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大學排名

鎖定
世界大學排名是指評選機構根據各方面數據對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大學所進行的排名。各大學排名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排名並不完全與辦學實力相匹配。 [38] 
世界主流學術機構排名有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以及英國自然指數排名 [1]  、美國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排名 [25-27]  [35]  。其他影響力較大的還有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西班牙世界大學網絡排名西班牙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 [52]  [59-60]  、沙特CWUR世界大學排名等,以及基準化分析(Benchmarking)、荷蘭CWTS萊頓大學排名 [24]  、歐盟多維度全球大學排名(U-Multirank)和經合組織高等教育學習成果評價(AHELO)等新型世界大學排名的設計方案和評估手段。 [1-9] 
中文名
世界大學排名
外文名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外文名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
別    名
全球大學排名

世界大學排名排名依據

世界大學排名高等院校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以教學、研究、知識轉化、國際視野等多項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最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該排名通過論文引用頻率、每名教師所對應的學生人數、留學生與國內學生的比例等13項指標進行評估。 [10-11] 
QS世界大學排名指標體系中學術聲譽調查佔40%權重、僱主聲譽調查佔10%、師生比佔20%、師均引用次數佔20%、國際學生比例和國際教師比例各佔5%。其中學術聲譽調查是根據全球8萬多名知名學者的反饋,僱主聲譽調查由4萬多所全球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反饋結果所得出。QS世界大學排名因其問卷調查形式的公開透明而獲評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學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有過多主觀指標和商業化指標而受到批評。 [7]  [34]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主要指標如下:全球研究聲譽12.5%,地區性研究聲譽12.5%,發表論文10%,出版書籍2.5%,學術會議2.5%,標準化引用影響10%,總被引用次數7.5%,高頻被引文獻數量(在引用最多文獻的前10%) 12.5%,高頻被引文獻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獻的前10%)10%,國際合作10%,高頻被引文獻數量(在各自領域被引次數最多的前1%)5%和高頻被引文獻百分比(在各自領域被引次數最多的前1%)5%。 [12]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自2003年首次發佈以來,確立了大學評價的中國話語體系。不過,因其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情有獨鍾,以及對《自然》和《科學》兩大自然科學期刊的重視,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一直被指過度偏重理工領域。此外,因其所採納的知名期刊與論文發表平台均來自美國,也導致此排行榜中美國的大學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國家。 [7] 
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評價體系主要包括科學研究(50%)、創新(30%)和社會影響(20%),涵蓋了高校和科研機構發表的論文數、引用次數、國際合作論文數、專利申請數量、專利中引用的科學出版物數量等。其針對高校的學術排名榜在業內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具體反映各高校在科學研究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面的良好聲譽。 [58] 

世界大學排名學術機構排名

自然指數排名的排名對象範圍更廣 自然指數排名的排名對象範圍更廣 [13]
自然指數排名 [14]  ,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編制,通過追蹤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的科研論文的作者信息,為科研共同體提供有關全球科研狀況和出版趨勢的信息。自2018年6月起,納入自然指數的期刊數量已由原先的68本增至82本。自然指數目前採用兩種計算論文產出的方法,其中論文計數 (AC) 指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分數式計量(FC)則考慮了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 [15]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排名由引文排位(Citation Rankings)、高被引論文(Most Cited Papers)、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和評論報道(Commentary)4部分構成。 [63]  ESI從引文分析的角度,將全部科學分為22個專業領域,分別對國家、研究機構、期刊、論文以及科學家進行統計分析和排序。 [61-62]  數據一年更新6次,更新週期為2個月。 [62-63] 

世界大學排名各類排名

THE世界大學排名
2022年
2022年10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正式發佈,共有104個國家和地區的1799所大學上榜。
中國內地共有7所高校進入世界前100名,11所高校躋身前200名,95所高校進入排行榜,創歷史紀錄。其中,清華大學亞洲排名第一,位列世界第16位,北京大學緊隨其後,位列第17位。其餘進入前100名的內地高校分別為復旦大學(第51名)、上海交通大學(第52名)、浙江大學(第67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74名)和南京大學(第95名)。
中國香港排名最高的大學是香港大學,排名為31名;第二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排名由2022年的49名上升至45名;第三名是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由第66名上升至2023年的第58名;第四名是香港理工大學,排名由上91名升至2023年的79名;香港城市大學由2022年的第151名上升至第99名,衝進世界前百,位列香港第五。 [64] 
2021年
2021年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結果,共有來自99個國家和地區的1662所大學上榜(相較上年增加136所大學和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世界大學排名榜單。英國牛津大學(排名第1位)連續第六年蟬聯榜首。 [36] 
中國大陸共有6所高校躋身100強,包括清華大學(16名)、北京大學(16名)、復旦大學(60名)、浙江大學(75名)、上海交通大學(84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8名)。
中國香港地區共有4所高校位列全球100強,包括香港大學(30名)、香港中文大學(49名)、香港科技大學(66名)、香港理工大學(91名)。 [37] 
2020年
2020年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行榜,共有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的1527所高校入圍榜單。英國的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該排行榜首位,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分居二、三位。 [28] 
中國大陸共有91所大學進入榜單,其中六所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包括清華大學(20名)、北京大學(23名)、復旦大學(70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7名)、浙江大學(94名)、上海交通大學(100名)。
中國香港有6所大學上榜,其中香港大學(39名)、香港中文大學(56名)、香港科技大學(56名)三所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中國澳門有2所大學上榜;中國台灣有38所大學上榜,其中台灣大學(97名)進入世界前100名。 [29] 
2019年
2019年9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了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此次排名涵蓋來自92個國家/地區的1396所大學,較2018年增加138所院校 [18]  。本次排名中,美國高校在前十名佔據7席,而冠軍寶座仍由來自英國的牛津大學佔領,去年的榜眼劍橋大學成為探花,加州理工大學前進三名,成為今年的第二。縱觀排名,英美高校仍然佔據主導地位,50強中佔據30個席位,特別是美國高校,有23所大學排在前50。前200所院校中,更是有60所上榜,而英國則有28所院校進入前200。2019年的排名中,亞洲高校表現亮眼,中國內地兩所高校領跑亞洲,清華大學較去年下降一位,但仍是亞洲第一,排在第23名,北京大學緊隨其後,排在24位,新加坡大學排第25名。此外,中國香港地區的香港大學排在第35名,而中國台灣地區高校卻無緣榜單前100,排名最靠前的台灣大學阿德萊德大學並列120名 [18]  。中國澳門有2所大學上榜,其中最靠前的澳門科技大學位列251-300名。 [45] 
2018年
2018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19年全球大學排行榜。清華大學從2018年榜單中的30名連升8名,名列第22,不僅首次取代北京大學在中國大陸高校排名第一,還以一位之優勢領先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第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則從上輪排名的22名下滑一名至23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則從52名晉升到51名。 [19] 
中國大陸共有7所大學入圍2019年榜單的前200名,除了清華和北大,中國科技大學並列第93名,浙江大學101名,復旦大學105名,南京大學並列135名,上海交通大學並列190名。 [19] 
除了新加坡與中國大陸的高校,亞洲其他大學的表現也有所進步。香港大學排名第36,高於上輪40名的名次。香港中文大學則躍進三名,名列第55名。日本的東京大學同樣上升四個名次,排在第42名。韓國首爾大學則上升11名,排到了63名。 [19] 
全球十大高校依舊以英國和美國大學居多。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蟬聯第一、二名。美國的斯坦福大學第三名,但2017年和它並列的加州理工學院卻滑落至第五,被位於第四的麻省理工學院超越。另外,上一輪排名12的耶魯大學躍升4位,來到第8。 [19] 
QS世界大學排名
2023年
2023年6月28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Quacquarelli Symonds(QS)正式發佈第 20 版世界大學排名,並首次將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指標納入排名體系,由此成為全球首個同時包含這兩項指標的排名。
新指標的加入也帶來了不少高校排名的顯著變化,不過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第 12 年蟬聯榜首,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分居 2-5 位。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第 8,是亞洲排名最高的高校,北京大學則與普林斯頓大學並列第 17 位,成為唯一躋身前 20 的中國高校。
榜單前 20 高校如下(括號內為去年排名):
1、美國麻省理工大學(1)
2、英國劍橋大學(2)
3、英國牛津大學(4)
4、美國哈佛大學(5)
5、美國斯坦福大學(3)
6、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6)
7、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9)
8、新加坡國立大學(11)
9、英國倫敦大學學院(8)
10、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7)
11、美國芝加哥大學(10)
12、美國康奈爾大學(20)
13、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13)
14、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33)
15、美國加州理工學院(6)
15、美國耶魯大學(18)
17、中國北京大學(12)
17、美國普林斯頓大學(16)
19、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45)
20、澳大利亞悉尼大學(41)
中國大陸共有 71 所高校上榜,總數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199)和英國(91)。共有 14 所大陸高校進入了榜單前 300。
榜單前 300 中國大陸高校如下(括號內為去年排名):
17、北京大學(12)
25、清華大學(14)
44、浙江大學(42)
50、復旦大學(34)
51、上海交通大學(46)
13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4)
141、南京大學(133)
194、武漢大學(194)
216、同濟大學(212)
257、哈爾濱工業大學(217)
271、北京師範大學(262)
275、華中科技大學(306)
285、天津大學(307)
291、西安交通大學(302) [68] 
2022年
2022年6月9日,QS教育集團正式發佈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共有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418所院校上榜。麻省理工學院再次位居QS綜合排名榜首。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分列二到五名。此外,位居前十位的高校包括加州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
亞洲排名前三的大學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世界第11名,北京大學首次超過南洋理工大學,居於亞洲第2、世界第12位;清華大學以世界第14名的位次,居亞洲第三。
復旦大學排名全球第34位,較上年下降3位;浙江大學排名全球42位,較上年上升3名;上海交通大學排名全球46位,較上年上升3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球排名94位,較上年上升4位。 [50] 
中國香港有7所大學上榜,當中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3間大學躋身世界前50位。香港大學全球排名為第21名,較上屆上升一位;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排名為第38名,較上屆上升一位,創下近10年來最佳成績;香港科技大學儘管排名下跌,但仍繼續躋身全球排名前50,列第40名。 [51] 
2021年
2021年6月9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發佈2022QS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十年獲得世界排名第一,牛津大學則在2006年之後首次上升到世界第二名,而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則並列第三。亞洲排名前二的大學仍然位於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世界第11名,南洋理工大學的排名上升1位,為世界第12名。
中國大陸大學共有58所大學上榜,領先的高校是清華大學,為世界第17名,亞洲第3名。北京大學的排名上升5位,為世界第18名(亞洲第4名)。這是北京大學在2006年之後,首次進入世界前20名。此外,復旦大學(第31名)、浙江大學(第45名)和上海交通大學(第50名)也進入世界前50名。
中國香港地區共有7所大學上榜,香港大學保持了世界第22名的位置,香港科技大學(第34名)和香港中文大學(第39名)也保持了世界前50名。中國台灣地區則有25所大學上榜,台灣大學位列第68名。中國澳門地區有2所大學上榜,最佳的是澳門大學,位列第322名。 [30-31] 
2020年
2020年6月10日,QS教育集團正式發佈了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榜單共評估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所高校。中國共有83所高校上榜,包括內地高校51所,香港高校7所,澳門高校2所,台灣高校23所。各大高校中,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九年被評為世界第一;清華、復旦、上海交大三所內地高校獲得了在該排行榜上的歷史最高排位,其中清華大學上升至世界第15名;亞洲頭名則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摘取(世界第11名) [20] 
中國內地的清華大學(第15名)、北京大學(第23名)、復旦大學(第34名)、上海交通大學(第47名)、浙江大學(第53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93名)進入前百。中國香港進入前百的有:香港大學(第22名)、香港科技大學(第27名)、香港中文大學(第43名)、香港城市大學(第48名)和香港理工大學(第75名)。中國澳門最佳的是澳門大學(第367名),進入前400名。中國台灣的台灣大學(第66名)進入前百。 [46] 
2019年
2019年6月19日,國際高等教育信息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公佈世界大學排名TOP1000名。全球首三位繼續由美國院校包攬,排名不變,麻省理工學院連續8年穩佔榜首、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緊隨其後。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雙雙並列“亞洲第一”,排名全球第11位。清華大學繼2018年首次打入全球20強後,2019年再由第17位升一級,排名第16位。 [21]  香港地區排名第一的是香港大學,與2018年一樣位列全球第25位。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排第32位和第46位,處於排名榜首50位。 [21]  澳門地區只有澳門大學(第387名)上榜。台灣地區的台灣大學(第69名)進入前百。 [47] 
2018年
2018年6月8日,第15屆QS世界大學排名發佈,中國排名最高的清華大學從世界25位升至第17位。中國有65所高校上榜,其中,內地40所,香港7所,澳門1所,台灣17所。 [8]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
2022年
2022年10月25日,U.S. News & World Report發佈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入圍榜單前十名的院校和2021年一致,哈佛大學領跑榜單,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位列第二、三名。美國大學佔據八個席位,英國僅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兩所院校上榜前十。
中國內地院校方面,清華大學排名較2021年上升三位,位列第23名,為亞洲第一。北京大學名次平穩上升,從2021年的第45名上升到39名 [65]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第89名)和浙江大學(第93名)也進入世界前一百名。 [66] 
中國香港進入世界前一百名的高校為香港中文大學(第53名)、香港大學(第55名)、香港科技大學(第95名)和香港理工大學(第100名)。 [67] 
2021年
2021年10月26日,U.S. News & World Report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正式發佈2022最佳全球院校排名。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劍橋大學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位列全球前10位。 [48] 
中國共有四所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分別為清華大學(26名)、北京大學(45名)、香港大學(76名)、香港中文大學(82名)。此外,香港科技大學(105名)、上海交通大學(105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10名)、浙江大學(115名)、香港理工大學(124名)、南京大學(135名)、香港城市大學(141名)、復旦大學(141名)進入世界前150名。 [49] 
2020年
2020年10月20日,2021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發佈,前三名為美國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前十名中有兩所英國大學,分別是牛津大學(排名第5位)、劍橋大學(排名第9位)。日本只有東京大學上榜前100名,位於73名。
中國共有四所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包括清華大學(28名)、北京大學(51名)、香港大學(83名)、香港中文大學(95名) [32] 此外,香港科技大學(109名)、上海交通大學(122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4名)、浙江大學(135名)、南京大學(148名)進入世界前150名。 [33] 
2019年
2019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美國高校佔據絕對優勢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依然位居前三位,和2017年保持一致。排名第四到第十的高校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華盛頓大學。 [12] 
中國共有161所高校入圍U.S. News 2019世界大學排行榜,其中內地高校130所,香港高校7所,澳門高校1所,台灣高校23所。 [12] 
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50位,比2017年進步14位,居內地高校第一。北京大學緊隨其後,排名全球第68位,居內地高校第二。清華和北大也是僅有的2所入圍全球前100名的中國高校。 [12] 
2018年
2018年10月30日,U.S. News發佈2019世界大學排行榜,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1250所知名大學入圍。 [12]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21年
2021年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佈“2021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57所大學上榜,其中7所位列世界百強,比去年增加1所。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8,北京大學名列第45,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分別位列全球第52、第59、第63、第77。中山大學首次躋身全球百強,位居第89。中國香港有7所大學上榜,香港大學(101-150名)和香港中文大學(101-150名)進入前150;中國澳門有2所大學上榜,澳門大學(401-500名)進入前500;中國台灣有14所大學上榜,中國醫藥大學(201-300名)和台灣大學(201-300名)進入前300。 [42] 
哈佛大學仍然穩坐頭把交椅,連續19年蟬聯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學僅次於哈佛大學,繼續保持全球第二名,劍橋大學保持全球第三。牛津大學上升2位,位列全球第七。 [39] 
2020年
2020年8月15日,“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正式發佈。排名展示了全球1000所研究型大學的學術實力,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北京大學名列第49,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居全球第58和第6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首次躋身全球百強,分別位列全球第73和第100。中國香港有7所大學上榜,香港大學(101-150名)進入前150;中國澳門有2所大學上榜,澳門大學(501-600名)進入前600;中國台灣有15所大學上榜,中國醫藥大學(201-300名)和台灣大學(201-300名)進入前300。 [43] 
哈佛大學仍然穩坐頭把交椅,連續第18年蟬聯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學僅次於哈佛大學,繼續保持全球第二位,劍橋大學保持全球第三。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排名均上升1位,依次位列全球第七和第八。 [40] 
2019年
2019年8月15日,“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正式發佈。中國內地共有58所高校入圍 [16]  ,其中清華大學排名世界第43名,北京大學位居世界第53名,浙江大學位居世界第70名。上海交通大學則首次躋身世界百強,位列世界第82名。中國香港有7所大學上榜,香港大學(101-150名)和香港中文大學(101-150名)進入前150;中國澳門有2所大學上榜,澳門大學(501-600名)進入前600;中國台灣有13所大學上榜,台灣大學(151-200名)進入前200。 [44] 
美國哈佛大學連續17年蟬聯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學僅次於哈佛大學,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名,英國劍橋大學保持全球第三。 [41] 
2018年
2018年8月,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正式發佈。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哈佛大學連續第16年蟬聯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學位列世界第二,劍橋大學保持全球第三。在全球前20名中,美國和英國的大學佔據19個席位。歐洲大陸的大學中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排在全球第19名,以及慕尼黑大學位於32位。亞太地區的大學中,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表現最佳,分別位列22名和35名。 [17] 
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
2021年
2021年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發佈,排名前10依次為:哈佛大學、哈佛醫學院、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密歇根大學安阿伯分校、倫敦大學學院、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全球排名第3,浙江大學湧進前10名。 [53]  在中國內地排名中前10名高校依次為: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54] 
2020年
2020年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發佈,排名前10依次為:哈佛大學、哈佛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牛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華盛頓大學、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55] 
2019年
2019年5月,SCImago按照發布的高等教育類統計,此次排名中國內地共有440所高校上榜,其中4所高校進入國際前30名,6所高校進入前100名,21所高校進入國際前200名。其中清華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1名,國際第13名。北京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2名,國際第28名。浙江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3名,國際第29名。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位居內地高校前10名。 [56] 
2018年
2018年7月,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發佈,中國內地共有414所高校上榜,其中3所高校進入國際前20名,8所高校進入前100名,22所高校進入國際前200名。上榜高校中清華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1名,國際第11名;浙江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2名,國際第18名;北京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3名,國際第20名。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天津大學位居內地高校前10名。 [57] 
自然指數排名
2020年
2020年4月30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佈了2020年世界機構/大學學術排名年度榜單 [22] 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進入世界十強,中國內地在該榜單中排名前十的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