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共廣安市委黨校

鎖定
中共廣安市委黨校是在廣安市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1] 
中文名
中共廣安市委黨校
設立時間
1993年12月
1993年
掛靠於市委組織部
更名時間
1998年11月

中共廣安市委黨校學院概況

中共廣安市委黨校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共廣安地委黨校。隨着廣安撤地建市,中共廣安地委黨校更名為中共廣安市委黨校。市委黨校正式在金安大道303號(佔地30畝、建築面積6200平方米)獨立運行。搬入現址(廣安區牌坊路201號)。
市委“三定方案”確定黨校人員編制15名,設辦公室、教務科、教研科、黨校工作聯絡科、函授教育辦公室、紀檢監察室等6個職能科室。省幹函院廣安分院併入黨校,增掛“廣安市行政學院”牌子,增掛“廣安市社會主義學院”牌子,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兼任市委黨校校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兼任市行政學院院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兼任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於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總體方案的批覆》中明確設立廣安農村幹部學院。為充分發揮廣安作為鄧小平故里的優勢,提高廣安農村幹部學院辦學層次和教學科研水平,廣安市人民政府與北京師範大學於正式簽訂協議,按照“資源國有、政府支持、師大舉辦、創新運營”的原則共同舉辦鄧小平城鄉發展學院,學院為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並定位於“教學特色鮮明、師資隊伍優秀、服務保障有力的全國幹部培訓基地,國家推進城鎮化工作的政策研究和決策的高端智庫,國內外政府管理、社會治理、教育改革和農業現代化的交流平台,鄧小平思想研究基地”。
鄧小平城鄉發展學院(廣安農村幹部學院)掛牌運行,並與中共廣安市委黨校、廣安市行政學院、廣安市社會主義學院融合發展,共同開展幹部培訓、科學研究、決策諮詢、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工作,基本形成了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一校四院”一體化格局。學院院長由北師大推薦、市政府聘任。
校院建成區已達300畝,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可容納近1000人同時在訓。 [1] 

中共廣安市委黨校機構設置

校院設有辦公室、教務科、培訓科、教研部、科研科、信息技術與後勤管理科共6個職能科室。
辦公室
主要協助校(院)領導組織校(院)內日常工作的運轉;負責校(院)內外的聯繫與綜合協調,開展調查研究,收集、整理、提供決策信息;負責校(院)聯席會議及校委會重要文稿的起草、會務、文秘、目標管理與督查、機要、檔案、保密、信訪、法律事務、信息宣傳和公務接待等工作;負責日常辦公用品採購、財務管理和國有資產的管理等工作;負責機構編制、幹部人事、社會保險、職稱評審、出國(境)人員政審、職工培訓(師資進修)等工作;編輯校(院)年鑑;負責離退休人員的服務工作;負責對全市黨校系統進行業務指導及師資培訓等工作。
辦公室主任:諶倫技
教務科
主要負責擬定與落實培訓規劃;負責編制各類培(輪)訓班、進修班、專題研討班的培訓方案。負責統籌教學活動,研究並提出教學工作改革方案,教學質量監督與評估,教學工作量考核,組織教學大綱的編寫與教材的審定,組織考試、管理學籍、反映教學等;負責拓展培訓項目和資源,現場教學基地和合作辦學平台規劃、建設與管理。負責簽訂培訓協議。落實學員保險,編印學員手冊,協助財務部門催收培訓費用,開列教師課時費清單並督查落實。負責兼職教師師資庫建設等工作。
教務科科長:蔣樹剛 [2] 
培訓科
主要負責組織實施各類培(輪)訓班次、進修班、專題研討班等培訓學員的學習、生活和黨性鍛鍊等管理工作;負責在職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負責班主任組織管理與考核;負責學員管理、培訓檔案管理;負責向有關單位介紹學員在校期間的表現情況。負責開班結班、教學組織和教師接待;負責教學用車租賃等工作。
培訓科負責人:唐華鋒 [2] 
教研部
主要承擔黨史、黨建、經濟、管理、法律等人文社科方面以及基本國情、省情、市情的教學、科研和資政工作;承擔專職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專職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總結推廣先進教學方式方法;組織相關教材編寫,案例開發等工作。負責以多學科視角組織開展黨性教育的理論研究;負責創新黨性教育的設計與課程建設;負責黨性教育師資團隊建設;負責黨性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工作。
教研部負責人:胡利羣 [2] 
科研科
主要負責編制全校科研規劃及制度,管理、協調科研活動。管理科研檔案和科研經費;組織評估和宣傳科研成果,提供科研信息諮詢;組織黨校系統的科研協作;承擔對教研人員科研工作量和科研成果的考核工作;辦好理論刊物,組織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負責校學術委員會日常工作。負責組織開展決策諮詢課題研究及管理工作;負責《資政報告》編髮;負責宣傳推廣決策成果,協助完成決策諮詢成果轉化;負責編制決策諮詢考核目標及獎勵辦法等工作。
科研科科長:孫婷婷 [2] 
信息技術與後勤管理科
主要負責全校網絡體系的規劃、建設、管理與技術指導服務;承擔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軟件的開發和管理;負責遠程教育教室的管理及技術服務;負責各類文獻信息、圖書資料的採集、分編、應用、管理、開發和研究;負責校園綠化管理、環境衞生工作;負責校園基本建設規劃、現場監督和基礎設施設備的維修管理、水電氣供應、醫療衞生、公務用車、日常辦公用品登記、使用、管理等後勤保障服務工作;負責學員食宿服務管理工作;負責校園治安、綜合治理、消防等安全保衞等工作。
信息技術與後勤管理科負責人:楊廣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