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會議)

鎖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中文名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召開時間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大會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國5800多萬黨員。這次大會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是一次承前啓後、繼往開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確路線勝利前進,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大會。江澤民在會上作了題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報告共十個部分:(1)世紀之交的回顧和展望,(2)過去五年的工作,(3)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5)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戰略,(6)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7)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8)推進祖國和平統一,(9)國際形勢和對外政策,(10)面向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大會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概念,把這一理論作為指引黨繼續前進的旗幟。報告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標、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這個綱領,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基本路線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開,是這些年來最主要經驗的總結。世紀的前十年,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必須解決好的兩大課題。大會還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實現形式,以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問題提出了新的論斷,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會對如何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第三部目標作出進一步規劃,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並對我國跨世紀發展作出戰略部署。大會審議通過了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批准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由委員193人、候補委員151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和由委員115人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大會的最大貢獻,是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勝利實現20世紀末的奮鬥目標,進而在21世紀開創更加壯闊、更加輝煌的前程產生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