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

鎖定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開展文化產業主題研究的專屬機構,研究院以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為依託,整合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相關科研院所及產業鏈的優質資源,開展國家文化產業政策諮詢、國家文化產業數據中心建設、區域文化產業戰略顧問、文化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振興鄉村等業務。
中文名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
成立時間
2009年
院    長
牛維麟
執行院長
曾繁文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發展願景

建設成為支撐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國家智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學、研”一體化文化產業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業務介紹

1.智庫助推模塊
文化產業規劃諮詢
憑藉長期參與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制定和解讀的優勢,為地方政府、文化企業等提供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研究、產業項目策劃等文化產業規劃諮詢服務。
文化產業指數研究
以文化產業宏觀數據為基礎,結合行業大數據及調研數據,定期發佈“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中國文化消費指數”,為各級地方政府提供基於大數據的區域文化產業評價分析與政策建議。
融媒體與大數據研究
成立融媒體與大數據研究中心,建設融媒體發展和輿情大數據核心智庫,為地方政府特別是縣域融媒體發展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共建文化產業研究院
結合地域特色,與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大型企業共建文化產業研究院,全面輻射研究院各項業務。建立地域特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為地域文化產業發展打造專門研究團隊,形成專題研究成果。
2.品質提升模塊
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
借鑑舉辦“國家文化產業項目服務平台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會”的經驗,整合銀行、投資機構等文化金融資源,為政府、園區量身定製投融資對接方案,並協助舉辦投融資對接會。
文化產業人才培養
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研究院的專家資源,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培訓教材,建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體系,針對政府、園區、企業等發展需求量身定製文化產業高級研修班,開設文化發展戰略、企業經營管理等人才培養課程。
文創產品研發
與地方文化和旅遊部門合作,組建專業的文化創意設計團隊,挖掘區域特色文化元素,開發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以及文化旅遊紀念品。協助地方政府、文化產業園區策劃和舉辦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推動獲獎作品產業化,為獲獎團隊提供孵化服務、市場推廣等服務。
文化產業品牌活動
藉助近十年舉辦“創業之星”大賽的經驗和資源,為地方政府及園區策劃和組織創新創業大賽,負責大賽方案設計、專家評審、獲獎項目融資指導,協助引進優秀創業項目。整合全國優秀文化產業園區資源,協助策劃開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辦優秀園區發展經驗交流會和互訪互學參觀活動,為地方政府部門、園區提供相互交流與合作機會。
3.系統集成模塊
文化產業園區服務
結合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國家級文化產業孵化平台、國家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的運作實踐,為園區提供總結評估、政策對接、戰略規劃、孵化體系、創業智庫、園區聯盟等一站式服務。
文化振興鄉村業務
組建專家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學術和理論支持,打造文化振興鄉村品牌。整合文化藝術、設計規劃、文化旅遊、科學技術、新聞媒體、金融機構及相關產業的資源,搭建深度合作交流的平台,為鄉村振興全產業鏈方案體系提供全面支撐。
文化與科技融合業務
將最新的科技成果運用到大型文化活動中,提高文化活動創意水平和執行效率;為文物保護、文化旅遊、展覽展示等領域提供最新的科技解決方案。在文化領域全面應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成像、互動影視等新的沉浸交互式技術,升級文化項目的視聽感官交互體驗。 [1]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成果

科研項目
國家部委級課題41個;
地方政府級(含省級、市級、區縣級)課題42個;
理論研究及其他課題共14個。
學術著作
出版文化產業相關學術書籍共9本,分別為:
《北京:走向世界城市》
《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2014》
《中國文化消費指數報告2016》
文化產業系列指數
研究院每年發佈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其中包括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和中國文化消費指數。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從2010年開始發佈,迄今已發佈9次;中國文化消費指數從2013年開始發佈,迄今已發佈6次。兩大指數通過對國家相關統計數據及市場調研數據的綜合分析,客觀反映了我國各省市文化產業和文化消費發展的總體情況、主要特點和未來趨勢,對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文化產業政策具有參考意義。 [2]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常熟分院

中國人民大學常熟文化產業研究院是中國人民大學在長三角地區建立的文化產業發展研究與服務機構,由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同中國人民大學合作組建,於2013年11月正式啓用。研究院依託中國人民大學雄厚的學科優勢、資深的研究團隊、豐富的行業經驗以及產學研一體化的運作實踐,開展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課題研究、標準制定、戰略規劃、決策諮詢、園區建設、人才培訓、品牌推廣、企業孵化、投資促進等系列活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