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飛鏢聯盟

鎖定
世界飛鏢聯盟(World Darts Federation,WDF)創建於1976年,由15個國家代表組成,其聯盟成員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針對飛鏢而設立的官方的國際性組織。與美國的合作,世界飛鏢聯盟作為世界性的飛鏢組織實體積極推動了飛鏢在這些國家內的發展,並致力於把飛鏢作為國際上認可的主要運動項目。
中文名
世界飛鏢聯盟
外文名
World Darts Federation
縮    寫
WDF
創建於
1976年
性    質
組織

目錄

世界飛鏢聯盟發展歷史

飛鏢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英國,那時的圓桌武士(保護英王的近身侍衞)及軍中的士兵在休閒時向樹墩投擲標槍,既是練兵也是遊戲,後來由此而演變成室內運動,流行於英國及法國皇室,當時得到英國皇帝亨利八世及法國皇帝查理六世的青睞,被譽為“貴族運動”。
1620年,隨着第一批新移民乘坐“五月花”號船抵達北美洲新大陸,飛鏢遊戲亦於當時傳入美國。二十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這種遊戲開始在酒吧流行起來。二次世界大戰後,因軍事與民間上的相互往來,加速了這種遊戲的普及和發展。
直到20世紀初期,飛鏢才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英國部分地區,這種簡單比賽只出現在組織內部或關係較好的酒吧間的友誼賽(運動的費用在那個時期都是非常昂貴的)。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隨着第一個啤酒廠聯合會的出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到1924年,一個全國性的飛鏢組織初露端倪。在1927~1928年新聞杯世界大賽在倫敦舉辦,到1930年末的時候飛鏢已經擴展到了英國大部分地區,在1938-1939年期間在英格蘭飛鏢運動參與者達到28萬。隨着啤酒人的繼續從事和公開賽的進行,飛鏢運動得到了發展和壯大。到三十年代飛鏢已經成為英格蘭整個地區和威爾士部分地區非常流行的全國性運動,並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它的出現甚至鼎立於當時的九柱戲和室內套圈。飛鏢運動也在一些地區受到了阻礙(曼徹斯特部分地區)。

世界飛鏢聯盟賽事

世界飛鏢聯盟是一個非政治,非種族,非追尋利益的組織,其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實現和保持該組織及其代表的最大限度標準。為了追尋這個目標,世界飛鏢聯盟組織瞭如下賽事:
世界盃(奇數年,針對所有世界飛鏢聯盟成員國);
美洲盃(偶數年,針對在美洲的世界飛鏢聯盟成員國);
亞太杯(偶數年,針對亞洲和南太平洋成員國家);
歐洲盃(偶數年,針對世界飛鏢聯盟歐洲成員國家);
英語是世界飛鏢聯盟的官方語言,組織內的流通貨幣為美元。目前,世界飛鏢聯盟有25萬名選手,代表60個國家(地區),橫跨六大洲非洲,亞洲,大洋州,歐洲,南北美洲。

世界飛鏢聯盟會員

世界飛鏢聯盟會員有: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巴巴多斯、比利時、伯利茲、百慕大、博茨瓦納、巴西、美屬維爾京羣島、英國、文萊、保加利亞、加拿大、開曼羣島、塞浦路斯、捷克、丹麥、英格蘭、愛沙尼亞、法羅羣島、芬蘭、法國、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圭亞那、香港、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曼島、意大利、牙買加、日本、韓國、拉脱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來西亞、馬耳他、荷蘭、新西蘭、北愛爾蘭、挪威、巴基斯坦、菲律賓、葡萄牙、波多黎各、愛爾蘭、俄羅斯、蘇格蘭、塞舌爾、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南非、西班牙、聖盧西亞、瑞典、瑞士、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美國、威爾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