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流

(中國當代詩人、作家)

鎖定
中流(1928年11月14日—2021年5月8日),原名鄭存,滿族,生於哈爾濱,中共黨員。歷任《林業工人報》《春風》雜誌編輯、副主編,黑龍江省作協組聯室主任、副秘書長,省文學院教授。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副理事長等、黑龍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 
1945年,入讀哈爾濱大學文學院。1946年,在《東北日報》發表了處女作《日出》。 [3]  1950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政治學院。 [2]  1958年7月,出版詩集《松花江短笛》。 [5]  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  1986年7月,出版詩集《楓葉》。 [8]  1995年10月,出版詩集《凝眸》。 [13]  2010年8月,出版長詩《安重根之歌》。 [16]  2016年12月,出版散文詩集《星星之火》 [17]  2021年5月8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3歲。 [1] 
中文名
中流
別    名
鄭存
民    族
滿族
出生地
哈爾濱
出生日期
1928年11月14日
逝世日期
2021年5月8日
畢業院校
東北大學
職    業
詩人、作家
代表作品
《中流詩歌精選》《北國詩絮》

中流人物經歷

1928年11月14日,出生於哈爾濱市道外二十道街一户貧苦人家。他在北方特有的粗獷與豪爽的氣候條件與生存氛圍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1946年8月,赴當時的“國統區”長春求學,因參加反飢餓、反內戰遊行示威,撰寫揭露國民黨政府貪污腐敗事實的文章,得罪當局,被捕入獄,在獄中遭受嚴刑拷打與非人的待遇。 [3] 
1945年,依靠姐夫接濟讀完國高,入讀哈爾濱大學文學院。1946年,在《東北日報》發表了他的處女作《日出》。1950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政治學院,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歷任東北《林業工人報》記者、副刊編輯、東北森林文工團、鶴崗煤礦文工團創作員。 [3]  1958年7月,出版詩集《松花江短笛》,共收詩48首,分為松花江短歌、北大荒散歌、邊疆礦山和興安嶺詩抄四部分。 [5] 
1959年,出版詩集《豐收頌》。 [6]  1983年8月,出版詩集《鹿哨》; [7]  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  1986年7月,出版詩集《楓葉》; [8]  8月,出版詩集《北國詩絮》。 [9]  1987年3月,出版散文詩集《愛的花苞》; [10]  同年,參加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菲律賓。 [12]  1990年12月,出版詩集《燃燒的愛:中流煤礦抒情詩選》。 [11] 
1995年10月,出版詩集《凝眸》。 [13]  1998年,出版散文集《愛的微笑》。 [14]  1999年,出版散文集《美在藴涵》。 [15]  2010年8月,出版長詩《安重根之歌 [16]  2016年12月,出版散文詩集《星星之火》,該書是作者的抗日鬥爭題材的散文、詩歌隨筆結集,分為“星火燎原”“血的沉思”“銘記歷史”“為了和平”“日本遺孤”“愛的傳遞”六個部分。 [17] 
2021年5月8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3歲。 [1] 

中流主要作品

名稱
首版時間
作品類型
出版社
《松花江短笛》 [5] 
1958年7月
詩集
新文藝出版社
《豐收頌》 [6] 
1959年
詩集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鹿哨》 [7] 
1983年8月
詩集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楓葉》 [8] 
1986年7月
詩集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北國詩絮》 [9] 
1986年8月
詩集
羣眾出版社
《愛的花苞》 [10] 
1987年3月
散文詩集
灕江出版社
《燃燒的愛:中流煤礦抒情詩選》 [11] 
1990年12月
詩集
北方文藝出版社
《凝眸》 [13] 
1995年10月
詩集
遼寧民族出版社
《愛的微笑》 [14] 
1998年
散文集
遼寧民族出版社
《美在藴涵》 [15] 
1999年
散文集
哈爾濱出版社
《安重根之歌》 [16] 
2010年8月
長詩
哈爾濱出版社
《星星之火》 [17] 
2016年12月
散文詩集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中流創作特點

在長期詩歌創作實踐中,中流在注意繼承中國詩歌優秀傳統的同時,並沒有將自己的審美情趣侷限在封閉狹隘的文學觀念和審美意識之中,他在表現形式上,善於借鑑古今中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與模式,注重作品的對仗工整,講究句式上的節奏變化,音韻的抑揚頓挫,並逐漸演變成為獨具一格的格律化自由詩體,顯示了獨特的創造性。中流的許多作品,在講究詩行、詩句的勻齊對稱的同時,還常常依據抒情主體的需要,適當增減詩節的行數,變化詩句的長短,處理成為錯位排列形式,使它們整齊而不呆滯,在靜態結構的建築美中,滲透出起伏跌宕的音樂之美。以琅琅上口的語言節奏與環環相扣的情緒奏鳴,在詩壇,上獨樹一幟。
中流早期的作品,許多是對客觀事物的直接觀察、思索與讚美,這與當時比較單純、明朗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有關。而除中流以外,活躍於20世紀50年代的青年詩人,如聞捷李瑛樑上泉等人的作品,也大體如此。與上述詩人比較,中流顯得更鐘情於詩的簡潔、明快,更注重詩的格律與形式。比如,他在《楓葉》《北國詩絮》這兩部詩集中,比較多地採用了十四行體,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句式變化格局,與平仄交錯的韻律節奏,另一方面也學習借鑑了歐洲特有的格律詩特點,並巧妙地將二者熔鑄於一體,講究對稱工整,尋求節奏變化,在排列組合上,既有二/四/二/四/二的五段式,也有四/八/二的三段式,還有二/二/二/二/二/二/二的七段式,句子大體整齊,基本押韻,並不要求嚴格的平仄錯落規律,大多數作品讀起來琅琅上口,有比較強的節奏感。如《雲影波光》:“那是白雲在飄動/還是漁帆在乘風?/帶着母親的呼喚/捎去妻子的深情/潛入大海追雲帆啊,/心隨浪花齊飛騰。//此景此情融心中,/不知入夢還是醒?//我問大海海問我,/逗得風也樂出聲,/船飛撞碎雲中霞,/雲影漁帆皆染紅//漁家歡樂唱不盡/盡在雲影波光中。”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始,中流在自己的作品中,拋棄了幾十年駕輕就熟的思維套路,突破了漸已形成“鐐銬”的形式格局,從一個個新奇多變的視角後面,觀察生活並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這一時期,詩人一改過去對客觀事物的直覺觀察、思索與讚美的客觀方式,將主觀情感與客觀生活相互濡染、相互作用,並將二者熔為一體,達成新的抒情方式,即主觀方式,這使詩人自己全方位地進入詩的本體,進入一個以生命激情燃燒為詩,以詩活化自己的靈魂與肉體,這樣一個更深層次的生活和藝術感知境界。 [3] 

中流獲獎記錄

文學類
  • 2007-8    “中國驕傲———第五屆中國時代新聞人物”優秀作品特等獎    《楊柏松與茅台酒》    (獲獎)    
榮譽稱號
  • 2007-8    “中國驕傲———第五屆中國時代優秀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獲獎)    
(參考資料: [4] 
中流曾獲全國首屆武警金盾文學優秀作品獎,全國第三、六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全國第二屆煤礦文學及中國第一、二屆滿族文學優秀作品獎。 [2] 

中流人物評價

中流的詩,取材廣泛:興安嶺的勘測隊員,北大荒的開拓者,松花江畔的漁人,鄂倫春的山寨,赫哲族的水鄉風情,以及純真的愛情,都採擷在他的筆下。(現代詩人艾青評) [12] 
中流把和諧作為美與善的觀念在感情形象上的追求。(當代詩人沙鷗評) [3] 
參考資料
  • 1.    中流同志逝世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1-05-12]
  • 2.    中流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1-08-04]
  • 3.    佟明光.以全身心擁抱詩與生活的詩人──中流論[J].滿族研究,2000,(第2期).
  • 4.    著名作家中流再次獲得雙獎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21-08-04]
  • 5.    松花江短笛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6.    豐收頌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7.    鹿哨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8.    楓葉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9.    中流著. 北國詩絮[M]. 北京:羣眾出版社, 1986.08:版權頁.
  • 10.    愛的花苞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11.    中流著. 燃燒的愛:中流煤礦抒情詩選[M].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1990.12:版權頁.
  • 12.    魯野,佟明光主編;中流著. 凝眸[M]. 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1995.10:前言頁.
  • 13.    凝眸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14.    愛的微笑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15.    美在藴涵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16.    安重根之歌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 17.    星星之火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