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

鎖定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Museum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是中國人民大學綜合性高校博物館。
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開始籌備,以“北國春秋”北方民族文物陳列和校史展為基礎。2008年,正式成立。2009年,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註冊。
2021年12月,據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官網顯示,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文物近9萬件。 [2] 
中文名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
外文名
Museum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校內
類    別
綜合性高校博物館
開放時間
每週一、三、五開放全部專題展覽
門票價格
免費
建築面積
5000 m²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歷史沿革

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開始籌備,以“北國春秋”北方民族文物陳列和校史展為基礎。
2008年,正式成立。
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註冊。 [2]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場館佈局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綜述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展館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由校史展、館藏專題展、臨時展覽三部分組成。 [2-3] 
展廳佈局 展廳佈局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展廳

  • 基本陳列
校史展:
校史展廳 校史展廳
校史展緊緊圍繞“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80週年校慶主題,着力實現空間靈動、主客互動、讓觀眾內心感動三個目標。校史展突出黨辦高等教育的紅色主題,運用聲光電等新技術手段,增加實物展示,形成了主題突出、動線明確流暢、空間利用充分的新的展廳佈局,在高校校史館中具有獨樹一幟的風格和特色。
北國春秋——北方文物展:
中華北國大地自古就是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往來征戰、交互融合的舞台,也造就了源遠流長、色彩紛呈的燦爛古代民族文化。本次陳列展出北部中國出土的部分歷史文物,以小見大,以點聯面,使觀眾從古代中國北方燦爛的民族文化中,瞭解中原與邊疆的密切關係,瞭解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過程中的歷史貢獻。
遙遠的記憶——于闐文書展:
展出50件于闐古代文書,時間上主要屬於唐前期和安史之亂以後,以漢文為主,同時包括少量漢文和于闐文雙語的展品。這批珍貴的文書資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朝對於闐地區的有效管轄,同時也説明了于闐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佛教重鎮,在當時所發揮的宗教文化影響。
耕讀傳家——徽州文書展:
徽州文書被譽為繼漢晉簡帛、甲骨文、敦煌文書、明清檔案之後的“中國歷史文化第五大發現”,並將區域社會經濟文化史學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本展從館藏30000多份徽州文書中揀選150份,包括土地關係文書、賦役文書、宗族文書、教育文書、商業文書等,真實而細膩地反映了徽州社會、文化發展狀況以及生產、勞動、社會交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
尺翰之美——中國傳統家書展:
展覽分為古代家書文化縱覽、明清家書、民國家書、五十年代家書、六七十年代家書、改革開放以來家書、兩岸家書、海外飛鴻、留住家書九個部分,按家書寫作年代為序,以通信人為展覽單元,共展示手寫家書1000封,相關老照片500幀,勾勒出中國傳統家書文化發展演變的歷史軌跡。展品絕大多數是從民間徵集而來,所選家書均為手寫件,其中最早的寫於明代,最晚的寫於2011年,時間跨度達四五百年,是國內的家書展覽。
股海遺珍——中國百年股票展:
股票,作為股份制企業發行和股東最重要的權利憑證,是股份制企業形象而物化的標誌。博物館展出150枚股票,勾勒出中國股份制企業百年滄桑,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近現代經濟發展的歷程。
沈鵬書法作品展:
沈鵬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當代著名行草書法大家,亦是著名美術評論家、詩詞作家和編輯出版家。展出的三十五幅書法作品為沈鵬先生慷慨捐贈,皆為其不同時期重要代表作,使廣大書法愛好者不出校門即可觀摩名家珍品。 [2] 
  • 專題陳列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專題展現有《北國春秋——北方文物展》《尺翰之美——中國傳統家書展》《遙遠的記憶——于闐文書展》《耕讀傳家——徽州文書展》《股海遺珍——中國百年股票展》《沈鵬書法作品展》。臨時展覽曾成功舉辦《館藏康有為、梁啓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書信展》《形象的力量——李惠貞捐贈西南少數民族背扇精品展》《吳玉章:一輩子做好事》等。 [2] 
2022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記憶 雙奧之城”展覽在線上線下同步開幕,200餘件北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的藏品和實物資料,向觀眾普及奧運知識,傳播奧運文化。展覽預計持續至4月底。 [12]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館藏文物

  • 綜述
2021年12月,據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官網顯示,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文物近9萬件。 [2] 
  • 重要藏品
紅山文化玉人像 紅山文化玉人像
北魏獸面紋瓦當 北魏獸面紋瓦當
遼代銀絲網格木圍棋盤 遼代銀絲網格木圍棋盤
清代東布壺 清代東布壺
西漢鴞形陶倉 西漢鴞形陶倉
遼白釉穿帶瓶 遼白釉穿帶瓶
元代陶人俑 元代陶人俑
唐代瑞獸葡萄紋銅鏡 唐代瑞獸葡萄紋銅鏡
陳獨秀致胡適信札 陳獨秀致胡適信札
陳獨秀致胡適信札 陳獨秀致胡適信札
張煥光、陳素秋互通情書 張煥光、陳素秋互通情書
楊仁漢致楊傑昌家書 楊仁漢致楊傑昌家書
參考資料: [10-11]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文化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學術研究

2018年6月5日,《世界因遺產而璀璨——2018中國古書畫鑑定修復與保護國際高峯論壇》及《明清近現代書畫精品展》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隆重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文獻書畫保護與鑑定研究中心承辦,英國劍橋大學文物鑑定研究中心、世界記憶項目北京學術中心協辦,雲廬藝社合作。 [4] 
2018年6月28日,高毅、黃華三作品展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530會議室進行。 [5]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重要活動

2009年,“陳獨秀等致胡適信札”13通信札亮相2009年嘉德春拍。國家文物局決定對該拍品按照成交價行使國家優先購買權,交由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正式收藏,購買資金550萬元人民幣由該校校友胡陸軍、黃曙明捐贈。 [6] 
2015年11月25日,“向二戰援華飛虎羣英致敬”圖片展負責人羅解難女士代表美籍華人收藏家陳燦培博士,向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捐贈了52封二戰援華飛虎隊員家書。 [6] 
2016年,在香港大學李美賢教授聯絡下,李惠貞女士從美國回購5000餘件西南少數民族精美刺繡作品,將其中1231件無償捐贈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永遠收藏。 [6]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機構設置

機構設置:設綜合辦公室、展陳部、館藏部、家書博物館。 [1] 
機構設置 機構設置 [1]
觀眾接待:年均接待觀眾2萬餘名。 [2] 
現任領導
館長:方鳴 [8] 
副館長:賈鐵英 [7]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校內。 [9] 
  • 開放時間
工作日週一至週五:校史展:9:00—16:30;專題展:14:00—16:30。
每週一、三、五開放全部專題展覽。
每週二、四專題展覽僅開放:《北國春秋文物展》《中國傳統家書文化展》,臨展開放時間以展覽公告為準。 [9] 
  • 門票
免費預約。 [9] 
  • 交通指引
地鐵:4號線人民大學站;10號線蘇州街站、海淀黃莊站。
公交車:26路、361路、374路、634路、運通109線、運通110線、運通118線人民大學西門站;302路、320路、332路、355路、365路、584路、614路、653路、特15路、特4路、運通105線、運通106線人民大學站(近人民大學東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