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橋樑

鎖定
《世界橋樑》創刊於1973年,雙月刊,是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主管、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梁工程科技綜合性期刊 [1] 
據2019年7月期刊官網顯示,《世界橋樑》編輯委員會擁有委員46人,設主編1人、副主編1人、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5人 [2] 
據2019年7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世界橋樑》總被下載393758次,總被引18738次,出版文獻共3586篇,(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65,(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88 [3]  。據2019年7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世界橋樑》載文量為2053篇,基金論文量為268篇,被引量為11484次,下載量為60869次,2015年影響因子為0.92 [4] 
中文名
世界橋樑
外文名
World Bridges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公路與水路運輸
主管單位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主辦單位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編輯單位
《世界橋樑》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3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42-1681/U
國際刊號
1671-7767
郵發代號
38-55
編輯部地址
武漢市建設大道103號
現任主編
彭旭民
屬    性
中文核心期刊、JST

世界橋樑辦刊歷史

1973年,《國外橋樑》創刊,不定期發行。
1977年,該刊刊期為季刊。
1980年,該刊在中國國內公開發行。
1991年,該刊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 [5] 
2002年,該刊刊名由《國外橋樑》更名為世界橋樑》
2011年,該刊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6]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7] 

世界橋樑辦刊條件

世界橋樑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世界橋樑》主要設有設計施工、分析研究、檢測加固、工程材料、工程管理、橋樑資訊等欄目 [1] 
  • 報道內容
《世界橋樑》主要刊載世界橋樑工程領域的發展動態,包括設計理論、施工技術及管理、建築材料、試驗研究及理論計算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探討,並重點報道世界各國橋樑工程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方法及最新科研成果等內容 [1] 
  • 讀者對象
《世界橋樑》讀者對象是鐵路、交通、公路、市政、水利等部門從事橋樑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勘測、設計、施工、檢測、科研、監理等工作的技術、管理人員及相關專業的院校師生等 [1] 

世界橋樑人員編制

據2019年7月期刊官網顯示,《世界橋樑》編輯委員會擁有委員46人 [2] 
《世界橋樑》編委會名單
職務
名單
委員
於興義
馬庭林
文武松
王海懷
王景全
車宇琳
鳳懋潤
廖朝華
田啓賢
葉慶旱
喬健
莊衞林
劉輝
劉正光
劉自明
孫樹禮
李亞東
李承根
何義斌
何華武
餘志武
辛學忠
汪正興
張敏
張志方
張喜剛
陳政清
陳肇元
林元培
周外男
胡漢舟
項海帆
趙人達
趙有明
鍾繼衞
姜德生
夏國斌
顧安邦
黃大元
程伊彪
謝邦珠
強士中
詹建輝
鄧文中(美國)
John W. Fisher(美國)
Alan W. Pense(美國)

世界橋樑辦刊成果

世界橋樑出版發行

據2019年7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世界橋樑》出版文獻共3586篇 [3] 
據2019年7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世界橋樑》載文量為2053篇,基金論文量為268篇 [4] 

世界橋樑影響因子

據2019年7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世界橋樑》總被下載393758次,總被引18738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65,(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88 [3] 
據2019年7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世界橋樑》被引量為11484次,下載量為60869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世界橋樑》影響因子為0.9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4877名,在交通運輸類排名(152種)中排第120名 [4] 

世界橋樑收錄情況

該刊被以下機構或數據庫收錄
中國知網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收錄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上海圖書館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入編期刊
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入選期刊
中國科技期刊網入網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
國家圖書館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3-5] 

世界橋樑榮譽表彰

該刊曾被評為《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 [4] 

世界橋樑文化傳統

世界橋樑投稿須知

1、選題範圍
(1)世界最新橋樑科學技術及工程實踐綜述。
(2)各類引人矚目的大型橋樑和獨具特色橋樑的設計與施工技術。
(3)赴國外(海外)考察橋樑工程報告。
(4)橋樑試驗研究、監測監控技術。
(5)橋樑設計、計算分析方法。
(6)大型橋樑工程的監理技術。
(7)橋樑新型工程材料的開發及應用。
(8)橋樑抗震、減振、防蝕方法。
(9)橋樑診治技術(橋樑的檢測評估、管理與維修、加固設計與施工)。
(10) 橋樑工程事故及分析 [8] 
2、來稿要求
(1)來稿由題目、作(譯)者姓名(包括郵編、地址、單位)、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編譯稿件不需要英文摘要)、正文、第一作(譯)者簡介、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在正文中引用)組成。投稿請用電子郵件,如是紙質文稿應是電腦打印件(小4號字,要求字跡清晰,標準間距打印並請附光盤)。如是編譯稿件,還應附一份圖文清晰的外文原文,原文圖中的文字説明應譯成中文。稿件字數一般控制在6000字(包括圖表)左右。
(2)來稿作(譯)者署名為文章執筆人或內容的主要責任者。稿件應附第一作(譯)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技術職稱,畢業時間,畢業院校(從大學起)、專業、學位,出國、研修及論著情況,E-mail】。其他作(譯)者應附技術職稱、單位、地址、郵編。若是基金項目,來稿還須附上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3)摘要由作(譯)者書寫,包括正文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項,200~300字,並附關鍵詞3~8個。
(4)正文各標題應由作(譯)者採用分級1,1.1,1.1.1,(1)的標準形式。
(5)正文文中各種專用名詞、術語應準確。文中公式、符號、上下角標,凡屬物理量的均用斜體,數字和符號應書寫清楚。計量單位及表示符號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的規定執行(英制單位須換算)。
(6)來稿應圖文並茂,附有足夠的插圖,尤其對結構的描述應以插圖為主,文字為輔。文中插圖必須標明序號、圖名。所有插圖請另附圖文件,最好為AutoCAD文件。
(7)表格採用三線表,直接書寫在正文中。表題位於表格之上,註釋置於表格之下。
3、注意事項
(1)來稿請署明作(譯)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以便聯繫。
(2)來稿文責由作(譯)者自負。作(譯)者一定要確保稿件的質量。如是編譯稿件,應有一專業及外語水平高的合作者校核,並應署上合作者的姓名。
(3)對於刊用的稿件,該刊有權作文字性修改和刪節,如作(譯)者不同意,請事先聲明。刊用後的稿件由編輯部統一納入中國期刊網,作者可上網查詢,該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報酬,不再另付。
(4)對擬刊用稿件,該刊將酌收版面費。該刊在收到稿件之後3個月內給予初審意見通知,凡逾期未收到通知的作者可向該刊查詢。凡不刊用的稿件,一律不退稿,請作者自行留底。

世界橋樑封面演變

《世界橋樑》期刊封面文化演變過程如下: [6] 
封面演變

世界橋樑現任領導

據2019年7月期刊官網顯示,《世界橋樑》編輯委員會領導名單如下: [2] 
職務
名單
主編
彭旭民
副主編
趙興雅
主任委員
秦順全
副主任委員
高宗餘
潘東發
李喬
葛耀君
徐恭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