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鎖定
中化明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化明達”)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屬的中央企業,隸屬於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是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的企業化運行平台。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前身是國家化工部地質礦山局,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唯一的化工礦產資源勘查、研究與開發利用專業局。
中文名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從    事
化工地質礦產和固、液體礦產勘查
地    址
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13區甲20號
成立時間
1952年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基本簡介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中化明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化明達”)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屬的中央企業,隸屬於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是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的企業化運行平台。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前身是國家化工部地質礦山局,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唯一的化工礦產資源勘查、研究與開發利用專業局。
中化明達以保障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為己任,秉承着“客户為先、人才為本、科技引領、工匠精神”的價值理念,圍繞大地質、大資源、大生態,致力於打造行業領先的資源開發與生態建設集團。歷經近70年的發展,中化明達已構建起“一體兩翼”的產業佈局,圍繞礦產資源開發主線,大力發展“地質+”服務和生態修復等業務。是我國化工地質領域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專業最突出、綜合實力最強的領軍企業,是實施國家生態建設戰略的主力軍。
中化明達下轄30餘家全資、控股二級單位,其中包括18家地質勘查局院、1家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分佈在17個省(市、自治區)。職工100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職工總數的70%,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佔60%以上。擁有地質調查、礦產勘查、礦業開發、巖礦分析、工程勘察、工程測量、岩土施工、樁基監測、土工實驗、災害評估與防治等百餘項專業資質。與中國地質大學、大連九鼎集團聯合成功申報了“自然資源部礦區生態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中化明達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500多項,先後被地礦部、國土資源部等部委授予“全國地質勘查功勳單位”、“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全國百強地質隊”等榮譽稱號,7項成果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有5人榮獲中國地學界的最高獎“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20多人分別獲得“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中國化工勘察大師、全國地質找礦金羅盤獎、金錘獎、銀錘獎,多次獲得國土資源部、石化聯合會的科技進步獎。
中化明達累計完成鑽(坑)探400餘萬米;提交磷、硫、硼、鉀、氟、鐵等20多種礦產勘查報告800多份,建成青海格爾木鉀礦、雲南昆陽磷礦、廣東雲浮硫鐵礦等100多座大中型礦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中化明達作為中央企業擔當先行,積極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依託集團雄厚的資金實力,成熟的技術經驗,專業的施工團隊,在河南、福建、北京、河北、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等省區承接了大量的礦山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等工程。
近年來,中化明達在為國家提供礦產資源保障的同時,還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中非命運共同體”政策號召,先後在泰國、印度尼西亞、老撾、利比里亞、玻利維亞、坦桑尼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承擔了大量資源勘探、工程勘察等項目,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讚譽。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機構人員

機構人員 機構人員
總局現擁有16 個地質勘查院、1 個地質研究院、1 個地調總院等機構,分佈在16 個省、市、自治區,人員近萬人,各類技術裝備1500 多台套。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開展業務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總局及所屬單位具有各類地質勘查、地質調查、工程勘察、地質測繪與工程測量、巖礦分析測試、地基及岩土工程施工、樁基檢測、地質災害評估及防治等資質。已累計完成鑽探300 餘萬米,坑探2 萬多米,共提交磷、硫、鉀、硼、砷、螢石、芒硝、重晶石、天青石、化工灰巖、金紅石、天然鹼、明礬石、膨潤土等20 多種礦產地質勘查報告600 餘份,探明可供設計建設的主要化工礦產資源儲量:磷礦20 多億噸,硫鐵礦近8 億噸,硼礦600 多萬噸,重晶石7000 多萬噸,螢石500 多萬噸,芒硝43 億噸,化工灰巖14 多億噸。建成青海鉀鹽、雲南昆陽、貴州開陽、湖北荊襄、貴州甕福、四川清平、廣東雲浮等近100 家大中型化工礦山。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科研獲獎

在地質基礎理論、成礦理論、成礦規律和選礦、採礦技術研究上有新突破和創新,共榮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地質找礦獎、地質成果獎等獎勵468 項,有4 人榮獲“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3 人獲得“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發展思路

目前,總局確立了以“發揮主業優勢,提升整體素質,開拓經營領域,實現跨越發展”的發展方針和“做強地勘主業,拓展工勘產業,實施多元化經營,在全系統形成‘三位一體’的產業新格局”的發展思路,力爭通過深化改革、優化結構、強化科技、開拓市場等手段,經過幾年的努力,使總局各項事業再上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