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鎖定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1]  (WMM)是自2006年設立的世界頂級馬拉松巡迴賽,包含六個年度城市馬拉松賽: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賽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紐約馬拉松賽東京馬拉松賽,以及兩年一次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和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馬拉松,代表當今馬拉松運動的最高水準。
2019年5月14日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中國田徑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萬達集團共同宣佈成都馬拉松成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WMM)的候選賽事,將進入WMM的長期評估程序。 [2-3] 
中文名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外文名
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LLC
舉辦地點
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紐約、東京
賽事類型
馬拉松
主辦機構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組織
舉辦時間
2006年至今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比賽介紹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是世界頂級馬拉松巡迴賽,自2006年設立。初期,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包含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和紐約馬拉松。從2013年開始,新增了東京馬拉松。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和四年一次的夏季奧運會馬拉松也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一部分。
波士頓馬拉松創辦於1897年,於每年4月的第三個週一(愛國者日)舉辦,是大滿貫賽事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已經成功舉辦了120屆。第一屆舉辦的時候參加人數僅為15人,之後花了72年才發展到1000人蔘加。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發生連環爆炸,造成三人死亡,其中一位是中國留學生呂令子。
紐約馬拉松創辦於1970年,於每年11月初舉辦,是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的馬拉松。據統計,2015年有49,595人蔘加了紐約馬拉松比賽,平均完賽時間為:4小時38分27秒。
柏林馬拉松創辦於1974年,於每年的9月下旬舉辦,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馬拉松。2014年9月28日的柏林馬拉松比賽中,肯尼亞選手丹尼斯·基米託(Dennis Kimetto)以2小時02分57秒的成績刷新了世界紀錄,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跑進2小時03分大關的男子馬拉松選手。
芝加哥馬拉松創辦於1977年,於每年的10月中旬舉辦,起點和終點均設置在市中心的格蘭特公園內,賽道有多半是在芝加哥的摩天大樓中穿行。
倫敦馬拉松創辦於1981年,於每年的4月下旬舉辦,是以慈善為主題的馬拉松,超過3/4的跑友都是為慈善而跑,1/3的名額都是通過慈善組織給出的,創辦以來已經募到7億多英鎊的善款。
東京馬拉松創辦於2007年,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中最為年輕同時也是成長最快的賽事,於每年的2月下旬舉辦,7小時的關門時間,也讓東京馬拉松成為一場千姿百態的化妝遊行盛會。
據統計,2015年全球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為567人,到2016年增為838人,增長了48%;其中,2015年中國(不含港澳台)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為10人,到2016年增為25人(不含港澳台),增長了150%。
2016年2月28日的東京馬拉松之後,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組織推出了全新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勳章。此後,所有完成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跑友,通過向大滿貫機構提出申請並經過核實,即可獲得這枚六星勳章。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組織設置美國芝加哥。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發展過程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是世界頂級馬拉松巡迴賽,自2006年設立。初期,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包含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和紐約馬拉松。
從2013年開始,新增了東京馬拉松。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和四年一次的夏季奧運會馬拉松也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一部分。
2015年,雅培冠名,大滿貫正式更名為雅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2016年,大滿貫加大全球的步伐,在市場推廣方面蓄力。從東京馬拉松開始,大滿貫在每一站的官方博覽會現場設有展台。同時,大滿貫六星跑者還能得到精美的六星獎牌。一系列的舉措,使得大滿貫在全球的影響力迅速提升。 [4] 
2022年7月28日,澳大利亞田徑協會表示,悉尼馬拉松賽已正式成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候選賽事,如果能夠順利通過評估,悉尼馬拉松將於2025年正式加入這一系列賽事。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