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研究

鎖定
《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研究》是2016年9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長城。
中文名
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研究
作    者
李長城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9月
頁    數
304 頁
定    價
42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1899712

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yi本系統研究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理論和實務的專著。全書分為五章:第yi章是歷史視野中的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研究,分別研究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華民國以及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卷宗制度;第二章是域外刑事卷宗制度研究,包括大陸法系的刑事卷宗制度、日本的起訴一本狀以及我國台灣地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刑事卷宗制度;第三章是中國刑事卷宗制度運行實務研究,包含當代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的變遷、偵查卷宗實務、檢察卷宗實務、辯護卷宗實務以及審判卷宗實務;第四章以錯案為例展開,從偵查、檢察、辯護、審判方面探討中國刑事卷宗制度存在的問題;第五章是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的完善從偵從偵查卷宗、檢察卷宗審查被告方的卷宗權利以及庭審實質化等方面針又對性地提出可行化建議。 [1] 

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研究圖書目錄

緒論
一、刑事卷宗的含義
二、研究意義與研究現狀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一章歷史視野中的我國刑事卷宗制度
第一節中國封建社會的刑事卷宗制度
一、中國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和證據制度
二、上級官員對於刑事卷宗的書面複查
三、中國封建社會的刑事卷宗運行考察——以晚清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例
第二節民國時期的刑事卷宗制度
一、民國時期的自由心證制度和刑事卷宗
二、民國時期刑事卷宗制度的運行——以重慶檔案為例
第三節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刑事司法和卷宗制度
一、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刑事司法
二、革命根據地的證據和卷宗制度
第二章域外刑事卷宗制度研究
第一節大陸法系的刑事卷宗制度
一、大陸法系國家刑事卷宗的形成過程
二、法庭審判對卷宗的限制性使用
第二節 日本的起訴一本狀制度
一、從閲覽卷宗到證據開示的轉變
二、起訴一本狀下的“筆錄審理”
三、裁判員新制下的證人證言
第三節台灣地區和澳門特區的刑事卷宗
制度
一、台灣地區刑事卷宗的運行特點
二、澳門特區刑事卷宗制度的運行狀況
第三章當代中國刑事卷宗制度運行實務
第一節當代中國卷宗制度的變遷
一、新中國司法傳統中的全卷移送
二、1996年《刑事訴訟法》確立移送主要
證據制度
三、2012年《刑事訴訟法》迴歸全卷移送
制度
第二節偵查卷宗實務
一、偵查卷宗的構成
二、偵查卷宗的質量控制
三、命案偵查卷宗存在的常見問題
第三節檢察卷宗實務
一、第一審檢察卷宗
二、第二審檢察卷宗
三、公訴審查與文書製作
四、電子卷宗
第四節辯護卷宗實務
一、辯護卷宗的構成
二、律師閲卷與辯護思路
第五節刑事審判卷宗實務
一、第一審刑事卷宗
二、第二審刑事卷宗
三、再審卷宗
四、減刑、假釋卷宗
第四章我國刑事卷宗制度存在問題的探討
——以典型錯案為例的展開
第一節偵查人員證據造假難以杜絕
一、證據造假的主要形式
二、偵查階段證據造假難以杜絕的原因
第二節檢察人員未能堅守客觀公正
一、客觀公正義務:理論與實務的悖離
二、檢察人員偏離客觀公正的原因
第三節被告方很難影響卷宗信息的構成
一、辯護律師存在“三難”
二、被告人及其家屬的知情權難獲保障
第四節法官對卷宗的使用存在缺陷
一、庭審對書面證言有較大的依賴性
二、被告方申請調查有利證據的權利
未獲保障
三、法官喪失公正立場
第五章中國刑事卷宗制度的完善
第一節保障偵查卷宗材料的真實性
一、正確對待破案的壓力
二、保障嫌犯口供的自願性
三、加強偵查程序的制約
第二節加強檢察官在審查卷宗信息中的
客觀公正義務
一、迴歸“準司法官”的角色
二、加強偵查卷宗的審查
三、高度重視辯護性意見
四、嚴格起訴標準,防止“帶病入審”
第三節保障被告方卷宗權利的實現
一、保障辯護律師卷宗權利的實現
二、保障被告人的閲卷權
第四節逐步實現實質化庭審
一、強化證人出庭
二、強化我國法官的證據調查義務
三、逐步實現實質化庭審
第五節完善相關的配套制度
一、逐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二、完善刑事案件的糾正機制
三、設置相關的證據管理規範
四、充分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