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

鎖定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前身為湖南醫科大學基礎課部,始建於1956年,1984年初更名為基礎醫學系,1993年更名為基礎醫學院,2000年中南大學合併,2002年重組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 [7]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是中南大學醫學教育和科研的主力軍,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科研隊伍,教學科研設施先進,承擔了醫學各專業各層次學生的醫學基礎課的教學任務。學院開展了廣泛的國際科研交流活動,先後派出100多人次出國進修和訪問考察,並與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關係。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學院設有9個系、2個研究所、1個教研室、1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開設3個本科專業,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現有專任教師173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76人;在讀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000餘人;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遺傳學與分子生物學進入ESI全球前1%。 [7] 
中文名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200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順長
院長:江泓 [8]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個
國家重點學科
1個
院系設置
9個系
所屬地區
湖南長沙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學院介紹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基本信息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前身為湖南醫科大學基礎課部,始建於1956年,1984年初更名為基礎醫學系,1993年更名為基礎醫學院,2000年中南大學合併,2002年重組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 [7]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職工18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17人,教授及相應職稱人員28人,博士生導師23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湖南省百人計劃1人,湖南省傑青3人。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歷史沿革

1914年: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成立,開設基礎醫學課程;
1940年:成立國立湘雅醫學院,1953年更名為湖南醫學院;
1956年:湖南醫學院成立基礎課部;
1958年:湖南醫學院組織機構進行調整,撤消基礎課部;
1960年:成立基礎黨總支;
1961年後,再度恢復基礎課部;
1967年:軍宣隊、工宣隊相繼進駐學校,原基礎課部改為基礎連,下設排、班。
1970年:實行推薦招生,成立了基礎大隊;
1973年後,恢復基礎課部和基礎黨總支;
1984年初,基礎課部更名為基礎醫學系;
1987年:更名為湖南醫科大學,設立基礎課部;
1993年3月,湖南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系更名為基礎醫學院。
2000年:原湖南醫科大學、原長沙鐵道學院與原中南工業大學合併建立中南大學,組建基礎醫學院;
2002年: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重組。
以上參考資料 [1]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學科建設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學科簡介

學院現有病理學、病理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生理學、免疫學、法醫學、醫學超微結構學等學科。基礎醫學是一級學科博士點,學院所有學科都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為湖南省重點學科。學院有基礎醫學和生物學3個博士後流動站。2009年一級學科評估中中南大學基礎醫學排名全國並列第一。 [2]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重點學科介紹

國家重點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介紹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國家重點學科由腫瘤研究所、病理生理學系、病理學系和教育部癌變原理重點實驗室、衞生部腫瘤蛋白質組學重點實驗室組成,主要學術帶頭人有姚開泰、李桂源、曹亞、陳主初、文繼舫、肖獻忠等教授,多年來形成了鼻咽癌病因發病分子機制、鼻咽癌易感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基因工程抗體及腫瘤免疫治療、敗血症休克及心血管病理生理、消化腫瘤病理、肺臟分子病理等多個穩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於1990年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1、2006年被再次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十一五期間獲863 、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2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8項,省部級項目32項,總經費4367.4萬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6項,在國際SCI學術期刊發表科研論文148篇。 [2] 
湖南省重點學科—病原生物學
病原生物學學科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本學科於1964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首批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成為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3] 
湖南省重點學科—生理學
生理學學科於2006年被評為“十一五”湖南省重點學科,現有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5人,碩士生導師3人。主要開展呼吸生理、造血生理、止血生理和神經生理研究,在肺的非呼吸功能、造血調控與止血機制研究等領域居國內先進水平。 [4] 
湖南省重點學科—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學科於2006年被評為“十一五”湖南省重點學科,目前有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1人。形成了神經元潰變與再生、心腦缺血性損傷及血管重建、胚胎髮育與組織工程及馬王堆古屍保存與研究四個穩定的科研方向,國家級教學名師羅學港教授,昇華學者李志遠教授、鄧盤月教授,校長特聘教授嚴小新教授,學科帶頭人蔡維君研究員為學術帶頭人。 [5]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科學研究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概況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是中南大學醫學教育和科研的主力軍,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科研隊伍,教學科研設施先進。學院承擔了醫學各專業各層次學生的醫學基礎課的教學任務,學院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學質量好,獲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0多項 ,學院有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和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學院有7個科研室,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100多項。
[6]  學院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普通高等學校基礎課示範實驗室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雙語課程1門,視頻公開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校級教學名師4名。
學院有7個科研室,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十一五”以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近200項,其中國家級課題50多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多項;科研經費逐年迅速遞增,2011年進校經費近1000萬元;獲全國優博提名獎2名,省優博3名,省優碩3名。學院開展了廣泛的國際科研交流活動,先後派出 100多人次出國進修和訪問考察,並與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關係。2007年,學院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科研成果

2007年,獲得各類課題22項,其中973計劃2項(肖獻忠、汪世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肖獻忠、塗自智、鄔力祥、黎明、蔡維君、楊靜、胡永斌、蔣碧梅、潘愛華),合同總經費773萬。
2008年,獲得各類課題 3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羅自強、管茶香、秦曉羣、餘平、向陽、譚斯品、童建斌),合同總經費316萬。
2009年,獲得各項課題 33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汪世平,484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蔡維君、譚孟羣、劉瑛、蔣磊、李昌琪、蔣立平、何瓊瓊、熊鯤、劉俊文),合同總經費878萬。
2010年,獲得各類課題 4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肖獻忠、何羣、黃菊芳、蔡力汀、程文、李芳、王念、王寬鬆、顧豔、胡忠良),合同總經費1563萬(其中,病理:衞生部臨牀重點專科建設,1000萬)。
2011年,獲得各類課題 5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秦曉羣、吳曉英、羅學港、管茶香、嚴小新、李昌琪、吳翔、蔣碧梅、馮丹丹、瞿湘萍、劉持、曾樂平、呂輝、黃菊芳、黃河),合同總經費953萬。 [3]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科研論文

2007年,發表學術論文共 186 篇,其中SCI論文44 篇。
2008年,發表學術論文共 223 篇,其中SCI論文 44 篇。
2009年,發表學術論文共 127 篇,其中SCI論文 48 篇。
2010年,發表學術論文共 157 篇,其中SCI論文 56 篇。
2011年,發表學術論文共 116 篇,其中SCI論文 49篇 [4]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學院領導

姓名
職務
李順長
黨委書記
江泓
院長
劉譚明
黨委副書記
管茶香、王慷概、殷剛、熊煒、劉俊文、黃河
副院長 [8]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地理位置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桐梓坡路172號(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內)
郵編:4100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