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

鎖定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原由中國消費者協會成立,目前基金會仍然存在,但已經和中國消費者協會沒有任何關係。
2021年,江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報道:桂林市消費者協會接到數名商家諮詢,反映其收到印有“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字樣的名片,其工作人員自稱幫中央領導採購土特產品等,並約商家吃飯詳聊。商家懷疑其中有詐,致電桂林市消協諮詢。
桂林市消協收到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答覆:最初這一基金會確實是由中國消費者協會成立,初衷是想解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資金來源,使消費維權工作真正公平公正,擺脱企業的干擾。但遺憾的是這個基金會一度成了某些人斂財的工具,《新聞聯播》也曾曝光過此事,目前基金會仍然存在,但已經和中國消費者協會沒有任何關係。
江南區市場監管局提醒轄區廣大經營者,一旦接到自稱此基金會人員打來的電話,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謹慎,小心被騙。 [6] 
中文名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
成立時間
2000年7月
性    質
消費者組織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委員會簡介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11月27日,業務主管單位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保護消費者合法利益為宗旨,積極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組織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職責,正確引導消費。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 [1]  是2000年7月經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專門從事打假工作的機構。打假工作委員會是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的二級組織,工作具有獨立性,工作重點是嚴厲打擊對消費者最有危害的假冒偽劣產品。打假工作委員會已組建了四個服務網絡,即社會調查網、律師服務網、新聞服務網、商品檢測網,依靠社會各界聯合打假 [2]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業務範圍

1、參與對消費品質量、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 [2] 
2、開展商品檢驗檢測比對工作,向消費者推介優質商品和服務;
3、受理消費者投訴, 向政府反映消費者的意見、要求和建議,為消費者排憂解難;
4、協助被侵權企業對製假售假的重點地區明察暗訪,配合執法部門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舉證,鑑定,對侵權人進行行政、司法處罰;
5、設立打假獎勵基金,支持各種打假活動,對打假有功人員進行獎勵和表彰;
6、開展消費調查、消費研究、消費教育及相關宣傳活動,出版刊物,指導消費;
7、關注國際上的打假活動動態,與國際上相應組織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業務;
8、積極舉辦各種展覽會、研討會,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食品安全問題

中央電視台《每週質量報告》報道過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如:地溝油、毒腐竹 [3]  、陳化糧、病死豬等。食品安全問題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也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工作。
時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4]  強調,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人民羣眾熱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我們要切實保障人民羣眾“舌尖上的安全”。
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作出批示指出 [4]  ,食品安全問題社會高度關注,羣眾充滿期待。各級政府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切實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打假保優品牌保護 打假保優品牌保護
對此,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積極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工作進程,舉辦以食品質量安全為主題的講座、展會 [5]  ,推出了打假保優重點品牌保護活動,利用遍佈全國的網絡及時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全力保護品牌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合法權益,同時也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免被假貨侵害,確保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食品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