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古代陶器

鎖定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出現,標誌着新石器時代的開端。陶器的發明,也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闢了新紀元。
中文名
中國古代陶器
外文名
Ancient Chinese Pottery
類    屬
陶器
起源時間
新石器時代
原    料
粘土和水

中國古代陶器歷史淵源

陶器究竟是怎樣發明的,還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詳盡地説明。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的注引中指出:“古奎是九世紀最早提出陶器發明的第一個人,即人們將粘土塗於可以燃燒的容器上以防火,其後,他們發現只是粘土一種可以達到這種目的。因此,製陶術便出現於世界之上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進一步指出:“可以證明,在許多地方,也許是一切地方,陶器的製造都是由於在編制的或木製的容器上塗上粘土使之能夠耐火而產生的。在這樣做時,人們不久便發現,成型的粘土不要內部的容器,也可以用於這個目的”。陶器的發明並不是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個部落古代先民的專利品,它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任何一個古代農業部落和人羣,都能各自獨立創造出來。
陶器的產生是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聯繫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農業,然後才出現了陶器。在人類進入新石時代,由於農業和牧畜業的出現,開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別是農業的發生和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比較可靠而穩定的可供食用的穀物。穀物都是顆粒狀的澱汾物質,不像野獸的肉體便於在火上燒烤食用。同時,剩餘的食物需要儲藏起來。正因為如此,隨着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們對於烹調、盛放和儲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來越迫切。從而促使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陶器。陶器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鬥爭中辛勤勞動的結果。從民族學和考古學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證。

中國古代陶器發展歷程

陶器出現的具體年代,尚難確知,根據考古發掘材料估計,約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幾千年來一直是人類的主要生活用具。這時的陶器由於燒造工藝的不同,還出現了紅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種的陶器。與此同時,人們為防止陶器經火燒或水浸泡斷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燒製成泥質夾砂灰陶和夾砂紅陶。此類陶器多用於烹調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質陶和夾砂陶之分。

中國古代陶器裴李崗文化

1977年在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村首先發現,經碳十四測定距今約8千年,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此同時在河北武安縣磁山也發現同時期的文化遺址,出土陶器帶有一定原始性,是中國發現最早的陶器。

中國古代陶器仰韶文化

彩陶為其主要特徵,根據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約7000——5000年。陶器皿種類主要有盆、罐、缽和小口尖底瓶等,質地有泥質陶和夾砂陶。

中國古代陶器屈家嶺文化

是繼仰韶文化之後分佈在江漢流域的一種文化,據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4000多年。早期以黑陶為主,晚期灰陶為主,少量紅陶。

中國古代陶器龍山文化

據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約4300——3800年,黑陶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尤以“蛋殼黑陶”最為精美。同時,龍山文化晚期還出現用高嶺土燒製的白陶。為後來原始瓷器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中國古代陶器商代

青銅器的製作成就輝煌,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仍以陶器為主。商代陶器仍以灰陶為主,當時已有專門燒製泥質灰陶和專門燒製泥質夾砂灰陶的不同作坊。但到後期,白陶和印紋硬陶有很大發展,尤以白陶最為精美,紋飾採用青銅器的藝術特點,裝飾華麗,彌足珍貴。同時,還出現了用高嶺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

中國古代陶器西周以後

陶器種類繁多,除陶生活器皿之外,還有磚瓦、陶俑和建築明器等。到戰國、秦漢時期,用陶俑、陶獸、陶明器隨葬已成習俗。因此,製陶業更加繁榮。近年在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在陝西咸陽,江蘇徐州發現的西漢時期兵馬俑,其造型之精,陣容之宏偉,為世界所罕有。

中國古代陶器漢代

由於社會穩定,農業、手工業發展較快,厚葬風氣在民間普遍盛行,製陶業大量燒造陶明器用以隨葬。這時,戰國時期出現的彩繪陶器得到發展,釉陶也普遍應用,同時在陶明器上用白粉、墨書文字者也大量出現。到東漢晚期至三國,瓷器的燒造技術逐漸成熟,陶器才為瓷器所取代,而退居次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