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兵工學會

鎖定
中國兵工學會(China Ordnance Society,COS)成立於1964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是由中國兵器科學技術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社會團體,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依法登記註冊的法人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兵器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是兵器行業推動學科建設、搭建學術平台、開展科學普及、支撐人才舉薦、助力科技創新和服務科學決策的重要力量。 [3] 
據2023年7月學會官網數據,中國兵工學會下設49個專業委員會;有單位會員235個,個人會員32598人。 [3]  [11] 
中文名
中國兵工學會
外文名
China Ordnance Society
簡    稱
COS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登記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屬    性
全國性、學術性社會團體
社團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車道溝10號
社會信用代碼
51100000500001499A
成立時間
1964年
現任領導
理事長:劉石泉
法定代表人
於小虎
性    質
社會團體 [30] 

中國兵工學會發展歷史

1964年,中國兵工學會成立。 [3] 
1989年1月20至23日,中國兵工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三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7] 
1993年3月5至8日,中國兵工學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及第三屆學術年會在西安召開。 [4] 
2000年8月18至21日,中國兵工學會第20次工作會議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召開。 [5] 
2007年3月8至9日,中國兵工學會第27次工作會議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 [6] 
2009年11月4至6日,中國兵工學會第7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 [8] 
2020年9月25日,中國兵工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視頻直播方式召開。 [9] 
2021年12月3日,中國兵工學會入選中國科協發佈的中國特色一流學會擬支持學會名單,擬支持金額為95萬元。 [1] 
2022年1月,中國兵工學會入選科協系統新媒體科學傳播榜。 [2] 
2023年6月16日,中國兵工學會九屆七次理事會在北京召開。 [10] 

中國兵工學會組織體系

中國兵工學會機構設置

據2023年7月學會官網數據,中國兵工學會下設49個專業委員會。 [11] 
專業委員會
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
坦克裝甲車專業委員會
輕武器專業委員會
引信專業委員會
民用爆破專業委員會
裝備保障專業委員會
彈道專業委員會
標準化專業委員會
機械加工專業委員會
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
應用力學專業委員會
活性炭專業委員會
發動機專業委員會
火箭導彈專業委員會
火工煙火專業委員會
光學專業委員會
阻燃專業委員會
環保勞保專業委員會
情報專業委員會
測試技術專業委員會
特種加工專業委員會
可靠性工程專業委員會
光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
火炮專業委員會
彈藥專業委員會
火炸藥專業委員會
材料科學與技術專業委員會
防腐包裝專業委員會
工程裝備專業委員會
自動控制專業委員會
壓力加工專業委員會
應用數學專業委員會
爆炸與安全專業委員會
夜視技術專業委員會
裝藥裝備專業委員會
維修專業委員會
電磁技術專業委員會
信息安全與對抗專業委員會
軍工科技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
定向能技術專業委員會
太赫茲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
複雜輻射場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
反恐裝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
含能材料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
無人智能平台技術專業委員會
毀傷評估技術專業委員會
軍用防護技術專業委員會
安全防範專業委員會
防爆安檢專業委員會
――
―― [11] 

中國兵工學會組織會員

據2023年7月學會官網數據,中國兵工學會有單位會員235個,個人會員32598人。 [3] 

中國兵工學會建設成就

中國兵工學會會議交流

2019年10月29日,由中國兵工學會和武警指揮學院共同發起的《軍用保障用車-汽車爆胎應急安全裝置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團體標準啓動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武警指揮學院、中國科協、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航空工業綜合技術研究所、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客車分技術委員會、北京中機車輛司法鑑定中心等16家單位的25名專家和企業代表出席了該次會議。 [12] 
2022年7月29日,中國兵工學會、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聯合有關單位在西安舉辦了“第四屆軍用光電技術發展論壇暨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建所60週年學術交流會”,共同研討軍用光電技術與應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技術創新和發展,加強光電領域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 [13] 
2022年8月13至14日,由中國兵工學會主辦、南京理工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承辦的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應用數學專業委員會2022年度工作會議暨“數學與國防科技”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該次會議採用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進行,共邀請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湖南大學等十餘家高校及部分國防單位的5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14] 
2023年3月24日至25日,中國北方化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兵工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火炸藥工藝技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王澤山院士受邀擔任大會名譽主席,楊樹興院士等蒞臨大會指導,國防科工局有關司局領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研究師及有關部門領導應邀出席會議。大會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構建更加開放融合、資源協同、集智攻關的火炸藥科技研發生態,進一步統籌行業技術資源,整合社會技術力量,引入新興技術手段,搭建捕捉前沿、發佈成果、交流合作的平台。 [15] 

中國兵工學會學術期刊

兵工學報》創刊於1979年,以報道和反映中國兵器科技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推動中國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為辦刊宗旨;主要刊登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技術方面的論文,內容涉及國防科技和軍民兩用技術領域及相關交叉學科,重點關注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包括:裝甲、發射、制導、彈藥、水中兵器、防護、兵器信息技術、含能材料、燃燒與爆轟學、彈道學、火控與指控、無人裝備、兵器材料與製造、兵器基礎技術(試驗、計量、檢測、可靠性與安全性)等。 [16] 
光學技術》原刊名為《光學工藝》,創刊於1975年。當時由第五機械工業部委託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創辦該雜誌,並同時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公開發行。1975年至1979年刊名為《光學工藝》,季刊,每年出版4期;1980年至今刊名為《光學技術》,雙月刊,每年出版6期,每單月20日出版。 [17] 
彈道學報》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兵工學會主辦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創刊於1989年,為中國彈道學領域的學術期刊,辦刊宗旨為交流彈道學領域內的成果及有關應用,介紹彈道測試新技術,拓寬信息交流渠道,交流學術思想,促進彈道學及兵工技術的發展,為實現國防現代化而努力。 [18] 
爆破器材》1958年創刊,是中國兵工學會主辦的中央級技術刊物,報道內容有爆破器材理論研究、科學成果、生產經驗、科學管理、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分析測試、勞動保護、事故分析、環境保護、工程爆破、煙花爆竹、中國國內外研究動態、會議消息、書訊和廣告等。 [19] 
火炮發射與控制學報》是由中國兵工學會主辦、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和中國兵工學會火炮專業委員會等承辦的火炮專業綜合性學術期刊。該刊為《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源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是以工程應用為主的學術性期刊。該刊始終堅持技術導向和工程應用的辦刊方向,傳播中國國內外科技成果。其內容涵蓋了常規兵器和新概念兵器的理論和工程實踐。 [20] 
彈箭與制導學報》主要報道導彈、火箭、彈藥、彈道、氣動力、控制、制導、仿真及與兵器技術相關的專業學術性論文。突出指導高新技術在該專業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反映科研、生產、使用、教學上的最新應用成果,為國防現代化建設服務。 [21] 
應用光學》創刊於1980年,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中國兵器工業第二Ο五研究所和中國兵工學會主辦的技術類期刊,2006年4月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12月被收錄為“中文核心期刊”,是美國《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誌》(AJ)、英國《科學文摘》(INSPEC)、《烏利希期刊指南》(UIPD)、荷蘭Scopus等國際重要檢索機構的收錄期刊。 [22]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兵工學會、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52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科技期刊。該刊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材料製備工藝、失效分析、理化測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重點刊登鎢、銅、鎂、鋁、鈦合金材料,複合材料、特種鋼材料、結構陶瓷材料、特種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納米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材料動態性能測試、模擬與表徵等科技領域創新研究的科技論文。 [23] 
火炸藥學報》系中國兵工學會與中國兵器工業第204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學術刊物。1978年創刊,1986年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題寫刊名。本刊旨在為火炸藥及相關技術領域的科研、生產和教學服務,開展學術交流。主要刊載火箭推進劑、槍炮發射藥、炸藥、傳爆藥等含能材料的合成技術、裝藥技術、加工工藝、理化性能分析與測試、爆炸技術、安全技術等方面的學術論文。 [24] 
《Defence Technology》(《防務技術》)是由中國兵工學會主辦的科技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2005年,原名《兵工學報》英文刊,2013年起正式更名為《防務技術》,該刊發表基礎理論、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高水平原創性學術論文,包括理論研究、數值模擬和實驗研究類文章。 [25] 
車輛與動力技術》是中國科協主管、中國兵工學會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期刊,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試驗研究、性能研究、設計與計算、強度與可靠性、結構分析、噪聲與振動、工藝與材料、電控技術、增壓技術、排放與環保、實踐研究和綜述等。 [25] 
兵器知識》反映中國國內外武器裝備的現狀,跟蹤評述世界軍事焦點、熱點問題,重點推介中國兵器與當代主戰兵器,由淺入深開展兵器知識科普宣傳,傳遞軍事理論新説,觀察分析軍事裝備動態,專家視點、專家沙龍、綜述評論、中國兵器、武器裝備、新兵器、知識園地、熱門話題、熱點兵器、兵器史話、戰史戰例、讀者園地等欄目。 [26] 
《兵工學報》 《兵工學報》
《光學技術》 《光學技術》
《彈道學報》 《彈道學報》
《爆破器材》 《爆破器材》
《火炮發射與控制學報》 《火炮發射與控制學報》
《彈箭與制導學報》 《彈箭與制導學報》
《應用光學》 《應用光學》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火炸藥學報》 《火炸藥學報》
《Defence Technology》 《Defence Technology》
《車輛與動力技術》 《車輛與動力技術》
《兵器知識》 《兵器知識》

中國兵工學會榮譽表彰

1996年5月,中國兵工學會獲中國科協“金橋工程”優秀項目一等獎。
1999年,中國兵工學會再次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先進學會。
2002年4月,中國兵工學會獲全國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系列活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7] 

中國兵工學會人才培養

中國兵工學會獎項設置

  • 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
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由中國兵工學會設立;該獎是中國兵工領域最高級別的民間獎項。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獎工作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中國兵工學會分支機構、地方學會和團體會員單位均可以推薦人選申報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5位以上會士或高級會員可以聯名推薦申報人蔘加評選,但每位推薦人每次只能推薦1名人選:科學技術獎勵工作委員會成員不得作為推薦人:不受理個人申報。 [28] 

中國兵工學會直播活動

2022年2月21日,中國兵工學會通過“科創中國”和“科技工作者之家”線上平台開展了“中國兵工學會公益大講堂”網絡直播活動,邀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吳明曦研究員以“智能化戰爭研究與科技解析”為主題作專題講座。該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因疫情防控需求,選取了14位代表現場觀看。 [29] 

中國兵工學會文化傳統

  • 形象標識
中國兵工學會會徽的外廓呈盾型,基本色調為草綠色,代表國防;上部是管式發射兵器的來復線圖形,代表兵器裝備;下部是“中國兵工學會”字樣。 [3] 
學會會徽 學會會徽

中國兵工學會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理事長
劉石泉
副理事長
李春建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