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亞林蛙

鎖定
中亞林蛙(學名:Rana asiatica)是蛙科、林蛙屬的兩棲動物。頭較窄扁;吻端鈍尖;吻稜較明顯;鼓膜圓形;犁骨齒兩小團,呈卵圓形;舌卵圓形,後端缺刻較深。前肢適中;指端鈍圓;無指基下瘤或不甚明顯;掌突3個,內掌突大,外掌突窄長。後肢較長;趾間蹼較發達,外側3趾間略超過半蹼,蹼緣缺刻較淺;外側蹠間蹼幾乎達疏基部;關節下瘤小;內蹠突短小而高,無外蹠突。背部皮膚上疣粒明顯,在兩眼和背側褶之間;背側褶較寬厚;顳褶細弱;口角後的頜腺明顯;體側光滑無疣,或僅有少許痣粒。腹面皮膚光滑,僅股後腹面及肛周圍有小圓疣;內、外褶略顯。生活時背面棕褐色、灰褐色或士黃色。腹面黃白色,有的微顯紅色,腹後側及股內外側常為淺紅色。
中亞林蛙主要生活在山區、草原和沙漠中河谷的林區。在乾旱地區,中亞林蛙主要的棲息地是茂密的高河岸植被,上面有許多小的池塘和沼澤。休眠期是9-11月至次年2-3月。在停滯或流動緩慢的水中,通常幾十個中亞林蛙一起休眠。中亞林蛙很少在陸地上冬眠。成蛙幾乎只吃陸生節肢動物。分佈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南部)、吉爾吉斯斯坦。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中亞林蛙
拉丁學名
Rana asiatic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蛙科
亞    科
蛙亞科
林蛙屬
中亞林蛙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edriaga,1898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3] 
外文名
Central Asian Brown Frog

中亞林蛙形態特徵

  • 成體
中亞林蛙
中亞林蛙(5張)
雄蛙體長54毫米,雌蛙體長53毫米左右。頭較窄扁,頭寬略小於頭長;吻端鈍尖,突出於下唇;吻稜較明顯,頰部甚傾斜;鼻孔在吻至眼中央,眼間距小於鼻間距和上眼瞼寬;鼓膜圓形,其直徑約為眼徑的2/3;犁骨齒兩小團,呈卵圓形,位於內鼻孔前緣連線之後方;舌卵圓形,後端缺刻較深。 [4] 
前肢適中,前臂及手長為體長的45%左右;指端鈍圓;指長順序為3、1、4、2,第、第四指幾乎等長;關節下瘤明顯;無指基下瘤或不甚明顯;掌突3個,內掌突大,外掌突窄長。後肢較長,前伸貼體時脛附關節達鼓膜或眼后角,左、右跟部相遇或略重疊;脛長小於或等於體長之半,足比脛長;趾略扁而末段變窄,末端鈍圓,第三、第五趾幾乎等長;趾間蹼較發達,約為2/3蹼,外側3趾間略超過半蹼,蹼緣缺刻較淺;外側蹠間蹼幾乎達疏基部;關節下瘤小;內蹠突短小而高,其長不及第一趾長之半,呈卵圓形,無外蹠突。 [4] 
背部皮膚上疣粒明顯,在兩眼和背側褶之間,有略排列成2縱行的長、短疣粒,有的在肩上背面有“八”形疣粒;背側褶較寬厚,在顳部上方呈曲折狀,然後直達胯部;顳褶細弱;口角後的頜腺明顯;體側光滑無疣,或僅有少許痣粒。腹面皮膚光滑,僅股後腹面及肛周圍有小圓疣;內、外褶略顯。 [4] 
生活時背面棕褐色、灰褐色或士黃色,從頭頂至體後端有一條較基色略淺的寬脊紋,圍繞淺棕色或紅色疣粒的大、小深褐色或黑色班點沿脊紋兩側略排列成2縱行,其間還散有小斑點;背側褶色淺,多為棕黃色,其外側緣有斷續深褐色或黑色線紋;體側有少數分散的大、小深色斑點;從吻端沿吻稜下緣有深色細線紋;顳部有深色三角形斑;由頰部經眼下方至頜腺色略淺,頜腺通常乳白色或棕黃色;唇緣色稍深,有不清晰的灰褐色或灰色小斑點;四肢背面有深色橫紋。腹面黃白色,有的微顯紅色,腹後側及股內外側常為淺紅色。液浸標本背面為灰棕色或灰褐色,深色斑點仍清晰;腹面黃白色。 [4] 
  • 第二性徵
雄蛙第一指上具灰色婚刺3團,基部2團大,在腹面略為分開但無明顯分界;有一對咽側下內聲囊;背、腹側均有雄性線。 [4] 

中亞林蛙棲息環境

中亞林蛙主要生活在山區、草原和沙漠中河谷的林區。在山區,中亞林蛙生活在沼澤地帶,如坑窪地、峽谷、山谷和草地的水坑中。在低地和丘陵地區,中亞林蛙主要生活在池塘、溪流、溝渠和其他水源附近的草地和灌木叢中。這種水體通常是臨時的,只有在春季洪水後才充滿水。水消失後,中亞林蛙遷移到其他水體中。在乾旱地區,中亞林蛙主要的棲息地是茂密的高河岸植被,上面有許多小的池塘和沼澤。 [1] 

中亞林蛙生活習性

中亞林蛙的休眠期是9-11月至次年2-3月。在停滯或流動緩慢的水中,通常幾十個中亞林蛙一起休眠。中亞林蛙很少在陸地上冬眠。蝌蚪吃腐殖質殘渣、藻類(主要是硅藻門藍藻門)、高等植物的碎屑,以及少量的小水生無脊椎動物。成蛙幾乎只吃陸生節肢動物。 [1] 

中亞林蛙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中國、哈薩克斯坦(南部)、吉爾吉斯斯坦。
中國分佈:新疆(伊犁、托克遜、焉耆、尼勒克、察布查爾、烏魯木齊、若羌、庫爾勒、特克斯、瑪納斯)。 [4] 

中亞林蛙繁殖方式

繁殖期可能在3-4月,產卵於靜水域內。4月下旬,在中國新疆伊寧市郊的一水塘中,曾見到具有後肢芽的蝌蚪。1978年3月26日,在尼勒克城郊的河岸草甸的水坑中,見到若干卵團,其中4個卵團的直徑為10-12釐米,每團含卵1025-1148粒,卵粒動物極為黑褐色,植物極為灰白色或灰棕色。3月28日採到孵化出的黑色小蝌,全長約10釐米。 [4] 
中亞林蛙分佈圖 中亞林蛙分佈圖

中亞林蛙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