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丙(拼音:bǐ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5]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但所模擬之形尚無定論。丙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三位之名,由此又引申為序數第三的代稱,由於古人將干支與五行相配,“丙”屬火,故又為“火”的代稱 [1] 
中文名
拼    音
bǐng
部    首
五    筆
GMWI [2] 
倉    頡
MOB [2] 
鄭    碼
ALOD [2] 
筆    順
橫、豎、橫折鈎、撇、點
字    級
一級(編號:0213) [5] 
平水韻
上聲二十三梗 [3] 
注音字母
ㄅㄧㄥˇ
統一碼
4E19 [2] 
國標碼
B1FB
總筆畫數
5(部首1,部首外4)
造字法
象形字(存疑)
字形結構
獨體結構

字源演變

“丙”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丙”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1]
甲骨文中的“丙”字寫作圖1,按照古文字發展的一般規律,“丙”本應是一個象形字。根據這種的結構,學者們對“丙”字的本義作出了多種不同的解釋。郭沫若和一些學者認為像魚尾。如郭沫若先生就説:“丙之像魚尾。”其根據是《爾雅·釋魚》中的解釋:“魚尾謂之丙。”於省吾認為,“丙像物之安,安亦謂之堤”。安與堤“即是今俗所稱物之底座”。於省吾的證據是甲骨文“丙”上面可以置物,下面像底座之足,如爵、鼎的足部相似。其次在甲骨文中有一個字,像兩手捧牲,置於底座之形,而底座從字形上看正是“丙”的字形。
對於“丙”字,康殷先生曾謂丙“象鬲(或款足鼎)足部分,或像被火燒得熾熱的鬲足”,又謂“象鬲、鼎得下部分形,大分檔、款足的兩足之形,或表示燒熱的鬲”。並且劉敬揚先生也贊成這一觀點並進行了自己的論證。他提出“丙”實際上是一種炊器,是鬲的象形,也與秉通假作地名。 [1]  [14] 
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葛亮認為“丙”原本表示一種古代祭祀時盛放犧牲的器具,器形近似俎、幾,也就是一個祭祀時用“肉案子”。由於“丙”字很早就被借去表示天干,久借不還,它的本義只好又借了音近的“房”來表示。所以,在古書裏,“丙”的本義都寫成了“房”,後者跟房屋的“房”可能也只有同音的關係(“房”的音符是“方”,“丙”“方”古同音,相通的例子很常見。比如“仿”有異體字“㑂”,“柄”有異體字“枋”等)。在先秦時代的出土文物中,有一種“案子”,恰與古文字“丙”具有類似的特徵(見右圖“戰國楚墓出土的‘俎’與‘房’”)。這種“案子”下面不是四條細長的“腿”,而是兩塊木板,分別鋸出兩個倒“V”形,做成四個“腳”。從側面看,它跟“丙”字的各部位幾乎可以一一對應。根據古書的記載,“房”正是一種盛放祭牲的大俎。結合“丙”與“房”極近的古音看,“丙”就應該是為此類“房”所造的字。 [15-16] 
戰國楚墓出土的“俎”與“房” 戰國楚墓出土的“俎”與“房”
“丙”是《説文解字》中一個單獨的部首,被編排在《説文》的第十四卷,並且在此部首之下沒有其他從“丙”的字。《説文》雲:“丙,位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氣初起,陽氣將虧。從一入冂。一者陽也。丙承乙像人肩。”然而許慎對於“丙”的解説釋義附會陰陽之説,從這一角度是無法得出字的形體與意義之間關係的,並且天干地支這類用字一般因無法造字而假借用字,所以説許慎之説不可信。 [14] 
金文中的“丙”字(圖2),與其甲骨文字形相對應。春秋時期出現另一種異體,在中間人字形的兩側添加飾筆,像“火”字(圖3),戰國時期楚系文字(圖4)有繼承這種寫法的,但沒有流傳下來。秦代文字在繼承西周金文的基礎上,上面加了一橫,並與裏面的兩條交叉的斜線的延長線相連,使得整個字的字形變得更為規整、美觀。在此基礎上,約在漢代的隸書階段,“丙”被完全筆畫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方塊字。 [1] 
無論“丙”字的本義是某種器具還是“魚尾”,後來都被廢棄了。人們後來所使用的,都是它被借用為天干之一後所引申出來的一些意思:由於它在天干中位列第三,所以它又被用來指可數序列中的第三個。如“丙等”就是“三等”。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如《説文》:“丙位南方。”在古代的五行觀念中,“丙丁”屬火,所以它們就成了“火”的代稱——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如所謂的“丙丁神”,實際上就是指“火神”,而常説的“付丙”,意思就是“用火燒掉”。 [17]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bǐng
名詞
天干的第三位,常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尚書·召誥》:“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
漢·蔡邕《陳太丘碑文》:“中平三年八月丙午,遭疾而終,臨沒顧命,留葬所卒。”
宋·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丙申年
順序第三的代稱


丙部;丙等;丙級;丙科
古代以天干配五方,丙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south
宋·高似孫《緯略》卷六:“《周地圖記》曰:‘順治郡丙穴,以其口向丙,因以為名。’”

古代用天干配五行,丙丁屬火,因以為火的代稱
fire
《素問·藏氣法時論》:“心主夏,其日丙丁。” 王冰注:“丙丁為火。”
付丙
光明。後作“炳”
light
漢·揚雄《太玄·從中至增》:“盛哉日乎,丙明離章,五色淳光。”

(Bǐng)姓氏用字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四】【丙部】兵永切(bǐng)
位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氣初起,陽氣將虧。從一入冂。一者,陽也。丙承乙,象人肩。凡丙之屬皆從丙。
【註釋】徐鍇注:“陽功成,入於冂。冂,門也,天地陰陽之門也。” [8] 

説文解字注

“位南方,萬物成,炳然。 侌氣初起。昜氣將𧇾”注:鄭注《月令》曰:“丙之言炳也。萬物皆炳然箸見。”《律書》曰:“丙者,言陽道箸明。”《律曆志》曰:“明炳於丙。”
“從一入冂”注:合三字會意。陽入冂伏臧,將虧之象也。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一者,昜也”注:釋篆體之一。
“丙承乙,象人肩”注:冡《大一經》。 [10] 

廣韻

兵永切,上梗幫 ‖ 丙聲陽部(bǐng)
丙,辰名。《爾雅》雲:“太歲在丙曰柔兆。”又光也,明也。又姓,《風俗通》雲:“齊有大夫丙歜。”兵永切。九。 [11] 

康熙字典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並音炳。十幹名之一。《爾雅·釋天》:太歲在丙曰柔兆。月在丙曰修。《説文》:南方之位也。南方屬火,而丙丁適當其處,故有文明之象。
又《周髀算經》:上天名青丙,下地曰靑戊。
又張衡《東京賦》:大丙弭節,風後陪乘。註:大丙,神名。
又《集韻》:陂病切,音柄。日名。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2]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橫筆居上居中。𠃌(橫折鈎)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框內撇筆沿豎中線撇下,末筆點從田字格中心起筆,收筆高於撇尖,底部“冂”低。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ɑk
先秦
王力系統
m
uak
先秦
董同龢系統
m
uɑk
先秦
周法高系統
m
wak
先秦
李方桂系統
m
ak


ak


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藥鐸

wɑk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藥鐸

wɑk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藥鐸

wɑ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m
ɑk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m
ɑk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ɑk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ɑk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âk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p
ǐaŋ
(參考資料:漢典 [4]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三十八梗

開口呼
全清
兵永切
pjɐŋ
集韻
上聲
三十八梗
開口呼
全清
補永切
piaŋ
去聲
四十三映
開口呼
全清
陂病切
piaŋ
禮部韻略

上聲





補永切

增韻

上聲





補永切

中原音韻

上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piəŋ
中州音韻

上聲
庚青





邦茗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十八梗


全清
補永切
piəŋ
分韻撮要

陰上
第七英影應益







(參考資料:漢典 [4]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piŋ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piŋ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iŋ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pin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pin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pin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piŋ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piŋ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pin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peŋ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pin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piɛn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pin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piaŋ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pɪŋ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pɪŋ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pɪŋ
51
上聲
文讀
pĩã
51
上聲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pĩã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piŋ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peiŋ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4] 
參考資料
  • 1.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72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25]
  • 3.    二十三梗  .搜韻[引用日期2018-12-25]
  • 4.    “丙”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25]
  • 5.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8-17]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93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8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119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4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446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15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4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45
  • 14.    王曉紅. 淺談“丙”字[J].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1, (8):264-265.
  • 15.    葛亮.古字新識(八)——説干支(上)[J].書與畫,2020,(第8期):54
  • 16.    葛亮.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J].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2018,(第7期):50-70
  • 17.    楊琳編.漢字形義與文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08:57-5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