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

鎖定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World Chinese Collection Museum) [1]  位於河北省燕郊南外環北側,距離天安門直線距離30公里,處於高速發展的環首都經濟圈的核心地帶。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總佔地70畝,建築面積49160平米,由金石古代藝術館、世界華人收藏展覽館和金谷會三大部分組成。其中主館金石館面積19681平方米,世界華人收藏展覽館9407平方米,金谷會18189平方米,而收藏展覽功能區面積在國內外私人博物館中實屬罕見。 [2] 
中文名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
外文名
World Chinese Collection Museum
類    別
綜合類
開放時間
2014年年底
地    點
河北省燕郊南外環北側
竣工時間
2014年年底
館藏精品
金石古代藝術館等建築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發展歷史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由中央美院王鐵華建築設計工作室傾力打造,先後七易其稿得以完成。
在建築設計理念中,深挖“寶”中最古老的玉文化、瓷器文化,通過早期甲骨文、隸書推導出中國文化的象形代表,以中國視覺文化最原初的基礎為設計源泉;在空間打造中,通過對中西方博物館,以“洞天福地”旁徵博物之志,打造中國身體觀念下的空間訴求;在外觀塑造中,借鑑英國雕塑家亨利·斯賓賽·摩爾、現實主義雕塑家愛德華多·奇利達著名雕塑大作,以中國太湖石石骨浪激波滌為原點,推敲博物館塑形構造,同時還巧妙借鑑日本MIHO博物館、寧波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發揚“樓房為空間之實”的美學傳統,創造出色的容積感。
2014年1月11日上午10時,河北省重點文化建設項目——燕郊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正式奠基開工,這一具備國際陳列展覽標準的私人藝術博物館落户京東燕郊。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建築佈局

獨具匠心的玉石切割造型,鐵鏽質感的外觀立面,美觀合理的規劃佈局,整個建築氣勢震撼,彷彿歷史的巨鍾在京東大地上的迴響,建成後這一建築羣勢必成為燕郊的城市新地標。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在景觀規劃中,處處尊重自然原生態,巧妙運用原有水系和植被,將建築、室內空間、園林三者相融,將博物館的藝術思想植入每一寸土地,曲徑通幽間彰顯人文氣度。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社會價值

整個建築羣採用國際級展館標準建設,展廳實現了恆温恆濕,並引進了同聲傳譯的先進技術,部分展品還特別增加了3D視頻展示功能。建成後,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將成為三河市的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併成為中小學文化藝術教育基地,每週免費為學生開放並安排專題藝術講座,通過藝術知識普及的方式宣傳愛國教育。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還將建成孔子文化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通過中國古代藝術珍品的交流,詮釋並弘揚中華千年儒家文化,實現博物館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世界華人收藏博物館,以文物和藝術品的拍賣、華人收藏展示、藝術品展示、銷售、時尚展示發佈及現當代藝術的大型展覽等活動為主,由此可以開展文化交流,收納更多藝術精品,整合文物收藏價值,進而弘揚中國歷史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