會地位下降,地主制經濟的逆轉(元朝)
第七章 土地關係的鬆解及資本主義萌生,地主制經濟高度發展(明清時期)
後記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版本信息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
中國社科出版社
2005-3
李文治,江太新
978750044978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