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術研究

鎖定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術研究》是2019年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李濤。
中文名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術研究 [1] 
作    者
李濤
出版時間
2019年08月01日
出版社
嶺南美術出版社
頁    數
228 頁
ISBN
978-7-5362-6824-1
類    別
書畫裝裱
定    價
168.00RMB
開    本
787*1092mm 1/16
裝    幀
精裝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術研究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術研究》在“繼承傳統、注重創新”的基礎上,結合作者近20年的實踐工作經驗,用科學的態度去研究和傳承,把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對書畫裝裱工藝的設備、工具、材料、操作方法及技術要領等方面進行跨領域、跨學科地深入探討研究,剖析原理,挖掘裝裱技藝的科學方法與理論技巧。
作者簡介:李濤,廣東省博物館研究館員 [3]  。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古畫修復與裝裱專業本科,中國傳統書畫裝裱修復技術研究專業碩士。現工作於廣東省博物館,擔任有機文物修復組組長。廣州大學藝術品修復與鑑藏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與修復藝委會委員、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廣東省博物館協會會員、珠海書畫裝裱研究會名譽顧問。成功修復大量珍貴書畫類文物,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發表文物保護方面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2008年至2019年8月,受香港、澳門相關行業及學會邀請,先後57次赴港澳進行書畫裝裱教學活動,教學時長約500學時,為香港、澳門培養書畫裝裱、修復人才120餘人/次。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年組織、協調廣東省文物局主辦的“廣東省文博系統書畫裝裱培訓班”,並擔任主講教師,為廣東、四川等省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培養書畫裝裱、修復人才81人/次。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術研究作者簡介

宗軒齋專業書畫修復裝裱網站 [2]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術研究目錄

[1] 
序言
第一章中國書畫裝裱史概述
一、戰國至漢代·裝裱的孕育時期
二、魏晉南北朝·裝裱的發軔時期
三、隋唐·裝裱的成長時期
四、五代至兩宋·裝裱繁榮時期
五、元代·裝裱事業低迷時期
六、明清·裝裱事業集大成時期
第二章裝裱場地與設備
第一節裝裱場地
一、空間面積
二、採光與照明
三、温濕度環境
第二節裝裱設備
一、裱畫台
二、裱畫壁子
三、梯子
四、拷貝台
五、工具掛板
六、洗畫水槽
七、天杆、地杆成型機
八、高清攝像修復台
九、紙漿補書機
十、負壓洗畫台
十一、其他設備
第三章工具與材料
第一節裝裱工具
一、棕刷
二、排筆
三、裁刀
四、裁尺
五、裁板
六、起子
七、針錐
八、隔糊
九、水油紙
十、砑石
十一、蠟板
十二、鑷子
十三、其他工具
第二節裝裱材料
一、裝裱用紙
二、裱料
三、其他材料目錄
目錄
第四章糨糊
第一節糨糊
一、傳統裝裱糨糊的質量要求
二、小麥澱粉的性質
三、小麥澱粉的防黴
四、小麥澱粉糨糊的製作
五、糨糊存放
六、糨糊濃度
七、小麥澱粉糨糊在裝裱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其他黏合劑
一、改性澱粉
二、日本古糊
三、石花菜黏合劑
四、MC與CMC黏合劑
第五章託底
第一節濕託法
一、潤色、跑墨實驗
二、潤色、跑墨的預防處理
三、上漿
四、上命紙
第二節飛託法
第三節幹託法
第四節熟宣託底
第五節絹本託底
第六節拓片託底
第六章託料
第一節託料前準備工作
一、斷料
二、區分綾料正反面
三、配託紙
第二節綾絹的託底方法
一、清託法
二、清染法
三、混染法
四、直託法
第三節棉綾、錦綾的託法
第四節仿宋錦的託法
第五節紙裱鑲料及搭覆時覆背紙的託法
一、紙裱鑲料
二、託覆被紙
第六節手卷鑲料的準備
一、手卷裱綾的準備
二、撞邊(包邊)皮紙的染制
第七節冊頁嵌身及紙墩的託法
一、嵌身的準備
二、冊頁紙墩的準備目錄
目錄
第七章方心與開料
第一節畫心及鑲料下壁
第二節方心
第三節開料
一、打鑲開料
二、挖鑲開料
第四節下壁及方心過程中常見問題的成因和處理方法
一、誤損壁上的相鄰書畫
二、裁切綾料瑕疵規避
三、誤裁裱料
四、畫心及綾料裁斜
五、畫心呈平行四邊形六、裁切跑刀
第八章鑲活
第一節打鑲
一、壓鏡的打鑲
二、一色裝掛軸的打鑲
三、兩色驚燕裝掛軸的打鑲
四、對聯、條屏的打鑲
五、橫批的打鑲六、手卷的打鑲
七、冊頁的打鑲及挖鑲
第二節挖鑲
一、矩形書畫的挖鑲
二、異形畫心的挖鑲
第三節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一、注意事項
二、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第九章覆背及上壁第一節覆背
一、搭覆
二、座覆
三、直覆
四、手卷的覆背
五、冊頁的覆背
第二節上壁
一、粘串口
二、上壁
第三節覆背與上壁過程中常見問題的成因和處理方法
一、覆背時發生鑲口開粘現象
二、畫心四角或綾料局部皺褶
三、起台時覆背紙與裱件起層
四、裱件上壁後局部產生突起
五、裱件發生變形上弓
六、裱件表面出現黴變
七、崩裂、爆邊及走牆目錄
八、手卷長度大於壁板的上壁方法第十章下壁與砑活
第一節下壁
一、豎向裱件下壁
二、橫向裱件下壁
三、冊頁下壁
四、下壁時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砑光
一、砑光的作用和目的
二、一般裱件的砑光及注意事項
三、冊頁的砑光
第三節剔廢邊
一、未回邊裱件廢邊的裁切
二、回邊裱件廢邊剔除的方法
三、冊頁的裁切及粘連
第四節下壁、砑光和剃邊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一、下壁注意事項
二、起子誤入間層的處理方法
三、砑光注意事項
四、“出塔”的處理方法
五、壓折處理方法
六、剃邊注意事項
七、廢邊齒齧不齊的處理方法第十一章成裝
第一節上天杆
一、開串口
二、選天杆
三、批天串
四、鋸天杆
五、裁除紙串餘料
六、安裝銅鈕
七、封杆頭
八、粘貼紙串
九、回邊及粘綾串
第二節裝地杆
第三節穿絛繩
一、穿絛繩
二、封箍
第四節系紮帶
第五節手卷米貼的安裝
第六節手卷地杆的安裝
第七節冊頁封面的安裝
一、冊頁封面的材質
二、冊頁封面的尺寸
三、冊頁封面包錦
四、冊頁封面的安裝目錄
五、冊頁籤條的粘貼
第十二章裱件的收藏
第一節環境對書畫收藏的影響
一、環境的影響
二、自動調濕環保微環境收藏裝置研發
第二節裱件厚度對書畫收藏的影響
第三節裱件收卷直徑對書畫收藏的影響
一、收卷直徑對書畫收藏的影響
二、增徑組件裝置的研發
三、快速組裝天杆、地杆裝置的研發
參考資料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