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鎖定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成立於2003年4月,由原社會學系、人口學系合併而成,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個二級學院。 [1]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3個教學系,3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個“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教師63人。 [1] 
中文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RUC
創辦時間
2003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中國人民大學
現任領導
馮仕政(院長
黨委副書記)
高燕燕(黨委書記)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2個
院系設置
社會學系、人口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
地    址
北京市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崇德樓西樓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辦學歷史

1974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人口理論研究所,創辦人口學學科。
1979年,學校設立人口學碩士點。
1984年,學校設立人口學博士點;同年,學校成立社會學研究所,設立人口學系。
1985年,學校設立社會學碩士點。
1987年,學校設立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專業。
1991年,學校成立性社會學研究所。
1993年,學校設立社會學博士點,成立社會心理學研究所。
1998年,學校設立社會學博士後流動站、人類學碩士點。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 [2]
1999年,學校成立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
2000年,學校成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2001年,社會學被確定為重點學科。
2002年,學校設立民俗學碩士點。
2003年,學校成立社會與人口學院。
2004年,學院設立社會心理學博士點;同年9月,學院成立健康科學研究所。
2005年,學院設立社會工作系。
2012年,學院成立社會轉型與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1]  [3-4] 
院內各學科各機構發展歷程(1974年至2012年) 院內各學科各機構發展歷程(1974年至2012年) [1]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辦學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3個教學系,3個本科專業。 [1] 
:社會學系、人口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
本科專業:社會學、公共事業管理(公共政策與人口管理方向)、社會工作 [1] 
系所架構 系所架構 [5]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個雙一流學科,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1]  [6] 
2004年、2009年、2012年公佈的三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學院社會學一級學科均排名全國第一。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院社會學學科獲A+評價。 [7-8] 
博士後流動站:社會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人口學,人類學,老年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人類學,民俗學,人口學,老年學,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社會工作
“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社會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社會學,人口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1]  [6]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師6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0人,多人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等學術領導職務,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1名。 [1]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李路路(2005年) [9] 洪大用(2007年) [10] 段成榮 [11] 趙延東(2012年) [12]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段成榮 [11]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趙延東(2009年) [12] 
國家級教學團隊: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2010年) [13]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段成榮 [11] 馮仕政(2011年) [14] 宋健(2010年) [15] 陸益龍(2008年) [16] 趙旭東(2010年) [17] 
教育部社會學類專業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路路 [9] 黃家亮 [18] 
教育部人文社科專家杜本峯 [19]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社會學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洪大用(2008年) [10]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郭星華(2013年) [20] 
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入選者:黃家亮(2013年) [18] 
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入選者:馮仕政(2010年) [14] 
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洪大用(2013年) [10] 
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洪大用(2010年) [10]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2010年) [21]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1月,學院有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北京市特色專業;有《社會學概論》等國家級或省級精品課程。 [22-24] 
國家級特色專業:社會學 [23]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社會學 [24] 
國家級精品課程:《社會學概論》(2006年) [22] 
北京市精品課程:《社會學概論》(2003年) [25] 
北京市特色專業:社會學 [26] 
  • 教學成果
截至2018年5月,學院教師編有《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第二版)》等“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人口資源環境關係史》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曾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獎項。 [27-29]  [30-33]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第二版)》《社區工作(第二版)》《老年學概論(第二版)》《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 [27-28]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面向社會建設實踐需要的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二等獎,2009年) [33]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人類學概論》 (2007年)、 《社會學概論新修(第四版) 》(2007年)、 《個案工作》(2008年) [29]  [30]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人口資源環境關係史》(2006年)、《社會調查研究方法》(2006年) [34]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當代中國社會變遷》課程建設(二等獎,2012年)、《以理論自覺引領社會學本土化專業人才培養》(一等獎,2017年) [31-32] 
  • 實踐基地
截至2019年11月,學院在江西省弋陽縣等地建有教學實踐基地,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 [2]  [35] 
  • 培養模式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為學生設有優質成長計劃等人才培養項目。 [36] 
  • 成人教育
截至2020年6月,學院設有社會學專業課程研修班,為在職人員提供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心理學、管理社會學、社會工作、社會治理5個研究方向的課程。 [8]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南加州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墨爾本大學、南安普敦大學、卡迪夫大學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日本廣島大學、台灣輔仁大學等高校有聯合培養項目,與芝加哥大學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等高校有學生交換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期間,每年有來自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等高校的多位教師到學校開設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老年學、社會工作、社會醫學等方面與學院專業相關的課程;2009-2016年國際小學期期間,聘請海外教師58人次,26人,開課58次。 [1]  [37-39] 
截至2019年11月,學院曾主辦或承辦第四屆中國環境社會學青年論壇、網絡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十七屆開放時代論壇暨“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 [40-46] 
學院主辦或承辦的部分學術會議
會議名稱
時間
第四屆中國環境社會學青年論壇
2017年7月
網絡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9月
第七屆“法律與社會”高端論壇
2017年10月
新時代多學科老齡理論與政策研討會
2018年11月
第九屆“法律與社會”高端論壇
2019年10月
北京鄭杭生社會發展基金第四屆青年學者論壇
2019年11月
第十七屆開放時代論壇暨“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注:以上內容來源 [40-46]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術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2個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研究基地;有人類學研究所、老年學研究所、環境社會學研究所、法律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性社會學研究所、健康科學研究所、社會調查中心、女性研究中心、體育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1]  [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5] 
北京市重點研究基地:北京社會建設研究院 [1] 
研究機構 研究機構 [5]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研究成果

截至2016年12月,學院性社會學研究所完成30餘項中國國內及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出版書籍30餘冊,發表論文數百篇; [4]  法律社會學研究所成員主持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研究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等項目; [47]  人類學研究所承擔國家級課題18項,省級課題11項,橫向課題9項;出版各類著作68部,論文800多篇;獲得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項,光明日報光明杯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華東地區優秀政治理論圖書獎2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優秀成果獎1項。 [48] 
學院部分研究項目
年份
項目名稱
來源
2001
中國城市居民法律意識與法律行為研究
美國福特基金會
2002
中國農民法律意識與法律行為研究
美國福特基金會
2002
當代中國邊緣羣體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研究項目
2004
法律援助的實證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008
民間糾紛解決模式的法社會學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研究項目
2010
農村法律意識與法律行為追蹤調查
福特基金會項目
2016
基層糾紛解決的制度生態和治理研究
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
注:以上內容來源 [47]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術資源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辦有《人口研究》《社會學評論》《社會建設》3個期刊;創建了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等多個大型連續性社會調查;創設了十餘個常設性、品牌性學術活動。 [1] 
據2020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CGSS向全社會開放8個批次的數據,CEPS和CLASS數據也向社會開放,CGSS、CEPS、CLASS社會調查數據庫註冊用户超過25000人,其中海外用户超過一半;學院牽頭組建的中國社會調查網絡(CSSN)聯合中國5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東亞社會調查(EASS),並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社會調查合作組織ISSP;兩個重點研究基地均向中國國內外同行開放課題申請和駐所研究。 [1]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文化傳統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院標識

學院標識由學院中英文名、環繞在一起的人形圖案等元素組成。
學院標識 學院標識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文化刊物

截至2018年11月,學院設有《希望》《社人快訊》2個學生文化刊物。 [49]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社團文化

  • 學生社團
學院有羽毛球隊等學生社團。 [50] 
  • 文化活動
學院曾組織開展“社人·健身行”教職工趣味健身活動、“歌之翼·歌聲嘹亮,翼動青春”歌唱比賽、主題詩歌朗誦比賽、新年晚會等活動。 [51-54]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書記
高燕燕
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
唐穎
注:以上內容來源 [5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