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位於古都西安,簡稱“空工大”,是在中央軍委、空軍黨委領導下的高等軍事院校,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軍等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和對外開放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受空軍和教育部雙重領導,正軍級編制。
1999年7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由原空軍工程學院、空軍導彈學院、空軍電訊工程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 中文名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
- 外文名
-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 簡 稱
- 空軍工程大學(AFEU)
- 創辦時間
- 1999年7月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特色
- 軍隊“2110工程”
- 主管部門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1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型4種 [12]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
- 國家重點學科
- 2
- 校 訓
- 面向空天,腳踏實地,傳承創新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三大源頭
- 空軍工程學院
1960年,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學院(籌),開始籌辦。
1961年,空軍工程學院(籌)、步兵190師師部機關、步兵568團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學院。
1969年,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專科學校。
1975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學院。
- 空軍導彈學院
1953年,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航空預科總隊。
1954年,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航空預備學校。
1958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15航空學校。
1959年,部分分出,參與合組海軍特種技術學校,後為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1959年,部分分出,併入西安炮兵學校,後為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1959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高級專科學校。
1963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四高級專科學校。
1965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技術學院。
1969年,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專科學校。
1975年,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高射炮兵學校。
1978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高射炮兵學院。
1983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導彈學院。
1986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導彈學院。
- 空軍電訊工程學院
1950年,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航空處西安通信總隊。
1951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航空預科總隊。
1954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航空預備學校。
1957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學校。
1958年,第三預備航空學校(部分)分出,參與合組解放軍第十六航空學校。
1969年,撤銷空軍通信學校。空軍通信學校(無線電部分)分出,參與合組空軍第四專科學校,後為空軍雷達學院。
1974年,復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學校。
1986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電訊工程學院。
1992年,空軍電訊工程學院併入西安通信學院。
1993年,西安通信學院(原空軍電訊工程學院部分)再次分出,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電訊工程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合併發展
2004年,新組建理學院。2012年,原3所專業學院分別更名為航空航天工程、防空反導、信息與導航學院,並且組建空管領航、裝備管理與安全工程2所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師資隊伍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編制現役教員1339人,其中高職教員705名、研究生導師518名;擁有中科院院士1名,國家教學名師1名,全國模範教師1名,全國全軍優秀教師和省級教學名師34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軍隊科技領軍和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15名,中國科協“求是”青年獎獲得者3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名,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名、中央直接掌握的專家4名,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和高等學校骨幹教師5名,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獲得者1名,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3名,軍隊院校育才金獎69人,軍隊空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6名,空軍級專家42名,高層次科技人才308名。
[2]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應紅
國家級教學名師:李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院系專業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設航空工程學院、防空反導學院、信息與導航學院、空管領航學院、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研究生院、航空機務士官學校、基礎部、軍政基礎系等六院一校一部一系,開設有28個本科專業(方向)。
[1]
[3-4]
學科 | 專業類別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所屬院系 |
---|---|---|---|---|
工學 | 機械類 | 080201 | 機械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
080204 | 防空反導學院 | |||
電氣類 | 080601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電子信息類 | 080701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0703 |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測繪類 | 081203 |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航空航天類 | 082004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2007 |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兵器類 | 082101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2102 | 防空反導學院 | |||
軍事學 | 作戰類 | 110104 | 運籌與任務規劃 | 空管領航學院 |
110106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110108 | 空天防禦指揮與控制工程 | 防空反導學院 | ||
110116 | 航空管制與領航工程 | 空管領航學院 | ||
後勤類 | 110203 | 軍事設施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 |
110205 | 場站管理工程 | |||
裝備類 | 110301 | 指揮信息系統工程 |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110303 | 航空裝備工程 |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110305 | 雷達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110306 | 導彈工程 | 防空反導學院 | ||
110307 | 無人裝備工程 |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3個省級建設教學團隊,6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5門陝西省精品課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軍用導航實驗教學中心、飛機與發動機維修保障實驗教學中心、通信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場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空管運行實驗教學中心、測控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電力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信息對抗工程與指揮實驗中心、航空電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雷達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軍用航空機電工程實驗中心
省級教學團隊:土木工程專業系列教學團隊、測控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空管領航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電工電子課程體系教學團隊等
國家級精品課程:《慣性導航系統》、《航空電機學》、《通信原理》 、《高等數學》、《揭開雷達的面紗》、《飛機推進系統原理》
陝西省精品課程:《航空航天概論》、《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現代測試技術》、《脈衝與數字電路》、《機電一體化技術》、《裝備維修管理》、《自動控制原理》、《土質土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原理》、《隨機信號分析與處理》、《微波技術與天線》、《機械設計基礎》、《大學物理》、《導彈制導與控制原理》、《液壓傳動與控制》、《導航原理》、《衞星導航》、《衞星通信》、《光纖通信》、《飛行程序設計》、《空中領航》、《系統工程》、《大學英語》、《電路分析基礎》
[5]
- 教學成果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項,軍隊(省)級教學成果獎70餘項,學員先後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篇、提名3篇,軍隊(省)級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70篇,每年參加學科競賽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300餘項。
[1]
- 實訓設施
- 其他教學措施&制度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有32個學員俱樂部,豐富學員業餘文化生活;施行本科學員導師制,搭建師生教學相長橋樑;實施學員榮譽制度,定期組織學員代表進行榮譽見學和集中表彰;每年選拔部分優秀學員代表赴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院校進行聯合培養;遴選部分優秀學員直接攻讀博碩士研究生到國外進行學習深造。
[1]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學科建設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
[12]
;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軍隊重點學科,10個軍隊"2110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
[12]
國家重點學科: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軍事運籌學
軍隊重點學科:系統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軍事運籌學、道路與鐵道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軍事裝備學、軍事訓練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軍事裝備學、軍事訓練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科門類 | 專業類別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所屬院系 |
---|---|---|---|---|
工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080900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基礎部 |
08100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081100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空管領航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基礎部 | ||
交通運輸工程 | 082301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2500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2600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083900 | 網絡空間安全 |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基礎部 | ||
軍事學 | 110900 | 軍事裝備學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111000 | 軍事訓練學 | 防空反導學院 | ||
管理學 | 120100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空管領航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數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戰術學、軍事裝備學、軍事訓練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6]
學科門類 | 專業類別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所屬院系 |
---|---|---|---|---|
理學 | 070100 | 數學 | 基礎部 | |
工學 | 080200 | 機械工程 | 防空反導學院 | |
080300 | 光學工程 | 基礎部 | ||
080800 | 電氣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08100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081100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空管領航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081400 | 土木工程 | 航空工程學院 | ||
交通運輸工程 | 082301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2500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082600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083900 | 網絡空間安全 |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基礎部 | ||
軍事學 | 110400 | 戰術學 |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110900 | 軍事裝備學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111000 | 軍事訓練學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軍政基礎系 | ||
管理學 | 120100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空管領航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學科門類 | 領域類別 | 領域代碼 | 領域名稱 | 所屬院系 |
---|---|---|---|---|
文學 | 翻譯 | 055101 | 基礎部 | |
055102 | 英語口譯 | 基礎部 | ||
055103 | 俄語筆譯 | 基礎部 | ||
工學 | 工程 | 085201 | 機械工程 | 防空反導學院 |
085207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085208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085209 | 防空反導學院 | |||
085210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空管領航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085211 |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 |||
085213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5225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 |||
085232 | 航空工程學院 | |||
085239 |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軍事學 | 軍事 | 115101 | 防空反導學院 信息與導航學院 空管領航學院 | |
115104 | 軍事裝備 | 航空工程學院 防空反導學院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
管理學 | 125600 | 工程管理 | 裝備管理與無人機工程學院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科研機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航空等離子體動力學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軍隊重點實驗室:飛機推進系統實驗室、某型先進飛機綜合實驗室、防空導彈微波應用實驗室、地面防空作戰指揮實驗室、軍用導航實驗室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科研成果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先後承擔了一批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重點裝備型號研製任務,獲國家、軍隊級科技獎勵63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2項,軍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0餘項。
[1]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舉辦賽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2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圖書館總面積4.35萬平方米,閲覽座位4800餘個,藏書160萬冊,電子圖書近226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5000餘種,建成了集實體資源和虛擬在線館藏為一體的四校區共享的圖書資源體系。
[12]
- 學術期刊
《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CD來源期刊、連續五屆獲評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陝西省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二等獎期刊,主要刊載:飛機與發動機工程、航空兵器工程、自動控制工程、電子工程、制導雷達、天線、導彈工程、機電工程、網絡通信、導航、地空通信、數據通信、指揮自動化、計算機等專業及相關基礎領域的學術論文。
該期刊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收錄、俄羅斯《文摘雜誌》(AJ)收錄、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收錄、《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收錄、中國導彈與航天文摘收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中國期刊網收錄、中國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羣”收錄、維普資訊網收錄。
[7]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面向空天,腳踏實地,傳承創新
面向空天:一是體現大學作為空軍院校的軍種特色和辦學定位,以及作為空軍最高專業技術學府,着眼實現強軍目標,為確保國家空天安全提供科技和人才保證的使命擔當。二是體現空軍人應有的眼界情懷和戰略思維,彰顯把握空天時代的機遇和挑戰,科技報國、服務打贏的責任感和自覺意識。
腳踏實地:一是體現大學地面院校的性質以及學科專業特點。二是體現對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優良作風以及立足本職、建功崗位價值追求的倡導。
傳承創新:體現大學用“紅色基因”育人的理念,以及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大學的優良傳統、精神財富和文化積澱代代相傳的“紅色傳人”文化主旨。同時,彰顯海納百川、探索真理、不懈進取、引領發展的大學精神和價值追求。
[8]
- 校歌
軍徽照亮燃燒的青春,青春報效河山。
博學篤志,利劍空天,長纓在手,重任在肩,
空工大,永遠是,是我心中神聖的家園!
三秦大地雄風展,延安精神潤心田,
遙望彩霞爛漫處,建功立業譜新篇。
博學篤志,利劍空天,長纓在手,重任在肩,
空工大,永遠是,是我心中神聖的家園!
- 校風
忠誠、尚武、篤行、卓越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現任領導
編輯職務 | 姓名 |
政委 | |
校長 |
- 參考資料
-
- 1. 概況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2. 師資隊伍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3. 院系設置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4. 本科專業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5. 精品課程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6. 學科專業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7. 學術期刊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8. 校訓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9. 校歌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10. 校風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17-12-02]
- 11. 空軍工程大學政委褚宏彬、校長楊學鋒一行來校調研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4-29]
- 12. 概 況 .空軍工程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2]
- 13. 空軍首次在中國航展發佈系列創新賽事 .新華網.2022-11-1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