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歷

鎖定
世界歷的歷法大致上和使用的公曆一樣。 每年以三月為一歷季。每歷季第一月為31日,其餘兩月為30日,一歷季共91天,共包含13周。
每個歷季均以星期日開始,以星期六結束,四個歷季計364天,第365天沒有日期,置於12月30日之後,作為世界性節日(在閏年,第366天沒有日期,置於6月30日之後)。 [1] 
中文名
世界歷
提交者
Marco Mastrofini

世界歷簡介

世界歷示意掛曆 世界歷示意掛曆
關於曆法改革的建議,歷史上出現過好多次。法國數學家Romme在法國大革命後,設計出一個年曆,將紀元開始定於攻陷巴士底獄那年(1789);1849年另一位法國人,哲學家、社會學家Auguste Comet建議將一年分為13個月,每月4星期……。以致1923年至1937年間,日內瓦的國際聯盟委員會收到約200份關於修改曆法的計劃書。其中最有影響力的計劃是1843年由意大利神父Marco Mastrofini遞交的“世界歷”。
根據這個計劃,一年仍舊分為4個季度,每季度3個月,三個月中有一個31天,另兩個為30天。每季度都是91天(13周),每季度的第一天都是週日,最後一天都是週六。第365天沒有日期,置於12月30日之後,作為世界性節日(在閏年,第366天沒有日期,置於6月30日之後)。
這一年曆最大的特點是:每天的星期數都相同(如:1月1日永遠是週日、9月1日永遠是週五),因此使得規劃未來更加簡便。
1930年世界曆法協會在紐約成立,其宗旨即在於提倡這一方案。
1953年印度請求聯合國將這一曆法在全世界範圍內普遍使用,但遭到來自不同國家及宗教團體的反對,導致1956年聯合國關於曆法改革的討論會議無限期休會。 [2] 

世界歷曆法

由於平年每年應為365日,因此在世界歷每年12月30日之後增加一天(12月31日),稱為“世界日”,記為“W”日,與12月30日一樣為星期六
閏年另外在6月30日之後增加一天(6月31日),也為“世界日”,作星期六。
平閏法則與公曆一致。

世界歷主要特點

每季、每年都以星期日開始,以星期六結束,週數都相等。
每月工作日21或22天,週末休息日8或9天。每年另有世界日1或2天,分別位於上半年和下半年末尾。
表面上使用七天一星期制,但實際並非每週七天。當有世界日時,該周為八天,有兩個星期六。該歷制屬於軟七日星期制。
歷季只等於季度,與天文四季不太吻合,很難從日期上反映季節進程和節氣。
歷制較為工整,但與30日等長月制相比仍有差距。
每年天數與現行公曆完全相符,易轉換。

世界歷歷史與地位

世界歷出現於1930年的第一次曆法改革高潮。該活動由萬國工商會發起,後由國際聯盟主持,從一百多個方案中選出兩個方案,徵求世界各國的意見。選出的兩個方案為世界歷方案和十三月曆方案。世界歷方案又稱四季歷方案,其中“四季”指一年中的四個基本等長的歷季。當時一些國家因世界歷違反了連續七天星期制,反對世界歷,於是方案被無限期擱置。
2006年,世界歷協會發起了一個“世界歷2012年啓用運動”,希望能夠在2012年開始啓用世界歷,並在網上召集自願加入者。
參考資料
  • 1.    Bernhard Raas,SVD.教會禮儀年度.台北:光啓文化事業,2012:36
  • 2.    Bernhard Raas, SVD.教會禮儀年度(上).台北:光啓文化事業,201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