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史的結構和形式

鎖定
《世界史的結構和形式》是2013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漢。
作    者
沈漢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13年1月
頁    數
431 頁
定    價
78 元
ISBN
9787108041616
叢    書
南京大學史學叢書

世界史的結構和形式內容介紹

封面 封面
本書從“羣眾運動史”、“資本主義政治和社會制度史”、“經濟史”、“史論”等多個角度對世界史的結構和形式做出考察。作者所倡導的是結構形態學的史學研究方法,其對世界歷史上多個重大問題的探討具有原創性。如作者提出英國工人運動自發產生了某種形式的階級鬥爭理論、要重新認識金融資本形成和資本輸出開始的時間,等等。

世界史的結構和形式作者介紹

沈漢,1949年生。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英國議會政治史》(合著)、《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研究:形態學的考察》、《西方國家形態史》、《英國憲童運動》、《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從中古到20世紀》、《反叛的一代: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合著)、《英國土地制度史》、《資本主義史:從世界體系形成到經濟全球化》(主編)、《資本主義史》(第一卷,第二卷)等。譯著有《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近代國家的發展:社會學導論》、《共有的習慣》、《合法性的限度》。

世界史的結構和形式作品目錄

序言
羣眾運動史篇
倫敦工人協會和憲章運動
憲章運動“暴力”政策初探
英國早期工人運動活動家的階級鬥爭理論
論英國憲章運動中工人階級的政治獨立性問題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的若干特點
政治·社會制度篇
資產階級自由民主觀念的起源問題
論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階級結構的模糊性
突變還是漸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模式之辨析
歐洲資本主義觀念的結構發生學思考
英國近代的政治權力和社會階級
英國通向現代憲政制度的道路
英國近代國家是怎樣形成的
Morphology and Studies of Western State History:A Case of Transitive Stale
經濟史篇
英格蘭中世紀的土地保有權和各種身份的土地持有者
十六世紀英國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的典型性問題及其他
近代英國農業的結構和性質——兼論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問題
資本主義還是後封建主義——論近代英國租佃農場制的性質
論交往和資本主義興起
論世界市場的形成
論工商業經濟組織的歷史
重新認識金融資本形成和資本輸出開始的時間
史論篇
愛德華·湯普遜的史學思想
英國議會政治制度發展的若干特徵
對歐洲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研究的新思路
西方國家制度史研究巾的若干理論問題
西方社會結構史研究中的若干理論問題
《英國土地制度史》前言
馬克思主義關於農業經濟形態理論的新發展——讀考茨基《土地問題》和列寧《土地問題筆記,1901—1915年》
形態學方法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應用
論資產階級的經濟統治權
希爾與英國革命史研究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