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丫江橋

鎖定
丫江橋 [1]  因江與橋而命名。據《湖南古今地名辭典·攸縣》記載:丫江橋在縣城北江32公里的沙河北岸,以附近兩股溪流在此形成“丫”形而得名丫江;清乾隆年間前人在此建成石橋後,又得丫江橋之地名。現存石碑碑文記載,石橋系清嘉慶十九年(1841)建成,是當地人在附近擂缽山取花崗岩石料興建,以石橋取代原來的木橋。左橋為四空,右橋為三空,每空橋面用三塊條石並排平放,橋寬約1.2米。當年臘月二十八日石橋竣工時,攸、醴、衡、潭數百鄉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慶賀。
中文名
丫江橋
投用時間
1768年
地理位置
攸縣城北江32公里的沙河北岸
橋    寬
1.2米

丫江橋名稱介紹

丫江橋——這裏有發源於嚴仙嶺的兩股溪流在此匯合,形成“丫”形,前人又在此架了兩座石橋,故名“丫江橋”,原橋碑還刻有“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歲”字樣,證明石橋建於1768年。 [1] 

丫江橋名稱由來

關於“丫江橋”地名的來歷,當地還有一傳説。即發源於嚴仙嶺觀音山的沙河,由河源坪經新田壠,流入鄧家壠排上地段,與盆上水匯合形成“丫”形後,年久月深,這“丫”形地段逐漸沖積成一片呈三角形的小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為遠近聞名的富庶之鄉。天宮王母瑤池的一隻仙鴨思凡,偷偷來到人間,看到這裏青山倒映綠水之中,景色優美,頓生留戀之心,便在這“丫”江口盡情戲水,不想回天宮了。後被王母娘娘發現,派雷公電母下凡處罰這隻仙鴨,在電閃雷鳴中仙鴨無處躲藏,被雷電擊中,便葬身該地,自此這裏變成“鴨婆形”。人們把兩條小江匯合處叫“鴨江”,後來當地人在江面架設兩座木板橋,就把它叫成“鴨江橋”,因“鴨”與“丫”同音,慢慢演繹成“丫江橋”。
這裏,原來有個墟場,石橋修成後更是熱鬧,每年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兩日趕連場,以紀念新石橋建成(20世紀90年代,鄉政府將兩座石橋均改建為水泥橋,僅留石橋一空作標誌物留存)。為了繁榮市場貿易,清朝末年,墟場處又建了“五都(谷、嘉、共、天、半)會所”,建築佔地1000餘平方米,前後大門用麻石雕鑿而成,工藝精湛。會所前坪近2000平方米,是墟場的主要貿易區,場坪四周店鋪林立,店鋪之間小巷迂迴,廊道貫通。墟場每月逢一、七趕集,趕集的鄉民數千人。新中國成立後,丫江橋供銷社也設在墟場處。1971年,市場和供銷社都遷到夏家場。改革開放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到20世紀末,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周圍有店鋪攤位100餘個,分設為服裝區、鞋帽區、肉食水產區、日雜區、農副產品區、五金百貨區、竹木產品區、苗木區、家用電器區、傢俱區等。逢墟日期改為每月一、四、七。逢場之日,人流如織,成為湘東地區五大集市之一。

丫江橋歷史文化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丫江橋曾經也是一塊紅色土地。丫江橋松江游擊隊在醴南四區紅色政權領導下,四處打土豪,經常與反動派軍隊作戰,惹起何健帶領300多人前來圍剿,卻被松江游擊隊打得焦頭爛額,何鍵鑽入壕基刺篷中才得以逃脱。當時,在松江一帶還流傳着一首童謠:“紅軍打紅旗,白軍打白旗,我軍得勝利,何鍵鑽壕基”。戰鬥中,丫江橋地區犧牲的革命志士也有30多人。
崇文尚學是丫江橋人世代相傳的人文精神。讀書人出身的易敏求,早在20世紀30年代為抵禦外侮,驅逐倭寇,投身抗日戰爭,因不滿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憤而解甲歸田。回家後熱心教育事業,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威望,向本地的富户和鄉紳下傳票進行籌資,創辦增(原為曾)佳台完全小學,收錄檟山、大橋、丫江橋學子300餘人,當時成為縣內首屈一指的大學堂。從1944年開學以來,這所學校培養大批棟樑之材。1958年下半年,當時紅旗人民公社(丫江橋地區)便在易家台新建丫江橋中學,1960年中學停辦,分設的丫江橋公社又開設附中。文化大革命後,1977年又組建丫江橋公社中學,同時招收高中生。為整合全鎮教育資源,解決教育發展瓶頸問題,2005年實施“三校並一”。經過九年建設,如今的丫江橋中學校園面積近40畝,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學樓1棟,內設教室16間,教師住宿樓、學生宿舍樓各1棟,400個牀位,辦公樓、廚房、浴室、食堂、禮堂都按國家標準配置。教學樓設有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實驗室,一個微機室,一個多媒體教學室,一個圖書館,館內藏書3萬多冊。九年義務制教育鞏固率99%,初中畢業率97%,升學率也很高。
丫江橋人歷來有個家庭致富的理念:“家存萬金,不如一藝在身”。許多藝人工匠技藝世代相傳,聲譽傳播四鄉。如最具特色品牌的行業及物產有棕成品加工、孵鴨、油豆腐等。雙江村堆塘弦有易、劉、王姓幾户人家,祖傳父教從事編織棕內棺、棕蓑衣、棕牀墊、棕籮繩、棕掃帚等,手藝精湛,產品銷往攸、醴、衡、潭、茶、安及江西萍鄉、蓮花等市縣,百年棕業世家遠近馳名。廟灣鴨圃園、杉嶺下老屋、陽家台等地孵鴨作坊有200年的歷史,如今,每年有近百萬只雛鴨苗銷往外縣省,攸縣麻鴨大部分出自丫江橋的各孵鴨場。丫江橋雙江、仙石等地的油豆腐聞名縣內外,手藝人秉承祖宗遺訓,守信譽,不摻假,優質產品色香味俱全,除本地銷售外,還銷往廣東、長沙、株洲等地。油茶苗嫁接已成為丫江橋的新興產業,當地農民每年僅此一項可增加數千萬元的收入。
舊時,丫江橋地區屬攸色擢秀鄉油田裏、曲水裏、仙桂裏、明登裏共管,清朝時代歸嘉都、共都所轄,民國時屬宏翹鎮。1949年9月屬三區人民政府(大橋、丫江橋、檟山),成立農民協會,1954年冬建立85個初級社,1956年3月成立丫江橋大鄉,下半年建立25個高級社,1958年9月成立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稱丫江橋人民公社。1961年3月,分設為丫江橋、大橋、檟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丫江橋鄉人民政府,1995年改稱丫江橋,2005年與大橋鄉合併仍稱丫江橋鎮。全鎮土地面積160.6平方公里,現轄17個村,鎮機關設雙江。如今的丫江橋鎮,嶄新的鎮區把夏家場和易家台之間的地段連成一體,形成以新大公路為縱軸,以高潮至王佳久為“一橫”,杏泉庵至變電站為“二橫”,盆上至仙石為“三橫”的“一縱三橫”的建築格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