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受降城

鎖定
唐王朝建立後,為了抗擊突厥,在今內蒙古地區的黃河以北、陰山以南興修了三座受降城,作為屯兵駐守的軍事據點。其中東受降城城址在今托克托縣托克托城的大皇城,中受降城城址在今包頭市敖陶窯子,西受降城城址在今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鄉庫倫補隆村。
中文名
中受降城
城    址
今包頭市敖陶窯子
朝    代
唐朝
目    的
抗擊突厥

中受降城起因

唐中宗時,後突厥勢力強盛,屢次興兵渡河南下,構成重大威脅。708年(景龍二年)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乘突厥首領默啜啜西征之機,在黃河北岸的陰山以南地帶建築了東、
中、西三座受降城,割斷突厥南下的通道。這三座重要軍事據點,各距約四百餘里,各據交通要道,首尾可互相照應,因此有着戰略上重要作用。

中受降城戰略意義

中受降城建築在距黃河岸較遠些,而東、西兩城選擇在河岸上,受到河水的衝涮,東城後來不得不遷移至綏遠峯甫。《元和郡縣圖志》上説中受降城在拂雲祠地方,以前唐王朝與突厥以黃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堆神祠,突厥人要南渡時,必先到神祠內祈禱,然後備足軍馬渡河。張仁願渡過黃河築城,就以拂雲堆下的神祠所在地為中心據點。這處名為拂雲堆的山嶺,應是今包頭市昆都侖溝西山峯中的一座形似筆架的高峯。
三受降城建成以後,唐王朝的防禦勢力確實有了保證,陰山以南地帶便安定下來,後突厥終於被回紇汗國滅亡。回紇汗國與唐王朝之間,在較長時間處於和平交往局面,回紀使者入朝中原,回紇及西方的商販往來於內地與漠北之間,也較頻繁,於是將這條自漠北通往長安的回紇道稱為參天可汗道。各部族的首領稱為可汗,各部族稱唐王朝皇帝為天可汗。參天可汗道自漠北草原,經呼延谷(今包頭市昆都侖溝)至中受降城,再由中受降渡過黃河,穿越沙漠,經麟州而進入長安城。另一條是自中受降城沿大青上東行,經單于大都府,取道今山西境內,而進入東都洛陽,稱為單于路。中西交通史有着盛名的大道,經由中受降城中轉,這時候中受降城的功能作用有了很大的轉換。五十年代降城以東的大青山南麓,發現了一批以東羅馬金幣為的、反映中西交通史蹟的文物,也就是可以相信的。

中受降城地理概述

中受降城城址位於包頭市郊區共青農場所屬的敖陶窯子,平面呈方形,周長約1500米,殘高約1.5米,不見與馬面和甕城遺蹟。張仁願築城時,就不曾築有甕城及其它軍事設施。有人認為邊防城不能沒有守備設施,而張仁願卻認為,如果敵人來了,當奮力作戰,不應再想到城上還有防禦設施,如果回頭望城還要斬首,有了設施發而要想到退卻。
現今城址內迭壓有遼代和元代的文化堆積層,表明這座城址曾經後代利用過。遼代初年阿保機平定党項,破天德軍,將天德軍人口全部東遷,先遷至中受降城,後來建置了豐州,於是又將遷到中受降城的天德軍治所遷到豐州,稱為豐州天德軍,軍和州的治所均同在一城內。天德軍自中受降城遷走後,這處地方便劃歸雲內洲管領。

中受降城史書記載

唐代初年興建三受降城後,鞏固了北方邊防,為各族羣眾所讚賞。唐代呂温著有《三受降城碑銘並序》一文,載入《全唐文》中。文中説:“景龍二年,默啜強暴,瀆鄰構怨,掃境內伐,漠南空虛,朔方大總管韓國公張仁願躡機而謀、請築三城奪據其地,跨大河以北向,制胡馬之南牧,中宗詔許,橫議不撓,於是留及瓜之戍,斬奸命之卒,六旬雷動,三城嶽立,以拂雲祠為中城,東西相去各四百里......”這段。興築三受降城的經過,已闡述在本節前段,不再一一註釋。邊塞詩人李益曾親臨三受降城,並寫出一些著名的詩篇,題為“夜上受降城聞笛”一詩寫道:“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應是中受降城夜景的寫照,回樂烽是戍卒屯住的烽隧名稱,分佈在受降城附近。詩人夜晚登上受降城後,聽到了遠處傳來的笛聲,同情駐守邊防兵卒的思鄉之情。這首詩反映了各族羣眾的和平心聲,因而成為千古絕唱,長期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