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和窯址

鎖定
中和窯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中和村,屬於宋代瓷窯遺址。 [3] 
中和窯址發現於1963年,它是一處以生產外銷瓷器為主的民間瓷窯遺址。該窯產品胎較輕薄,胎質潔白細膩、有較好的半透明度,釉色以青白色的影青釉為主,有少量米黃、灰褐釉。中和窯址產品種類繁多,造型多變。部分產品坯普遍用輪制,亦兼用模印,裝燒技術普遍使用匣缽,早期採用一缽一器的仰燒法,晚期採用一缽多器的疊燒法。以度紋、菱形紋為襯底紋為其獨有。中和窯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研究古代外銷陶瓷提供了新資料,為研究宋代廣西的手工業和社會經濟,及對外友好往來有重要的意義。 [2-4] 
2013年5月,中和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中和窯址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中和村
所處時代
宋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97-1-397

中和窯址歷史沿革

1963年夏秋之交,發現中和窯址。1963年12月19日,梧州地區組織文物普查。將相關情況上報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 [4] 
1964年9月中旬,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自治區博物館和梧州地區文物考古訓練班組成文物考古隊,前往中和村進行文物考察。 [4] 
1964年9、10月間,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管委會、自治區博物館組織王克榮、莊禮倫、韋克仁等專家進行了一次複查和試掘,採集到了各種瓷器標本、印花模具和其它窯具等800多件。 [4] 
1973年秋冬,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韋仁義等組隊,與中山大學梁劍韜教授等帶領的中大歷史系實習生來到中和村,先後各發掘清理了一座古瓷窯。1973年後,在被髮掘窯址相鄰的13個小山包的斜坡先後發現了9條龍窯。 [4] 
1981年9月,故宮博物院陳列部主任李輝柄、王莉英、楊靜榮等三人,在自治區博物館張憲文等兩位同志的陪同下,到“中和窯”考察及採集標本。 [4] 
1986年6月,李輝柄等二人再次到中和窯址考察、研究。 [4] 
中和窯址 中和窯址
1987年12月1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韋仁義、周繼勇、謝日萬再次到“中和窯”址考查。 [4] 

中和窯址遺址特點

綜述
匣缽殘片
匣缽殘片(2張)
中和窯址的窯室結構既科學又精緻,龍窯窯體依山的斜坡而建,長51.6米、寬3米,已出土的各種瓷器標本、印花模具、窯具等近2000件,除了少數成品外,其餘基本上都有殘損,以青釉為主,白釉次之,有碗、盤、杯、壺、罐、燈、枕、腰鼓以及匣缽、墊託、模具等等。在一號窯火膛附近還出土了7枚北宋的銅錢,其中1枚為“鹹平通寶”,其餘6枚為元豐、元祐的年號,證明了中和窯燒造的年代應始於北宋中後期,盛至南宋時期。中和窯瓷器配飾花紋多以纏枝菊、牡丹、海水游魚、孩嬰嬉水、流雲飛禽等為主,印花模具則花紋繁縟細膩,佈局嚴謹。 [3] 
中和窯址年代
中和窯“嘉熙二年”款瓷印花盞模 中和窯“嘉熙二年”款瓷印花盞模
中和窯可為宋代瓷窯。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件對窯址燒製年代的斷定有重要意義的實物—“嘉熙二年”款印花模具,為斷明窯址的燒製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據。這件小印花模具的印面刻着飛鳥花卉紋,外卧刻“嘉熙二年戊戌歲春季龍念叁造目”字款。“嘉熙”是南宋理宗趙昀的年號之一,只使用了4年(1237~1240年)。“嘉熙二年”即為1238年。 [4] 
中和窯特徵
中和窯”的燒製從北宋中後期開始,延續至南宋後期。採集出土的標本在器形、裝飾藝術、燒製技術等方面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比如一號窯:一是窯室內出土的器物,造型多仿植物之類,碗、盤、盞、碟等圓器為敞口小圈足,多作葵瓣或蓮瓣形;壺、罐、瓶等多呈短頸,瓜稜腹,圈足。這些式樣都是唐、宋時期流行的典型器物,為陝西銅川耀州窯、河北曲陽定窯等窯址的北宋遺物中所常見。二是在一號窯火膛附近出土的7枚北宋銅錢。最早的1枚為“鹹平通寶”(“鹹平”為宋真宗趙恆的年號,998~1003年使用),另有3枚“元豐通寶”(“元豐”為宋神宗趙頊的年號,1078~1085年使用),最晚的3枚為“元祐通寶”(“元祐”為宋哲宗趙煦的年號,1086~1093年使用)。中和窯的建設期和第一個生產期,上限略早於元豐年間,下限為元祐年間稍晚,前後時間跨度為二三十年時間。第二期自宋高宗趙構渡江南下建立南宋(1127年)至理宗趙昀嘉熙二年(1238年)稍晚。第一期與第二期時間跨度大約140年。三是燒製方法採用北宋時期流行的漏斗形匣缽和一缽一器的仰燒法。器物的造型、紋飾的手法及燒製留下的痕跡,與北宋中期陝西銅川耀州窯、河北曲陽定窯及北宋晚期或金代的同類器物相似。此外,二號窯還使用了一缽多件的裝燒技術—迭燒,此法最早出現於北宋末期,流行於南宋,盛於元代。 [4] 
出口外銷
中和窯瓷器為出口外銷商品。中和窯瓷器在中和村的窯址發掘前,國內無發現,現國內僅有數只完好瓷碗、瓷碟,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一些皇宮、博物館卻收藏有不少同類藏品。與中和窯出土的標本比較,一是“中和窯”瓷器有不少是以波浪、海浪紋飾,是東南亞地方使用瓷器的常見形式,與其現藏古代瓷器中一些品種屬於同類;二是“中和窯”中出現的摩羯紋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盞,表明它有出口必要(國內不見用此圖形)。從實用性來看,“中和窯”生產的碗多為淺喇叭型的,與藤縣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用碗習慣不同,國內其他官窯、民窯瓷器中均未發現有此種款式。 [4] 
民間瓷窯
中和窯是一個生產外銷瓷器的民窯。一是從中和窯的瓷器來看,工藝精、紋飾美、造型妙、品種全,具備了出口所必須的品質要求。一般地方民用瓷器都較為粗糙,不求精工細作,但求耐磨實用。二是從中和窯的生產能力來看,它可提供相當多的外銷出口。中和窯使用的窯爐,一般都長達50多米,寬3米左右。如以口徑為22.5釐米、高12.5釐米的較大型匣缽裝燒,一次至少可以燒2萬多件較大的瓷器。 [4] 
窯爐遺蹟
中和窯址 中和窯址
1964年試掘的窯爐編號Y1號窯、1973年試掘的窯爐編號Y2號窯,兩窯地處南起芝麻坪北至來山口的中段。Y1號窯在中和圩東北約100米的四馬嶺西坡中間地帶,從嶺腳至嶺頂有一低陷溝槽狀兩側隆起的地形。低陷部分在嶺腳田坎斷面露出窯燒壁,兩窯之間淤泥不厚,內有破碎匣缽殘片、墊餅、瓷片等。兩側廢品堆積較少,山腰處至頂部堆積漸厚,嶺頂最厚的堆積達3.5米。堆積層次明顯分為3層:上層即灰黑色表土層,地面野草叢生。匣缽殘片、墊餅、瓷片等遺物較少,厚約30釐米。中層即廢品堆積層,厚達2~3米,主要有廢匣缽、墊餅、破殘瓷器碎片和印花模具等遺物,是遺物最豐富的一層。下層為河沙鋪底的斜坡窯牀,厚約20釐米,沙層中遺留有一些完整的匣缽和未燒好的瓷器。沙層之下為原生土層。這幾個層次出土的遺物雖有些差異,但年代相差不大,屬同一時期的產品。Y2號窯試掘點在中和圩南瓦模山此坡,緊臨北流河,與Y1號窯試掘點相隔200米,地貌情況相似,堆積層次也基本相同,但薄一些。窯室後部窯牀沙層中遺物留有不少碗、盞、碟的半成品。遺物差別不大,是同一時期的產品。Y1號、Y2號兩座窯爐,都是依山勢而築造的坡式龍窯,結構基本相同。這兩座試掘出來的“中和窯”爐,其長度、斜度、造型、樣式、填膛用料和膛磚砌法等都與景德鎮現存的宋代窯爐基本相同。Y2號窯要比Y1號窯要晚些,兩窯雖同屬分級的坡式龍窯,但內部結構已有較明顯的變化。如Y1號窯尾部沒有發現擋火牆的設施,Y2號窯有擋火牆,其結構已臻於完善。瓷器的燒製熱必須達到1000℃~1200°C以上的高温,才能滿足燒製要求。這兩座“中和窯”爐的建造合理,體現了較高科學水平,如窯爐的分級處理、斜坡斜度的精確設計、窯牀的鋪沙設置、中間大兩頭小的樣式、膛磚的咬碼砌法,都有利於窯爐熱力的高強度聚集與均勻分佈。 [4] 

中和窯址文物遺存

中和窯影青印花摩羯水波紋瓷碗 中和窯影青印花摩羯水波紋瓷碗
中和窯址出土的瓷器以影青釉為主,白釉次之。在出土的文物中,其中一個印花模具上刻有‘嘉熙二年戊戌歲春李念龍參造’字款,另一個刻有‘宣和四年’字樣。出土的文物造型大多為仿植物之類,碗、盤、盞、碟等圓器為敞口小圈足,顯葵瓣或蓮瓣形。 [2]  [4] 

中和窯址研究價值

中和窯影青葵口席地纏枝菊紋印花瓷碗 中和窯影青葵口席地纏枝菊紋印花瓷碗
中和窯的發現,不僅擴大了中國青白窯窯址的分佈範圍,填補了廣西的空白,而且為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研究中國古代外銷陶瓷提供了新資料,為研究宋代廣西的手工業和社會經濟,及對外友好往來有重要的意義。 [2]  [4] 

中和窯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中和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和窯址旅遊信息

中和窯址地理位置

中和窯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中和村。

中和窯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中和窯址,路程約14.9千米,用時約3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