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鎖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LA)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一所指揮與技術合一,以外語為基礎,多專業、多層次、多規格的綜合性軍事外交學院。 [7] 
2017年,中央軍委決策,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以及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為基礎,並將軍委裝備發展部第63研究所劃入,重建國防科技大學,歸軍委建制領導。 [1] 
截止2023年5月,學院佔地面積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 [7] 
中文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LA
簡    稱
國防科大國際關係學院
創辦時間
1951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軍事院校
學校特色
211工程 [1] 
985工程 [1] 
2110工程
雙一流 [2] 
主管部門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現任領導
院長:王京武 [11] 
政委:王學軍 [12] 
本科專業
5個 [3] 
碩士點
碩士一級學位授權點1個 [4]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 [4] 
博士點
3個 [4] 
博士後
1個 [4] 
國家重點學科
1個 [4] 
院系設置
外交系、國際事務系、英語系、阿拉伯語系、印地語系、越南語系 [3] 
校    訓
厚德博學、強軍興國 [5] 
校    歌
《國防科技大學校歌》 [5] 
地    址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板橋街道 [7] 
院校代碼
91002 [6]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辦學歷史

1951年始建,前身是中央軍委外國語學校。
1957年,在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了學院的畢業學員和部分幹部、教員,併合影留念。
1963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學院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198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
1998年,江澤民對學院的人才培養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7年,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電子工程學院、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的基礎上重建新的國防科技大學。
2024年4月,國防科技大學舉行外國語學院成立暨宣佈命令大會,該學院主要以國防科技大學原國際關係學院、信息工程大學原洛陽校區主體調整組建。 [13] 
校門 校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辦學規模

截止2022年11月,學院現有外交系、國際事務系、英語系、法語系、阿拉伯語系、印地語系、越南語系,共10個本科專業。 [3] 
國防科技大學生長軍官本科學員招生專業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招考方向)
外交系
外交學(軍事外交)
國際事務系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軍事情報)
英語系
英語(軍事翻譯)
法語系
法語(軍事翻譯)
阿拉伯語系
阿拉伯語(軍事外交)
印地語系
印地語(軍事外交)
越南語系
越南語(軍事外交)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師資力量

截止2022年11月,學校形成了“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擁有兩院院士1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5人,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全軍優秀教師152人,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27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人選152人。有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牌表彰團隊1個、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創新團隊10個。 [1]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止2022年11月,學院擁有1個全國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學院擁有軍事外交等11個學歷教育專業。
●教學成果
截止2022年11月,學院一大批教學科研成果相繼在全國、全軍獲獎,多部專著榮獲江蘇省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在全國英語專業八級統測中,取得四連冠的優異成績。在駐寧高校迎香港迴歸英語演講比賽中,囊括全部英語專業組與非專業組第一名。在全國“韓素英青年翻譯獎”評比中,連續多年位居榜首。在“全國CCTV杯青年英語演講比賽”中,多次名列前茅取得優異成績。該院培養的兩萬餘名學員,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湧現出了以駐南聯盟“英雄武官處英模羣體”、“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何玉銘、“維和英雄”杜照宇、《衝出亞馬遜》原型人物功臣王亞林和扈華國、著名電影導演陸川、戰地記者邱永崢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羣體和個人。
學員訓練 學員訓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科建設

截止2022年11月,學院現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軍隊“2110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3個江蘇省“十二五”重點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4] 
博士學位授予類別
學科類型
學科專業名稱及代碼
學術學位
政治學(0302)
外國語言文學(0502)
軍隊指揮學(1105)
信息來源 [8] 
碩士學位授予類別
學科類型
學科專業名稱及代碼
學術學位
政治學(0302)
英語語言文學(05201)
俄語語言文學(05202)
軍隊指揮學(115102)
專業學位
翻譯碩士-英語筆譯(055101)
翻譯碩士-英語口譯(055202)
軍事碩士-軍事指揮(115101)
信息來源 [9]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交流合作

學院與國境外多所著名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學術往來,每年請進境外著名專家來校講學交流,派遣教員學員赴國境外參加頂尖國際會議和學術競賽等。每年選派優秀本科生赴國外聯合培養、參加劍橋大學暑期學校,資助優秀碩士研究生赴牛津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積極承擔中國人民解放軍外訓任務,舉辦和參加研究生國際暑期學校,派遣學員赴國外進行對口軍事交流,定期舉辦國際學員科技活動周,美國西點軍校等外軍代表團應邀來校交流學院共派出90餘名教員到中國駐外使領館工作、擔任聯合國軍事觀察員或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 [1]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校園環境

學院有教學大樓、綜合實驗大樓、軍事外交模擬中心等專業教學場地,還有先進的語音實驗設備、演播系統和豐富的音像資料。學院擁體育訓練設施。標準足球場、籃球場、田徑運動場、器械訓練場、室內外網球場、綜合訓練場、室內籃球館、四季恆温游泳池等文化體育設施。 [4]  有先進的教學大樓、實驗室、專修室、計算機中心、有線電視台、汽車模擬駕駛室、軍事外交模擬中心,有先進的語言實驗設備、演播系統和音像設備,有各類音像資料、閉路電視系統和有聲資料館。建有射擊訓練場、汽車駕駛場,還有器械訓練場、足球場、籃球場、田徑運動場、燈光網球場,以及俱樂部、綜合訓練場等文化體育設施。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校園環境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科學研究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科研成果

截止2022年11月,學院共出版專著322部,發表論文2109篇,其中發表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的有766篇。每年至少有2項國家級課題立項,2項國家級課題結項。學院共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8項,軍隊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8項。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資源

截止2022年11月,學院圖書館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藏書總數55萬餘冊,數字資源27TB,擁有閲覽座位880個,能滿足2600人的借閲需求。 [4]  現有訂閲中外文期刊1600多種,其中外文期刊197種。電子閲覽室與Internet、國家教育科技網等計算機網絡連網,可以進行檢索Internet、終端和遠程訪問、公共查詢、閲讀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圖文學習資料以及世界兵器博覽系列光盤資料,從而獲得世界範圍內大量專業的、最新的、動態的信息資料。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期刊

截止2022年11月,學院出版全國外語核心期刊《外語研究》以及《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校文化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校徽

學校校徽主體由八一軍徽構成,包含建校時間。 [10] 
校徽 校徽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校訓

厚德博學、強軍興國 [5]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校歌

石祥 詞
傅庚辰 曲
我們從北國雪原走來,帶着哈軍工的風采;
我們屹立在湘江之畔,重任在肩豪情漫懷。
時代的號角,把我們召喚,
和平的目光,把我們期待,
厚德博學,強軍興國,
厚德博學,強軍興國,
精心培養一流的新興人才。
我們向科學高峯攀登,擁抱嶄新的世界,
我們勇於開拓創新,立足發展,放眼未來。
向祖國交出合格的答卷,為軍旗增添新的光彩,
忠於祖國,聽黨指揮,
忠於祖國,聽黨指揮,
我們是繼往開來的新一代。 [5]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王京武
政委
王學軍
參考資料: [11-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