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

鎖定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是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長玉。本書主要介紹了我國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30年的艱辛歷程。
中文名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
作    者
徐長玉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9月
頁    數
284 頁
定    價
25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00478874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內容簡介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主要內容簡介:經過30年的改革,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已被基本廢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目前正處於不斷完善之中。 [1]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學科意義
(三)實踐意義
三 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二)國內研究文獻綜述
四 研究方法
(一)抽象法
(二)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的方法
(四)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第二章 勞動力市場培育的基礎理論研究
一 勞動力市場的一般理論
(一)勞動力的概念
(二)勞動力市場的含義與類型
(三)勞動力市場的特點
(四)勞動力市場的地位與功能
二 馬克思的勞動力市場理論
(一)馬克思的勞動力市場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二)堅持馬克思勞動力市場理論的科學觀點
(三)發展馬克思勞動力市場理論需要深入研究的幾個問題
三 西方的勞動力市場理論
(一)勞動力市場均衡與非均衡理論
(二)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三)勞動力市場歧視理論
(五)科學看待西方的勞動力市場理論
第三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起點: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
一 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的變遷
(一)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的建立
(二)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的演變
二 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的特徵
(一)勞動就業體制的特徵
(二)工資體制的特徵
(三)勞動保障制度的特徵
三 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的績效
(一)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的作用
(二)勞動力資源計劃配置體制的缺陷
第四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歷程、成就與問題
一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歷程
(一)初始孕育階段(1978-1984)
(二)逐步發育階段(1984-1993)
(三)基本形成階段(1993-2003)
(四)全面完善階段(2003年至今)
二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成就與問題
(一)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重大成就
(二)中國勞動力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五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化進程測度
一 勞動力市場化進程測度的指標體系
(一)市場化的概念
(二)市場化進程的評價標準
(三)勞動力市場化進程測度的指標體系
二 中國勞動力市場化進程測度
(一)勞動力商品化程度
(二)勞動力市場機制完善程度
(三)勞動力市場組織完善程度
(四)勞動力市場制度完善程度
(五)勞動關係和諧程度
(六)結論
第六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目標與路徑
一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目標模式定位
(一)現代勞動力市場的一般特徵
(二)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特殊性
(三)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目標模式定位
二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的路徑選擇
(一)經濟發展與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
(二)改革與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
(三)社會穩定與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
(四)政府與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
第七章 中國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培育
一 勞動力流動的一般理論
(一)勞動力流動的概念
(二)勞動力流動的簡單模型
(三)勞動力流動的成因
(四)勞動力流動的效率分析
二 中國勞動力流動的現狀、問題及障礙因素分析
(一)中國勞動力流動的現狀與問題
(二)中國勞動力流動的障礙因素分析
三 促進中國勞動力合理流動
(一)建立健全勞動力個人產權制度
(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三)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力度
(四)減少勞動力市場歧視
第八章 中國勞動就業體制改革與勞動力市場培育
第九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建設與勞動力市場培育
第十章 中國勞動關係重建與勞動力市場培育
第十一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調控與勞動力市場培育
第十二章 結論與需要繼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

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作者簡介

徐長玉,1964年生,陝西志丹縣人,先後於1988年、1997年和2008年畢業於延安大學、四川大學和西北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經濟學碩士學位和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延安大學財經學院常務副院長,延安大學陝北區域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經濟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出版《當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延安的歷程、績效與對策探索》、《中國經濟制度分析》、《中國勞動力市場培育研究》等專著3部,參與編寫著作8部,主編《政治經濟學基礎教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教材3部,在《經濟評論》、《當代經濟研究》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主持和參與省廳級科研課題4項,獨立完成校級課題3項,獲省廳級獎勵4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