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鎖定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位於北京市,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部共建,直屬於中華全國總工會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單位 [28] 
學校前身是1946年4月建立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1949年初,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幹部學校;1949年9月,更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1984年,更名為中國工運學院,面向全國工會系統和社會開展成人學歷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2012年,開展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2021年,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兩個校區,佔地面積630畝,建築面積34.58萬平米;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藏書90萬餘冊;設有14個學院和1個公共教學部,開設25個普通本科專業、2個專科專業;在校生6249人;教職工580人,其中專任教師386人。 [1] 
中文名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外文名
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
簡    稱
CULR
創辦時間
1946年4月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政法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主管部門
中華全國總工會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劉向兵
現任領導
校長:傅德印
高職專業
2個
本科專業
25個 [1] 
碩士點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
院系設置
14個學院和1個公共教學部 [1] 
校    訓
剛健創新 和而不同
校慶日
9月25日
地    址
北京校區:北京市海淀區增光路45號
涿州校區: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東城坊鎮
院校代碼
12453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歷史沿革

  • 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
1946年4月,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決定成立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由華北聯合大學黨總支書記、校務主任狄子才帶領華北聯大部分幹部和其他人員完成學校的創辦工作。
1949年4月,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幹部學校;9月下旬,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指示,全國總工會決定將華北職工幹部學校改建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培訓全國各地的工會主席。同時決定,由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李立三兼任校長,校址為天津市九江路26號(原華北職工幹部學校校址);11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召開第一次校務會議,會議通過了《學校組織規程》確定了學校的組織機構、職責範圍、領導原則、工作制度等。
1950年12月11日,勞動保險訓練班開學。
1951年2月20日,工會文教幹部培訓班開學;4月24日,第三季普通班、工會基層幹部培訓班同時開學
1952年8月20日,劉少奇同志作了批示,同意在北京修建全總幹部校舍;8月22日,薄一波同志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批件做出在批示,同意在北京修建新校舍。
1954年7月26日,學校開始從天津遷往北京;8月11日,學校教職工正式在北京新校舍辦公。
1966年6月,因開展“文化大革命”,學校停辦。
1978年11月12日,中央同意恢復全總幹校。
1983年6月21日,中央書記處同意學校開辦三年制大專班。 [8] 
  • 中國工運學院
1984年8月13日,經原國家教委批准,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正式改建為中國工運學院,系中央部委所屬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第一書記陳雲為學校書寫“中國工運學院”院名;10月20日,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決定,從1985年起學校輪訓部改為進修部,輪訓班改為工會領導幹部進修班,負責培訓省、市、區和地方工會正、副主席、部長,大型骨幹企業正、副主席,大的縣工會主席。
1985年,八五級工會學專業和勞動保護專業開學。經教育部同意,這兩個專業列入國家1985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計劃,學校在全國工會系統統一招生;9月14日,院長辦公室會第24次會議決定:撤銷培訓部,成立工會學系、勞動保護系。
校園風光
1986年4月29日,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工運史專業、勞動法專業從1986年開始招生。
1992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學校面向全國招收在職成人勞動模範本科學生。
1997年起,試辦成人大專函授教育。
1999年,經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批准學校開辦普通高等職業教育。 [8]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2003年5月,學校由成人高校轉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2005年5月,教育部首次將勞動關係專業列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招生目錄。
2012年,教育部批准學校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
2017年1月11日,教育部發布了第107號高等學校章程核准書,核准通過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章程》。 [8] 
2021年11月,學校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批准,正式作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自2022年起停止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招生工作。 [9] 
2023年4月,學校新增工會學本科專業。 [29] 
2024年3月,學校正式獲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 [28]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辦學條件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全校共有教職工580人,其中專任教師386人。專任教師中,在聘教授47人,在聘副教授109人,博士研究生學歷教師佔比53.97%。學校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9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名師6人,北京市優秀教師5人,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入選者18人,全國三八紅旗手4人。 [1] 
類別
團隊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文化傳播創新人才培養教育團隊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教學育人團隊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勞模本科班)教學團隊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工會幹部培訓核心教學團隊 [1] 
類別
名單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
傅德印 [14]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文化傳播創新人才培養教育團隊、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教學育人團隊、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勞模本科班)教學團隊、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工會幹部培訓核心教學團隊 [1] 
北京高校繼續教育高水平教學團隊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工會幹部培訓項目核心教學團隊 [21]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劉玉方、姜穎、燕曉飛喬健、李德齊、王多吉 [13]  [15-18]  [24] 
北京市優秀教師
李雙、黃任民、紀元、張默羅旭華 [19-23] 
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
王多吉 [24]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院系設置

據2023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4個學院和1個公共教學部,開設25個普通本科專業、2個專科專業。 [1] 
院系專業
教學院(部)
專業設置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工會學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關係與人力資源學院
勞動關係、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
法學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勞動經濟學、經濟學、財務管理、應用統計學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安全工程學院
安全工程、職業衞生工程、應急技術與管理
社會工作、社會學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傳播學院
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戲劇影視文學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酒店管理學院
酒店管理、旅遊管理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教育學院 [27] 
勞動教育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體育教學部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外語教學部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工會幹部培訓學院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資料來源 [5-7]  [29]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2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個碩士專業學位點。 [1] 
類別
名稱
碩士專業學位點
公共管理
社會工作
新聞與傳播 [1]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2年4月學校官網,學校有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5]  ,2個教育部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1]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7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專業為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
勞動關係、人力資源、法學、社會工作、新聞學、安全工程、勞動與社會保障 [25] 
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
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經濟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酒店管理 [25]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
法學、勞動關係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勞動關係協調與發展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勞動關係協調與發展實驗教學中心、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高等學校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
北方凌雲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瑞環泰科技有限公司 [1] 
國家級精品課程
語言的力量 [19]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術研究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2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7個校屬研究機構和21個院(部)屬科研機構。 [1]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全國工會學研究會、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會、中國工會·勞動關係論壇等多個學術研究平台,大國工匠與勞動模範研究所、“一帶一路”與勞動關係研究所等7個校屬研究機構和中國職工發展研究所等21個院(部)屬科研機構。 [1] 
類別
名稱
校屬研究機構
全國工會學研究會、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會、中國工會·勞動關係論壇(名單不全)
院(部)屬科研機構
中國職工發展研究所(名單不全) [1]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2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近5年,學校共獲得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北京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及其他部級科研項目100餘項,各類橫向課題200餘項。 [2]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2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藏書90萬餘冊,電子圖書200餘萬冊,電子期刊90餘萬冊。 [1] 
  • 學術期刊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
據2022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勞動教育評論》《中國教工》等三種學術期刊。 [1]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創刊於1987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主管、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主辦的研究勞動關係和工會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學術性期刊;設有“勞動關係研究”“勞動法律研究”“職工隊伍研究”“勞動保障研究”“工會研究”以及“專家特稿”等欄目;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文核心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和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名刊。 [11] 
《勞動教育評論》由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主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期刊;常設專家訪談、理論前沿、評價研究、歷史回眸、互鑑交流、調查研究、國外動態等欄目。
中國教工》創刊於1950年,是由中國教科文衞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合作主辦的學術期刊;開設欄目主要有特別關注、熱點直擊、思政之道、決戰決勝脱貧攻堅、主席視界、風向標、黨政之頁、特訊專遞、勞動教育、教改縱橫、第一線報告、風采、經驗展台、我的治學心得、師德案例解析、為師之道、視窗、論壇、時評、動態、知識廣角、健康快車等。 [12]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2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波蘭、加拿大、阿根廷、新加坡、越南、俄羅斯、白俄羅斯、日本、韓國,以及中國港、澳、台灣地區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國際勞工組織等開展了合作與學術交流活動,並與中國國(境)外10多所高校定期開展教師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舉辦國際性和區域性學術會議。 [1] 
2023年5月,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掛牌首個勞動教育教師培養基地。 [32] 
2024年4月,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與西南政法大學、四川省廣安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 [30-31] 
2023年12月,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 [33]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傳統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校徽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校徽 [26]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校徽為雙圓套圓形徽標,內、外圓環之間上方為英文“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下方為中文簡體“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兩邊分別以圓點符號隔開。內圓是漢字“中”、“工”兩字組成的主體圖案。 [10] 
  • 校旗
學校校旗為印有校徽、校名的旗幟。 [10]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剛健創新 和而不同
釋義:“剛健創新”,源於《周易》。“君子積剛以固其德,而不懈於動”。大學教育的根本,是致人於剛健善美,出人於精神荒寒。在知識求索的進程中,培育宏揚君子的品德,剛健篤實,自強不息,革故鼎新,進取有為,養成以社稷民生為己任的浩然正氣。
“和而不同”,語出《論語》。和是“一”,和而不同是“一”中包含多元,既不失準則又包容並存。勞動關係三方各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應倡導堅持原則而又善於協調,正視差異而能和睦相處,尊重多元而求公平正義。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 [3]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現任領導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黨委常委
資料來源: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