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中,漢語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有兩種讀音:zhōng、zhòng。最早見於甲骨文,為象形字 [2]  ,一説指事字 [3]  。其形體像豎立的一面旗幟,上下各兩條旗斿向左飄動,方口表示中間。金文旗斿向右。小篆省掉旗斿,隸變後楷書寫作“中”。原意指豎立“中”這種帶旒之旗,來測定風向,表示中間,引申為內、裏、中心之義,又引申為一半、中介、得當、符合等義。
中文名
拼    音
zhōng、zhòng
注    音
ㄓㄨㄥˋ;ㄓㄨㄥ [4] 
部    首
丨部 [4] 
結    構
單一結構(獨體字
筆畫數
四筆 [4] 
造字法
象形(一説指事) [2] 
統一碼
U+4E2D [4] 
五筆碼
khk [4] 
四角號碼
50006 [4] 
筆    順
豎、橫折、橫、豎
筆順編號
2512 [4] 
平水韻部
上平一東 [5] 
字    級
一級 [1] 

文字源流

“中”在六書中屬會意字或指事字。“中”在甲骨文屬象形字(一説指事字)為旗旒之象形,像豎立的一面旗幟,上下各兩條旗斿向左飄動,方口為立中之處,表示中間。字形本是氏族的一種徽幟。金文旗斿向右。小篆省掉旗斿。隸書與小篆相同,楷書筆畫化,寫作“中”。甲骨文常見“立中,亡風”的辭句,意指豎立“中”這種帶旒之旗,來測定風向。由中間引申為中央、內裏、中介、媒介等義,這些用法的“中”今天讀zhōng;又引申為得當、符合、射中目標等義,這些用法的“中”今讀zhòng。 [2-3]  [6] 
“中”字形體演變圖 “中”字形體演變圖

詳細字義

字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詞
例句
zhōng
名詞
當中,指一定範圍內部適中的位置
Center
當中
中離維綱。——《儀禮·大射儀》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

中原;中華;人中;華中;中浣;中土;中天;中點
與太史數射中。——《周禮·射人》
通“得”義

中意
掌國中失之事。——《周禮·師氏》
內,裏面。與“外”相對
Among;Between;Inner;Within
心中;內中;家中;水中;隊伍中;中水;中垢
五帝之中無傳政。——《荀子·非相
半;中途;半中腰
Half
中輟;中夕;中分;中半;中白;中判
夜中,星殞如雨。——《春秋
方位名。泛指一個地區內或一個時期內,中間;居中
In the middle;Be placed in the middle
中門;中陣;中部;中處;中殿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陶淵明桃花源記
指宮禁之內。亦借指朝廷
Court
中涓;中侍;中使;中尚方;中秘書;中書
趙高用事於中。——《史記
內心
Heart
中顧;中私;中函
憂從中來。——曹操短歌行
中國的簡稱
China
洋為中用;中美關係

中國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後代
Chinese
中外皆宜

內臟
Internal organs

五中所主,何藏最貴。——《素問
中介人
Go-between
中見
中央向嚴鄉紳借二十兩銀子。——《儒林外史
形容詞
中等
Medium;Intermediate
中才;中則;中知;中幣;中川;中平
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方〉成,行,好,可以
All right
中不中;真中
正要與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裏討去,可是中麼?——《二刻拍案驚奇
容易
Easy

我是薛家丫頭,狄家媳婦,我的錢不中騙。——《醒世姻緣傳
合適,適當
Suitable;Proper

是秦之計中,齊燕之計過矣。——《戰國策·齊策二》
不偏不倚,正
Right

頭頸必中。——《禮記·玉藻》
通“忠”,忠誠
Honest

難進而盡中。——《孝經·聖治》
zhòng
動詞
正對上;正好符合

百發百中;正中下懷

遭受(指不好的事)

中毒;中暑

表示因符合某種條件而有所獲得

中標;中獎

[4]  [7]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古文〕卷一(丨部)中
內也。從口丨,上下通。𠁧,古文中。𠁩,籒文中。陟弓切。 [4] 

説文解字注

中,內也。
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別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為唱和字。龢為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卽得失。
從口丨,下上通也。
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從口。音圍。衞宏説,用字從卜中,則中之不從口明矣。俗皆從口。失之。雲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陟弓切。九部。
𠁧,古文中。
此字可疑。豈淺人誤以屈中之蟲入此歟。 [4]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中
〔古文〕𠁧𠁩《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𠀤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偽,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注:舉中氣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又《前漢·律曆志》: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
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於土中。注:洛為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注: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又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又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又《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注:猶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於天。注: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又俚語。以不可為不中。《蕭蔘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為役。杜預注:不中為之役使。
又《禮·鄕飲酒義》冬之為言中也。中者,藏也。
又姓。漢少府卿中京。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為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又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注: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又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注:中猶應也。 又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又《類篇》《正韻》:直眾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即仲呂。
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注:故書中為得。陸德明雲:中,杜音得。
又《韻補》:葉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為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葉諸仍切,音徵。《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為䇏。《詩·大雅》:泉之竭兮,不雲自中。葉上頻。班固《高祖泗水亭嘵》:天期乗祚受爵漢中。葉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
俗讀中酒之中為去聲,中與之中為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為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為聖人,濁者為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注: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8]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中”字書寫動畫演示圖 “中”字書寫動畫演示圖

書法欣賞

音韻集匯

字形
韻書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四呼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清
陟弓切/陟仲切
ȶjuŋ
去聲

合口呼
全清
陟仲切/陟衝切
ȶjuŋ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清
陟隆切
ȶiuŋ
去聲

合口呼
全清
陟仲切
ȶiuŋ
去聲

合口呼
全濁
直眾切
ȡiuŋ
韻略

平聲





陟隆切


去聲





陟仲切

增韻

平聲





陟隆切


去聲





陟仲切


去聲





直眾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東鍾



全清

tʂiuŋ

去聲
東鍾



全清

tʂiuŋ
中州音韻

平聲
東鍾





之戎切


去聲
東鍾





葉中去聲

洪武正韻

平聲


全清
陟隆切
tʃyuŋ

去聲


全清
之仲切
tʃyuŋ

去聲


全濁
直眾切
dʒ‘yuŋ
切韻
平聲

全清
陟隆切/陟仲切

[9]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2013-08-19[引用日期2020-02-29]
  • 2.    李學勤.字源(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28
  • 3.    吳錫有.常用漢字字理(象形·指事·會意卷).長春:長春出版社,2012:247
  • 4.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02-29]
  • 5.    上平一東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2-29]
  • 6.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59-60
  • 7.    徐中舒 等.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2:12-13
  • 8.    張玉書 等.康熙字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5:77-78
  • 9.    「中」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