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哲學的調整與發揚

鎖定
《中國哲學的調整與發揚》是賀麟所著作品,出自於《賀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名稱
中國哲學的調整與發揚
作    者
賀麟
作品出處
賀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創作年代
近代

中國哲學的調整與發揚作品原文

近五十年來,中國的哲學界即或沒有別的可説,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稱道的好現象,就是人人都表現出一種熱烈的“求知慾”,這種求知慾也就是哲學所要求的“愛智之忱”。我們打開了文化的大門,讓西洋的文化思想的各方面洶湧進來。對於我們自己舊的文化,如果不是根本加以懷疑破壞的話,至少也得用新方法新觀點去加以批評的反省和解釋,也覺得有無限豐富的寶藏,有待於我們的發掘。尤其足以迫逼着我們,使我們不得不努力探求新知的地方,就是我們處在一嶄新的過渡時代,社會、政治、文化、思想信仰均起了空前急劇的變化。其劇變的程度,使許多激烈趨新的人,轉瞬便變成迂腐守舊的人,使許多今日之我,不斷與昨日之我作戰的人,但猶嫌趕不上時代的潮流。我們既不能墨守傳統的成法,也不能一味抄襲西洋的方式,迫得我們不得不自求新知,自用思想,日新不已,調整身心,以解答我們的問題,應付我們的危機。因此,這五十年來特別使得國人求知慾強烈的主因,是由於大家認為哲學的知識或思想,不是空疏虛幻的玄想,不是太平盛世的點綴,不是博取科第的工具,不是個人智巧的賣弄,而是應付並調整個人以及民族生活上、文化上、精神上的危機和矛盾的利器。哲學的知識和思想因此便被認為是一種實際力量——一種改革生活、思想和文化上的實際力量。
所以,欲瞭解我們近幾十年來的哲學思想,我們必須得特別注意:(一)推翻傳統權威和重興解釋哲學思想之處;(二)接受並融會西洋哲學思想之處;(三)應用哲學思想以改革社會政治之處。因此本書也分下列四章:(一)中國哲學的調整與發揚;(二)西洋哲學的紹述與融會;(三)時代思潮的演變與批判;(四)知行問題的討論與發揮。茲先述第一章。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1] 

中國哲學的調整與發揚作者簡介

賀麟(1902—1992)先生,字自昭,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並以研究與翻譯斯賓諾莎、黑格爾哲學著稱於世。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後留學於美國(奧柏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和德國(柏林大學),抗戰前夕回國,任教於北京大學、西南聯大等學府。賀麟治學凡六十餘年,中西會通、古今會通,在諸多思想和學術領域均有重大建樹。尤其是早年力求“儒家思想的新開展”,自創“新心學”,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基礎上,融匯歐陸唯心論,發揚陸王心學之菁華,自成一個體系,與馮友蘭、金嶽霖、熊十力等人的新儒學,鼎足而立,一起構成了一代中國儒家思想的新圖景,對後世中國思想之發皇,影響深遠。編者簡介高全喜,賀麟先生的博士研究生。1962年生,江蘇省徐州人。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法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員。現任教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同時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西方思想史、法理學和憲政理論。有《休謨的政治哲學》(2004)、《論相互承認的法權——〈精神現象學〉研究兩篇》(2005)、《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2009)、《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2011)等多部著作出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