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

鎖定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China Traditional Music Association),是全國性、專業性的音樂社會組織,是國際傳統音樂協會(ICTM)的成員之一。1985年7月創會,原名為“中華全國傳統音樂協會”,首任主席為音樂家蒙歌先生。現有34個團體會員(省、自治區音協),10000餘名個人會員(包括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理論評論家、詞作家、音樂教育家、翻譯家、音樂活動組織者),分佈在全國各藝術院校、文藝表演團體和研究部門中,從事創作、理論研究、表演和教學等工作。
中文名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
外文名
China Traditional Music Association
性    質
全國性、專業性的音樂社會組織
國際化
國際傳統音樂協會的成員之一
創會時間
1985年7月
原    名
中華全國傳統音樂協會
首任主席
音樂家蒙歌先生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簡介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成立於1985年7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民族音樂家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音樂家和音樂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繁榮我國社會主義音樂事業的重要力量。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實行個人會員與團體會員制,現有個人會員一萬三千人,團體會員三十八個。中國傳統音樂協會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的工作宗旨是: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工作任務

組織會員深入生活,繁榮音樂創作;組織不同門類、高水準的音樂演出活動,為優秀音樂表演人才提供展示的平台;組織中國音樂“金鐘獎”等比賽和評獎活動,表彰和獎勵成績突出的音樂家;組織學術研討活動,推動音樂理論研究和音樂評論工作;開展社會音樂活動,提高國民音樂素質;開展對外音樂交流,推動中國音樂走向世界。保障和維護音協會員的權益;團結與組織中國音樂家開展音樂創作與音樂理論探討;促進音樂表演與音樂教育的提高;繼承與發展民族音樂傳統;促進與世界各國音樂團體和個人之間的音樂交流。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機構設置

辦公室、組織聯絡部、對外聯絡部、會員工作部、社會音樂部以及理論刊物編輯室和創作刊物編輯室。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工作宗旨

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其工作任務是,組織會員深入生活,繁榮音樂創作;組織不同門類、高水準的音樂演出活動,為優秀音樂表演人才提供展示的平台;組織中國音樂“金鐘獎”等比賽和評獎活動,表彰和獎勵成績突出的音樂家;組織學術研討活動,推動音樂理論研究和音樂評論工作;開展社會音樂活動,提高國民音樂素質;開展對外音樂交流,推動中國音樂走向世界。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下設發展委員會、創作委員會、理論委員會、表演藝術委員會、民族音樂委員會、音樂教育委員會、社會音樂委員會、對外聯絡委員會、音樂權益保障委員會等九個專業委員會,並擁有六十餘個專業二級學會。協會的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組織聯絡部、對外聯絡部、會員工作部、社會音樂部、人事處以及理論刊物編輯室和創作刊物編輯室。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現有工作人員近100名,他們是各專業委員會、各行政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和期刊及音像出版社的編輯、出版人員。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通過各專業委員會團結廣大音樂家,組織開展有關的業務、學術活動,由各行政職能部門和下屬的編輯、出版部門具體實施協會的各項工作計劃。

中國傳統音樂協會主要任務

1、組織聯絡部:組織聯絡音樂家,推出新人新作並組織各類音樂活動(音樂會、研討會等)。
2、會員工作部:發展會員,維護會員權益,為廣大會員服務。
3、對外聯絡部和港澳台事務辦公室:組織聯繫與世界各國和港澳台地區音樂團體、音樂家開展互訪、演出、學術交流等活動,負責國際音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有關的工作與各種活動。
4、社會音樂部:組織音樂考級等各種社會音樂活動。
5、辦公室:負責協會的行政管理及後勤服務工作。
6、人事處:負責協會幹部的調配及人事、工資管理。
7、音樂表演者權益保障中心:是維護音樂表演者權益的集體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