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倉街道

鎖定
中倉街道,北京市通州區下轄街道,地處通州區城鎮中心區域,介於東經116°39′01″~116°41′44″,北緯39°53′45″~39°54′50″之間。東至芙蓉西路與潞城鎮相鄰,南至京秦鐵路與玉橋街道相鄰,西至新華南路與北苑街道相接,北至新華大街與新華街道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4.7平方千米。 [3]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通縣解放,析縣城和城關地區4個鄉設通州市。1950年6月,改為縣轄鎮,稱通州鎮。1965年,通州鎮轄南城、北城、西城3街道、27居民委員會。1990年,通州鎮轄東城、西城、南城、北城、北苑、新建、運河7街道、61居民委員會。1997年10月,撤通州鎮,城區7街道合併為4街道,東城、南城2街道合併為中倉街道。 [3] 
截至2020年6月,中倉街道下轄14個社區。 [2]  2011年,中倉街道總人口58200人,商業網點505個,職工1615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 [3] 
中文名
中倉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北京市通州區
地理位置
通州區城鎮中心區域
面    積
4.7 km²
下轄地區
14個社區
政府駐地
中倉小區14號樓
電話區號
010
郵政編碼
1011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通州大運河公園
車牌代碼
人    口
58200人(截至2011年末)

中倉街道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通縣解放,析縣城和城關地區4個鄉設通州市。
1950年6月,改為縣轄鎮,稱通州鎮。
1965年,通州鎮轄南城、北城、西城3街道、27居民委員會。
1990年,通州鎮轄東城、西城、南城、北城、北苑、新建、運河7街道、61居民委員會。
1997年10月,撤通州鎮,城區7街道合併為4街道,東城、南城2街道合併為中倉街道。 [3] 
中倉街道 中倉街道

中倉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中倉街道轄:中倉、四員廳、東里、西營、小園、悟仙觀、白將軍、蓮花寺、新華園、西上園、中上園、濱河、星河、運河園、東關、上營16個居民委員會,下設655個居民小組。 [3] 
截至2020年6月,中倉街道下轄14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中倉小區14號樓。
2020年行政區劃
——
2022年,撤銷東關社區、上營社區調整為:佟麟閣社區、商務公寓工作站社區。 [4] 

中倉街道地理環境

中倉街道地處通州區城鎮中心區域,介於東經116°39′01″~116°41′44″,北緯39°53′45″~39°54′50″之間。東至芙蓉西路與潞城鎮相鄰,南至京秦鐵路與玉橋街道相鄰,西至新華南路與北苑街道相接,北至新華大街與新華街道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4.7平方千米。 [3] 

中倉街道人口

2011年末,中倉街道轄區常住人口為57550人 。 [1] 
2011年末,中倉街道轄區總人口58200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1.5萬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3858人,佔51%。女性23320人,佔49%。14歲以下4538人,佔9.6%。15~64歲36336人,佔77%。65歲以上6304人,佔13.4%。
2011年,中倉街道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長率4.2‰。 [3] 

中倉街道經濟

2011年末,中倉街道共有商業網點505個,職工161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 [3] 
大運河公園 大運河公園

中倉街道社會事業

中倉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中倉街道共有書法協會、體育健身隊、文藝舞蹈隊等羣眾業餘文化藝術團體19個,會員700人,創作完成的文藝作品有《漫話通州》《漢水運河》等。文化站17個,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8個,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藏書3萬冊。主要羣眾文藝團體有運河園社區太極表演隊、東里社區歡樂藝術團。
2011年末,中倉街道共有體育場地35處,體育社團21個,社會體育指導員110人。每年定期舉辦體育活動25次,有社區運動會、街道全民運動會等。100%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70%。
2011年末,中倉街道共有中央、北京、通州等電視台的61個頻道在本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2.5萬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3] 

中倉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倉街道共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677人,專任教師105人。小學4所,在校生3378人,專任教師2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18人,專任教師7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所,招生183人,在校生183人。 [3] 

中倉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中倉街道共有社區衞生服務站4所。專業衞生人員35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註冊護士2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專業衞生人員0.6人、執業醫師0.2人、註冊護士0.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46/10萬。孕產婦死亡率11.2/10萬。 [3] 
北京潞河醫院 北京潞河醫院

中倉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中倉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10户,人數545人,支出256.1萬元,比上年增長0.6%,月人均484元,比上年增長15.7%。城市醫療救助16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6人次,共支出24.3萬元,比上年增長16.1%。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15人次,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中倉街道共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16萬元,比上年增長16.5%。社會福利費40萬元,比上年增長30%。社會福利單位6個,牀位46張,其中收養機構牀位21張,生活無着人員救助牀位4張,社區服務牀位21張。社區服務設施4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6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30個。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2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5萬元,捐贈物資折款1萬元,接收捐贈衣被0.5萬件,使300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812人,有103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5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68人,全年共幫助3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
2011年末,中倉街道領取失業保險金共有310人,比上年末增加70人。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0335元,比上年增加2987元。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6件,全部通過調解方式結案。 [3] 

中倉街道交通運輸

中倉街道轄區內有趙登禹大街、南大街、濱河中路等南北幹線,有玉帶河大街、西大街等東西幹線,北京地鐵六號線在轄區內有北運河西站
中倉街道電子交通圖 中倉街道電子交通圖

中倉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中倉街道因明清時此地有朝廷漕糧倉庫而得名。 [3] 
大運河公園 大運河公園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4頁
  • 2.    2020中倉街道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5-06]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北京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3年08月第1版:255-256.
  • 4.    中倉街道2022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