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古代印刷史

鎖定
中國古代印刷史,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及流行(唐貞觀至五代約636~959) 雕版印刷鼎盛時期(宋代960~1279) 汴京杭州成都府福州湖州平江府建寧  遼、金、西夏、大理的印刷遼(916~1125) 金(1115~1234) 西夏(1038~1227) 大理(937~1253) 元代的印刷(1271~1368) 大都平陽杭州建寧吐魯番 明代的印刷(1368~1644)南京北京杭州湖州蘇州徽州建寧 清代的印刷(1644~1911)活字版印刷術 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發展,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 [1] 
中文名
中國古代印刷史
組    成
包括雕版印刷術和活字版印刷術
歷史介紹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現代學者多認為始於唐代初期(7世紀)。其歷史大致分4個時期:①自唐代至五代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及流行時期。②宋代為其鼎盛時期,反映在刻書事業上具有明顯的特點。同時,一些兄弟民族如遼、金、西夏等的印刷術也各有發展。③元代的印刷。④明代、清代的印刷。活字版印刷術發明於宋代慶曆年間(1041~1048),至元、明、清代而發展成錫、木、銅、鉛等各種活字印刷,其中以木活字使用最多。自唐代初期至清末約1300年間,中國一直以雕版印刷為主。雕版印刷術是將文字反刻在一塊整的木板或其他質料的板材上,在這整版上加墨印刷的方法,也叫整版印刷術,是現代活字印刷術的先驅。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及流行(唐貞觀至五代約636~ 959) 雕版印刷術始於何時,史學界長期有爭論,清代盛行始於五代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流行隋代説,又有隋唐之際説、漢朝説、東晉説、北宋説等,多數學者認為始於唐代。唐代説的年份也有不同見解。學者們傾向於認為約始於7世紀初。據記載,唐貞觀十年(636)令梓行長孫皇后的遺著《女則》。現存唐印本較早的有1966年在韓國發現的帶有武后新字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約為載初元年(690)武后制字後刻印,而為新羅僧攜回的。中國新疆吐魯番也曾發現印有武后新字的《妙法蓮華經》殘卷,為日本人藏。而敦煌發現鹹通九年(868)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尤有名。據記載,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卞家約至德二年(757)印賣中梵文咒本。唐代上都(今西安)東市大刁家約762年印曆書。德宗(783~785)時市場上出現一種商人納税的憑據名為“印紙”。9世紀後,四川、淮南、江東盛行印本私歷;洛陽重雕佛經;江西雕印道書《劉宏傳》。成都書肆除卞家外,又有過家印佛經,樊賞家印《中和二年(882)曆書》。中和三年柳玭在成都書市看到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及字書小學等雕版印本。五代(907~960)十國是歷史上四分五裂的時期,而刻書事業仍相當流行。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宰相馮道發起在國子監雕印儒家的經典,自後唐長興三年到後周廣順三年(932~953)雕造“九經”,是為監本之始。後蜀宰相毋昭裔明德二年(935)起在成都僱工雕《文選》、《初學記》、“九經”諸書。吳越國忠懿王錢弘俶3次印造《一切心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筴印陀羅尼經》多卷。延壽和尚施印的經像咒語更多,為宋代杭刻打下基礎。雕版印刷鼎盛時期(宋代960~1279) 刻書的特點有:①中央與地方重視;②刻書地點普及;③刻本內容豐富;④印本字體紙墨裝褙精美。趙氏統一中國後,教育文化發達,開封京城有太學和武學、律學、算學、醫學、畫學等專科學校,杭州城內鄉校、家塾、書舍遍及里巷、福州“學校未嘗虛里巷,城裏人家半讀書”。由於學生眾多,自然需要課本與各種圖書。宋代刻書重點地區有:汴京 東京開封府是北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出版機關有國子監、崇文院、秘書監、國史院、進奏院、刑部、大理寺、編敕所等。杭州 宋代的藏書家葉夢得雲:“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因為杭州刻印精良,北宋有不少監本是付杭州雕鏤的。南宋建都後有國子監、德壽殿、修內司、左廊司局、太醫局、臨安府及府學等處刻書,民間書坊出書很多。成都府 與杭州一樣,印刷業有較好的基礎,宋代初期在該地創刊第一部佛教大藏經《開寶大藏經》(又稱《宋開寶刊蜀本大藏經》、《開寶藏》)5048卷,為後來各種佛藏的祖本。始於開寶四年(971),至太平興國八年(983)雕成13萬塊經版,國內外現存不過十數卷。福州 北宋福州官員及和尚募緣在東禪寺等覺院開雕大藏版一副,名《崇寧藏》。開元禪寺又雕造《毗盧藏》,兩藏各6000餘卷,現僅存少數零本,政和四年(1114)黃裳又奏請在閩縣報恩光孝觀建《飛天法藏》,共540函,5481卷,賜名《政和萬壽道藏》,以鏤版進於東京(今河南開封)。福州一地刻了兩部《佛藏》,一部《道藏》,成為佛道經典出版中心。湖州 致仕官員王永從兄弟捐舍家財開雕湖州思溪園覺禪院大藏經5480卷,至南宋紹興二年(1132)基本刻完,其版片在淳祐以後移藏於資福禪寺。又刊《唐書》及《五代史》,開雕年月不詳,南宋淳熙二年(1175)竣工,共5940卷。嘉熙三年(1239)安吉州(即湖州)思溪法寶資福禪寺刊佛經5940卷,清末楊守敬自日本購回一部(原缺600多卷),現藏北京圖書館。平江府(今蘇州) 宋有“金撲滿”之稱,除刻有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韋應物等人的著名詩文集外,善男信女僧俗募緣,自紹定四年(1231)起在陳湖磧砂延聖院設立經坊,開刊大藏經,稱《磧砂藏》。建寧 位於福建北部,自宋代至明代末期為出版中心之一,附屬的建陽縣之麻沙、崇化兩坊,號為“圖書之府”,印本行銷四方,遠及高麗和日本。此外,刻書較多者有嚴州(今建德)約80種,稱“嚴州本”。建康府(今南京)有66種,書版約2萬塊。次為慶元府(今寧波),所刻稱為“明州本”;紹興府刻稱“越州本”。衢州、婺州(今金華)也是著名刻書處,盛行翻版。南宋時期的十五路地方,幾乎無處不刻書,連孤懸海外的海南島瓊州,也刻了醫書。宋代學術文化發達,為印刷業提供大量稿源;而大量印本的出版,又推動文化科技的進步。宋代刻本內容豐富,史有“十七史”及古史、宋人記當代的私史;地理書有總志及地方誌數百種。子部除古代諸子外,又刊印《算經十書》、古農書等科技書。政府重視醫藥書籍,一再校正刊行中醫典著作,又頒佈太宗《太平聖惠方》、徽宗《聖濟總錄》。士大夫如蘇軾、沈括等,更喜歡把自己用過及家傳良方刊行多至50種,小兒科、婦產科、針灸科、本草等書籍也一再刊行。集部如韓愈、柳宗元等人的詩文集有多種版本,《蘇東坡集》有23種版。其他印刷品尚有稱為“交子”、“會子”、“關子”的大量紙幣;作為運銷交易憑證的“茶鹽引”及民間的印契、版畫等。遼、金、西夏、大理的印刷 遼(916~1125) 契丹族的統治者篤信佛教,於五京多建寺院佛塔,在房山縣補刻工程浩大的佛藏石經,又木刻了兩部《大藏經》,一部是5048卷的大字卷軸本,1974年曾在山西發現了12卷;一部是不滿千冊的紙薄字密的小字本,僅見於高麗人的記載。遼代出版中心在南京(或稱燕京、今北京),設有印經院。寺廟如大憫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大昊天寺(今已毀)及書坊也印造佛經。一般書籍有字書《龍龕手鏡》、醫書葛洪《肘後方》、蘇東坡《大蘇小集》,又新發現兒童讀物唐代李翰的《蒙求》刻本。金(1115~1234) 金兵破宋京城開封府,擄去徽、欽二帝及百姓無數,又三番五次索取國子監、秘閣、三館書籍,國子監印版,釋道經版。金代國子監印行的“六經”、“十七史”等,當為從宋獲得的舊宋版印成,又新刊《蘇東坡奏議》等。此外,南京(今開封)、平陽、太原、寧晉等書坊都印書。金代河東南路(今山西南部)佛教信徒捐施財物、驢子、梨樹、雕字刀等,並由雕經和尚刻成《金藏》,俗稱《趙城藏》(今藏於北京圖書館)。當時還刊行不少道士著作,中都天長觀(今北京白雲觀)根據宋代《道藏》經版,又訪得遺經千餘卷,勒成《大金玄都寶藏》6455卷。至元十八年(1281)保定、真定、太原、平陽、河中府(治所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王祖師庵頭、關西等處,均有《道藏》經版,除平陽版刊於蒙古時期,其餘都是1258年蒙古憲宗要燒燬而被道士們偷偷保存下來的。金代京城內外《道藏》經版多至六、七副,是中國道教史上的盛事。金設立女真國子學,諸路設女真府學,學生3000人。先後譯出並頒行女真字“五經”、《漢書》、《新唐書》,又以《女真字孝經》分賜護衞親軍。西夏(1038~1227) 在今寧夏一帶,由党項羌為主體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其統治者也都信佛,建國之初,6次向北宋用馬匹購買《大藏經》,並向宋要國子監印的書。西夏仁宗趙仁孝散施佛經一次5萬卷或10萬卷,皇后也印施。西夏用國書(西夏文)翻譯不少兵書如《孫子兵法》、《六韜》、《黃石公三略》以及《孝經》、《論語》、《爾雅》等,又編了字典《番漢合時掌中珠》,今存有西夏乾佑二十一年(1190)刊本。大理(937~1253) 在雲南由白族人組成的大理國刊有《佛説長壽命經》等密教經卷。元代的印刷(1271~1368) 刻書地點重要者有大都(今北京)、杭州、建寧、吐魯番。大都 為元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宗立編修所於燕京。世祖遣使取杭州等處在官書籍版刻至京,並括江西諸郡出版,這些老宋版也就變為元版了。廣成局是中央刻書機構之一。又設立興文署,召工刻經史子版,以《資治通鑑》為起端,國子監刻小字本《傷寒論》,太醫院刊《聖濟總錄》,書坊刻元雜劇等。平陽 太宗用耶律楚材言,立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為金元文化出版中心。杭州 元政府也喜歡將官書送往杭州印造,如把新修《宋史》淨稿,用飛馬報送杭州,精選高手依式鏤版,用上色高紙印造100部。杭州西湖書院原為宋代國子監,舊藏書版20餘萬,至正二十一、二年(1361~1362)用書手刊工92人,修理書版重刊欠缺版7000餘塊。建寧 建安、建陽書坊出書較多。吐魯番 曾發現用6種文字印刷的經典。大藏經有杭州路《普寧藏》,續完宋《磧砂藏》,補刊宋代福州兩藏。元世祖派專使去高麗修補《高麗藏》。又有《蒙文大藏》、《藏文大藏》、河西字(西夏字)《西夏文大藏》。松江府僧錄廣福大師管主八印施漢本藏經50餘部,河西字藏本30餘部。道士宋德芳與門徒秦志安用500多名工人,在平陽玄都觀於1244年刻《玄都寶藏》7800餘卷。刊印蒙古文譯本《孝經》、《貞觀政要》、《大學衍義》等。並大量印造鹽茶引、紙幣等印刷品。明代的印刷(1368~1644) 明洪武元年(1368)八月下令免除書籍税,使刻書業蓬勃發展。明嘉靖以後司禮監經廠有1200多人搞出版印刷。官、私刻書數量之大,品種之多,超越宋、元兩代。當時兩京十三省無不刻書,重點有南京、北京、杭州、湖州、蘇州、徽州和建寧。南京 明初南京國子監接收了元代杭州西湖書院所藏南宋國子監舊版百餘種,又取地方所刻書版及監中新刻,共約300種。南京各部院衙門、應天府也各刻書,書坊多至百餘家。北京 明代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北京。政府出版事業歸太監司禮監經廠庫掌握,先後刻有經書約200種,稱“經廠本”。北京國子監所刻,多據南監為底本,約90種,重要者有《二十一史》等。禮部每3年刊行《登科錄》與《會試錄》,兵部刊歷科《武舉錄》,都察院也刊書,欽天監每歲奏準印造《大統歷日》,頒行國內外。杭州 布政司、按察司、杭州府刻書不少,書坊亦多。永樂末年曾刻印佛藏《武林藏》一部。湖州 以套印馳名,凌、閔兩家共刻一百四十四種。蘇州 多地主文人,藏書、刻書之風最盛。在萬曆(1573~1620)以前刻書177種,為全國各府之冠。書坊亦不少。常熟縣著名藏書家、出版家毛晉,先後刊書版逾10萬塊,約600種。徽州 自宋以來即為紙墨產地。明代私家及書坊刻書不少。建寧 宋元時書坊多在建安縣,明代多在建陽麻沙、崇化兩處,書坊百餘家,出書總數為全國之首。崇化有書市,每月以一、六日為集,客商販者如織,為各省所無。明代有藩王府刻書,可考者有39府,共刻400種,刻印裝褙精良,稱“藩府本”。以南昌寧王府與其子孫弋陽王府為最多,蜀藩次之。太監也有自己出資刻書的,為歷代所無。除翻刻古書外,又大量出版本朝人著作。明代初期有所謂“制書”(或稱“頒降書”),以太祖自己編寫的最多,最重要者有《大誥》三篇。適應科舉需要,又大量出版八股文章。永樂帝重視地方誌,兩次頒降修志凡例。明代地方誌約有1500種,只存一半。明代人凡中1榜或戴過紗帽的必有1部刻稿,詩文別集約近6000種。通俗文學《三國》、《水滸》、《西遊記》等,為人民所喜愛,一再刊版。《琵琶記》有70餘種版本。明代科技書、醫藥書出版亦多,又介紹了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熊三拔《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書。南京有《洪武南藏》,《永樂南藏》及其幾次的補雕本。北京有《永樂北藏》與西藏文的《番藏》,杭州徑山有線裝本《嘉興藏》方冊藏。又有《正統道藏》。北京南堂出版了天主教會書。清代的印刷(1644~1911) 滿族首領努爾哈赤已知用印刷來為政治服務,今存其《檄明萬曆皇帝文》。進關後刊行漢文與滿文書籍,稱“內府本”,式樣仿明經廠本。康熙十九年(1680)開始設立修書處於武英殿左右廊房,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乾隆間刻《十三經注疏》、《二十四史》,於是武英殿之名益著,稱“武英殿版”,簡稱“殿版”,康熙、乾隆兩代所刻最精,殿版開化紙,紙墨精良,為清代印本之冠。殿本約有382種,嘉道以後衰落。北京國子監只作為武英殿與明代北監舊版藏版之所,道光十四年(1834)存貯版刻64種,近15萬塊。清代地方官署刻書不及宋、明兩代。太平天國後,統治階級提出“維世道,正人心”口號,同治二年(1863)曾國藩首創金陵書局於南京。此後仿效者十餘省,各於省會設立官書局,著名的有浙江官書局、武昌崇文書局、廣州廣雅書局。各局所刻共約千種左右,稱“局本”。為普及起見,“價均從廉”,故紙墨質量均差。因時代較近,浙江局、廣雅局版片至今各存十五、六萬塊。清代南京、杭州的書坊已衰落,主要集中於北京,有字號可考者百餘家(一説300家),多在宣武門外琉璃廠一帶。蘇州書坊約有50家,次為廣州及佛山。清代除翻刻古書外,大量刊印清人詩文集。俗文學彈詞、寶卷、鼓詞、子弟書、民歌等小冊子,多至數萬種。清代地方誌約存7000種,以康熙、乾隆志最多。叢書近3000種(包括子目約7萬種),多為江浙人所編,內有不少地方叢書。滿文書多刻於內府及北京書坊,現存180種。佛藏有漢文《龍藏》,梨木雙面版79036塊,為中國現存唯一完整的《大藏》經版。此外,還有晚清由金陵刻經處和各地寺廟刊刻的未完成的縮本大藏經經論多種。乾隆帝晚年很得意地完成了《國語譯大藏經》(即《滿文大藏經》)的刊印。西藏文的大藏經雕印,有元代皇慶(1312~1313)的奈塘古版,明代的永樂版、萬曆版、塔爾寺版、昌都版、理塘版、清代的北京版、卓尼版、德格版、奈塘新版,民國年間(1933)的拉薩版。其中以德格版為最佳。《蒙文大藏經》先後共有過4次譯刻:①元大德年間(1297~1307)在西藏地區刻造刷印;②明萬曆(1573~1620)年間補譯部分增入刊行;③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完甘珠爾;④乾隆六年至十四年(1741~1749)譯校重刻丹珠爾,全藏方始完備。伊期蘭教天主教及基督教書也各有出版。至正元年(1341)中興路(今江陵)資福寺所刻無聞和尚註釋的《金剛經》,用朱、墨兩色套印。明代末期寓居南京的胡正言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至崇禎六年(1633)用彩色餖版和拱花技術,印成《十竹齋書畫譜》,同時南京又有《蘿軒變古箋譜》刊世。活字版印刷術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 雕版印書比手抄書快數十百倍;但印1頁書,須雕1塊版,一部大書要多人雕刻好幾年,版片汗牛充棟,若要印別的書,又得從頭雕起,浪費人力、物力、時間和空間,畢昇在北宋慶曆中(1041~1048)首先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印刷史上居於光榮的地位。畢昇的發明只載於當時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但沈括對於畢昇的籍貫生平沒有交待,只説他是一個普通的平民,有的外國學者説他是一個鐵匠,《不列顛百科全書》又説他是鍊金術土,均不可信。畢昇印過什麼書已不可考,死後其字印為沈括的侄子們所得。活字印刷術的發展 自畢昇後有人仿效泥活字,又有瓷活字,元代開始用木活字,有人鑄造錫活字,明清兩代流行銅活字和鉛活字。元代農學家王禎是活字印刷術的改進者。他延請工匠制木活字,設計轉輪排字架,按韻存置木字,制訂取字排版刷印方法,於1298年印刷了《大德旌德縣誌》並把整套經驗撰成《造活字印書法》,附於《農書》卷後出版。清代管理武英殿刻書事務的四庫館副總裁金簡,統計《佩文詩韻》,得單字六千數百(生僻字不收),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奏準刻棗木活字25萬個,依韻目分貯於8層抽屜的木櫃中,字名“聚珍”。曾輯刻《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8種(內有4種為雕版)及其他單行本數種。金簡併於1776年撰《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敍述聚珍版排字校對刷印的工藝方法和過程。乾隆中葉到清末130餘年間,木活字印刷流行多省,並有“子板”、“合字板”等名稱。活字版雕刻雖然省力省時,但八百年間未得大力提倡發展,除政治、經濟等原因外,也有本身技術上的缺陷。一般私人或書坊限於資本,所備活字不過數萬,因受字數限制,不得不採取一面排印一面拆版再排的辦法,同一副活字大小高低不能整齊劃一,墊版凹凸不平,字體歪斜,墨色濃淡不勻,又因校對不仔細誤字較多,因此活字印本不受人重視,有人以為活字本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只有雕成整版,才算是正式出版物。且因舊無紙型,一書若要重印,必須重新排版,反不如雕版可以再三印刷來得經濟方便,因此在中國活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總之,自唐代初期至清代末期1300年間,中國一直以雕版印刷為主,活字版不及雕版的十分之一,鴉片戰爭後,傳統的雕版與舊有的活字版逐漸被西方的石印和鉛印所取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