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紀影像的30個瞬間

鎖定
《世紀影像的30個瞬間》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虞吉 [1] 
中文名
世紀影像的30個瞬間
作    者
虞吉
出版社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年3月
頁    數
287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2128540
內容簡介
電影感的強化無疑為閲讀主體的“深度解讀”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所謂“深度解讀”是指有着明確針對性,在本文和泛本文聯繫之中對影片潛抑話語與內在敍事機制等方面的內容所作出的分析解説。電影、電視作為20世紀以及當今最為顯性化的文藝形式,其作品層面十分豐富。其中個人化創作對人類生存及其歷史與現實的哲學思考和鏡語表現形式的個性化創造,構成了深度解説質地縝密的關注區域。布努艾爾、盧貝松、雷諾阿、伯格曼、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塔爾科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電影歷史上著名大師的作品,以及國別電影和“作者電影”性質的眾多電影運動中湧現的優秀作品,構成了廣泛深入的閲讀層面。對影片藝術思想、形式策略、鏡語方式的深入揭示是這一類影片深度讀解的慣常性層面。深入閲讀的進行將會逐步促成閲讀主體“對話機制”的形成。而對於商業性的類型電影,“看懂”雖然不是問題,但類型電影內在模式、運作機制、工藝學環節以及更為深入與廣泛的社會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等聯繫中的深入闡釋,同樣構成了深度解讀的可開掘層面。
“深度解讀”的“對話機制”意味着一種充分內在化的互動關係的達成。閲讀主體面對影像敍述能夠理解其含義,明瞭其形式策略並整體啓動審美玩味的主體機制,獲得理性與情感(情緒)的認同與共振。以“電影神童”賴·維·法斯賓德的《莉莉·瑪蓮》為例,“對話機制”的功能性,不僅體現於對猶太指揮家羅伯特與通俗歌手維莉悲愴的愛情故事所構成的影片預定情節層面的理解,而且更側重於對情節層面之下潛抑的深刻內涵的把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