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

鎖定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簡稱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共青團浙江省委,在浙江省內亦可簡稱為團省委或省團委,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地方組織的領導機構,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代表大會(簡稱團代會)選舉產生。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以下簡稱團省委)是共青團組織在浙江的最高領導機構,成立於1927年6月,1949年10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浙江省首屆代表會議在杭州召開,產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工作委員會。1953年6月,召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建國後浙江省第一屆團省委。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更名為共產主義青年團。1973年共青團浙江省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恢復了共青團浙江省委。
中文名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
簡    稱
共青團浙江省委
機構屬性
羣團組織
所屬地區
浙江省
現任領導
周蘇紅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歷史沿革

1915年在中國興起的新文化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闢了道路。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使先進知識青年產生新的覺醒。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浙江青年奮起響應。廣大青年學生高舉“愛國、民主、科學”的旗幟,艱苦求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全省出現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潮流。1920年,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生宣中華等發起“一師風潮”和“驅逐齊夏”鬥爭,矛頭指向反動政府。同時,義烏青年陳望道在家鄉翻譯了《共產黨宣言》全文,8月由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先進青年看到改造中國社會的力量是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在“勞工神聖”的口號下,杭州等地進步青年,深入工廠、農村,進行社會調查;大辦工人夜校、平民夜校和農村小學,宣傳組織工農,指導工人罷工和開展衙前農民運動,堅定地走上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使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迅速結合起來,使自己從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為浙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在思想上、組織上和幹部上作了準備。浙江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俞秀松、施存統直接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活動。
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陳獨秀指派共產主義小組成員俞秀松等人組建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浙江青年俞秀松、施存統、陳望道、葉天底等5人為成員,俞秀松任書記,至年底,浙江籍團員有10餘人。黨的“一大”後,中央局派黨員從事恢復和加強青年團工作。俞秀松受團臨時中央局指派,1922年4月19日,在杭州皮市巷3號,建立了浙江最早的團組織—杭州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27人,俞秀松任書記。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浙江代表施存統、俞秀松出席會議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施存統被推選為書記。6月,根據團“一大”章程,杭州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建為社會主義青年團杭州地方執行委員會。隨後,團中央又到寧波、紹興、温州、嘉興等地建團。社會主義青年團建立後,按照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帶領青年積極投入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個高潮。幫助工人紀念“五一”勞動節、創辦工人夜校、工會組織和《責任》等革命刊物,宣傳馬克思主義,號召勞動者聯合起來,反對帝國主義。1924年6月,成立團江浙皖區委兼上海地委領導全省團工作。1925年1月,團“三大”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會後,團中央撤消了團江浙皖區兼上海地委,浙江各地團組織又直屬團中央領導。1927年2月,北伐軍進駐浙江,共青團組織發展很快,至蔣介石“4.12”反革命政變前夕,全省有杭州、寧波兩個團地委和紹興、温州、嘉興、諸暨、餘姚(黨團合一支部)、龍游、寧波等7個市縣地方支部,共青團員從200人發展到1100人,遍佈23個市縣。浙江團組織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發動團員青年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鬥爭,推動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黨的“三大”後,杭州20名黨團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幫助國民黨進行改組和重建工作,宣中華等許多團的領導人在國民黨各級領導機構中擔任領導工作。“五卅”慘案發生後,團員青年率先成立“五卅”慘案後援會、學生救國聯合會等組織,開展反帝鬥爭宣傳和募捐、支援活動;共青團還開展了非基督教運動和收回教育權運動,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團員青年與國家主義派在浙江的代表人物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維護了黨對青年運動的領導。各地團組織發動團員青年積極投入並支援了反對封建軍閥的北伐戰爭。蔣介石“4.12”反革命政變以後,大批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革命青年慘遭殺害,團組織遭到嚴重破壞,1100名團員減少一半以上。1927年五六月間,根據團“四大”團組織分省建制的決定,團中央派華少峯(華崗)籌建共青團浙江省委。6月底,正式建立了團省委,華少峯任書記。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團省委機關兩次被敵人破壞,團省委主要負責人更換7次,徐瑋、卓愷澤、楊善南、裘古懷等團省委書記及常委、秘書長和14位團縣、市委負責人先後在杭州陸軍監獄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但廣大共青團員和革命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同國民黨右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黨的“八七”會議後,省委提出團的工作由學生運動改變為工農運動,由城市轉到農村開展土地革命,發動武裝暴動。團省委積極貫徹“八七”會議精神,恢復共青團。在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東北並反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後,中共閩浙臨時省委領導全省青年成立“抗日義勇軍”、“抗日救國聯合會”等組織,掀起大規模的抗日救亡運動。浙西、浙南根據地黨組織建立共青團,發動青年配合黨和紅軍開展遊擊活動。後來,根據全國抗日救亡羣眾運動發展的需要和適應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要求,更廣泛地團結各界青年抗日,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提出把先進青年的共產主義組織,改造成為廣大青年羣眾的抗日救國組織。1938年5月,臨時省委接到東南分局青委《關於改造共青團》的指示,決定結束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原來的共青團員大部轉為共產黨員,不夠黨員條件的為民先隊員,浙江團組織停止活動。臨時省委(以後是省委)設立青年部(後是青年運動委員會),領導閩浙邊青年成立了抗敵後援會、抗日救亡幹部學校、浙江民族解放先鋒隊、戰時青年服務團等20多個青年抗日救亡團體,形成青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投入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時期,青年抗日團體認真執行黨的白區工作方針,開展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兩次反共高潮和向蘇浙軍區和浙西新四軍發動的三次大規模進攻。浙西青年踴躍參加新四軍,青年民工積極配合新四軍作戰,和全國人民並肩戰鬥,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上海局在杭州成立黨的秘密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社,領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第二條戰線開展反對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愛國民主運動,配合人民解放軍取得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杭州解放後,新民主主義青年社社員除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外,其餘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批團員。
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章草案》。2月,中共台屬工委(注1)在海門、臨海、黃岩一帶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台州支部。5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成立,即建立了中共浙江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舉辦浙江干部學校和杭州市青年幹部學校,培訓團幹部,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0月,省委召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浙江省首次代表會議、浙江省第一屆學生代表會議和浙江省首屆青年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工作委員會”及“浙江省學生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浙江省民主青年聯合會籌備委員會”。1953年6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1954年,成立各縣市團委。1957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三大”將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69年,毛澤東主席提出整團問題。各級黨委在整黨建黨基礎上整團建團,恢復地市縣團委。1973年5月召開共青團浙江省第五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共青團浙江省第五屆委員會。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省委建立中共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黨組。目前,全省已召開了11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一屆團省工委、十一屆團省委。
注1:“中共台屬工委”即“中共台屬工作委員會”(含台東臨工委、台西臨工委),1947年1月由中共浙東工作委員會建立,1948年10月撤消。1949年3月又恢復建立,同年6月,當地解放,組織撤消。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組織機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內設機構

團省委機關內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志工權益部、基層工作部、學校部(學聯秘書處)、少年部、統戰部(青聯秘書處)等8個職能部門和機關黨委。
辦公室
綜合全省團的工作情況,協調機關各部門和直屬單位的工作;負責團省委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的安排組織;督查團省委全委會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負責調研和信息工作,辦好《浙江團情》;負責機關文秘、信訪、保密、財務管理、檔案和接待工作;負責全省團系統計算機網絡建設、管理和指導;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資產管理和審計工作;負責全省青運史研究工作;負責省青年研究會的日常工作。
組織部
指導全省團的基層組織、幹部隊伍和團員隊伍建設;指導全省青少年綜合服務平台建設;指導全省推薦優秀團員為黨員的發展對象和向黨組織推薦優秀青年幹部工作;協助各市、省屬企業、省屬高校黨委和省直機關工委管理團委(團工委)的領導班子;規劃指導全省團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負責團省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幹部人事、勞動工資、職稱等工作;負責團省委的老幹部工作。
宣傳部
研究分析團員青年思想狀況,根據黨的要求和青年實際,提出開展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指導全省團員青年理論學習,協助組織編寫青少年教育的材料;指導、協調和推動團的理論研究;指導開展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文化、體育活動;指導團的網絡新媒體陣地建設和網絡輿論引導工作;負責團省委的新聞宣傳工作,抓好團的宣傳隊伍建設;承擔省青少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聯繫省青少年宮協會、省青少年新媒體協會。
志工權益部
組織指導團員青年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工作,引導廣大青少年參與社會建設;負責聯繫全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參與監督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協助黨和政府處理、協調與青少年利益相關的事務;代表青少年反映普遍性利益訴求,推動和參與各類民主協商;承擔省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省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聯繫省志願者協會。
基層工作部(省青企協秘書處、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秘書處)
參與擬定促進青年發展規劃和政策,建立和完善統籌城鄉的青年服務體系;參與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創新、創優工作,組織開展青年職業文明素養培養、技能培訓提升等工作;指導城市、農村各級團的基層組織建設;負責聯繫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省青工“五小”協會、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
學校部(省學聯秘書處)
負責指導全省大中專學校和中學團的組織建設、規範團員發展等工作;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和素質拓展活動,引導青年學生開展全面成才的活動;進行青年學生思想狀況調查研究,瞭解掌握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青年學生團員意識教育,保持和增強團員先進性;承擔省學生聯合會秘書處的日常工作。
少年部
指導全省少先隊工作,組織開展有利於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活動;負責少先隊宣傳、文化工作;抓好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指導少先隊基層組織、少先隊員、少先隊工作者隊伍建設;指導少先隊校外教育實踐活動,推動少先隊校外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承擔省少先隊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負責聯繫省少先隊工作學會。
統戰部(省青聯秘書處)
研究、指導民族地區團的工作和青年統戰工作;組織開展國(境)內外青少年交流和聯誼工作;聯繫、服務和引導省級青年社團開展工作;參與青年人才工作;參與青年社會組織的培育引導和新興青年羣體的聯繫服務等工作;參與協調指導青少年生態環保工作;承擔省青年聯合會秘書處日常工作;負責聯繫省青年科學技術協會、省青年綠色環保協會。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羣工作。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直屬單位

直屬單位有浙江省團校、浙江省青少年事務所、青年時報等。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團校是共青團浙江省委直屬正處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承擔全省共青團幹部和少先隊輔導員的教育培訓;共青團和青少年工作理論研究、全省青運史徵集及研究;青年職業技能培訓及素質提升;青少年工作數據庫建設及技術支撐;全省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服務和教育等職能。
浙江省青少年事務所成立於2000年2月,為共青團浙江省委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正處級,所需經費由省財政全額補助。浙江省青少年事務所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主要職責是:開展希望工程、大學生助學計劃等困境青少年精準幫扶項目和促進青少年成長髮展的公益性活動;開展促進青年創業、創新、就業的公益性活動;開展青年聯誼交友活動;開展國內外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動;完成共青團浙江省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青年時報》是共青團浙江省委主管的都市類青年報。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機構領導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現任領導

2021年1月22日,團省委召開幹部大會。會上,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學偉宣佈省委關於團省委班子調整和撤銷團省委黨組的決定:何黎斌同志任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委員、常委、副書記;免去朱林森同志的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免去王慧琳同志的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撤銷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黨組。 [1] 
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書記:周蘇紅 [3] 
副書記:包志炎、徐夢周、徐川子、李鐵風 [2]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歷任領導

團省委由團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從1949年至1966年,浙江團組織共舉行過四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四屆團省委。先後擔任團省委書記的有譚啓龍、趙克明宋宏、李式琇、李培增等。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地理位置

地址:杭州市下城區安吉路與環城西路交叉路口往東約50米(安吉路小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