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連續面

鎖定
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一般隨深度增加,但又不是勻速增加,在某些深度處發生突然變化。地震波在此突然加速或減速(縱波減速時,橫波甚至會消失)。這種波速發生突然變化的面叫作不連續面。
中文名
不連續面
外文名
discontinuity surface
釋    義
地震波速發生變化的面
典例1
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
典例2
古登堡不連續面
學    科
地質科學

不連續面釋義

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一般隨深度增加,但又不是勻速增加,在某些深度處發生突然變化。地震波在此突然加速或減速(縱波減速時,橫波甚至會消失)。這種波速發生突然變化的面叫作不連續面。 [1] 

不連續面一級不連續面

不連續面的存在,標誌着地內物質在此層上下面有明顯區別,因此成為地內圈層構造的界面。
在所有不連續面中有兩個變化最顯著的稱為一級不連續面:
1、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陸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質密度、硬度增加。 [2] 
2、古登堡不連續面,深度約2900km。地震波減速,橫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質很可能是液態。
二者構成了地殼與地幔、地幔與地核的界面。
此外還有5個次級不連續面,可以把地殼、地幔與地核進一步劃分出次一級的圈層構造。 [1] 

不連續面次級不連續面

地殼分為兩層,上層花崗岩層(A'層),下層玄武岩層(A"層),A'與A"層之間地震波略有變化,存在一個次級不連續面---康拉德面。深度説法不一致,大致有10公里、15公里、20公里三種説法。
地殼之下是地幔。地幔分B、C、D三層,B層又分為兩層,上面一層叫B'層,又叫蓋層,因主要成分與橄欖岩相似,又叫橄欖岩層。橄欖岩層與地殼的玄武岩層、花崗岩層構成了地球的岩石圈。B層的下層是B"層,又叫古登堡低速層,地震波在其中的傳播速度明顯降低。因其岩石熔化並局部熔融,又叫軟流層或軟流圈。B層之下是C層,B、C層之間存在一個次級不連續面---拜爾勒面,深度大約在地面以下400公里處。C層又叫過渡層,深度為地面以下400~670公里,一説410~1000公里,B層與C層合起來叫上地幔。地幔C層之下是D層,D層叫下地幔。C、D兩層之間有一個不連續面叫雷波蒂面,是上地幔與下地幔的分界面。
地幔之下是地核,分為E、F、G三層。E層叫外地核,F層叫過渡層,G層叫內地核。也有人不承認過渡層的存在,把E、F兩層合稱外地核。外地核為液態,內地核為固態(一説是超固態,即電子簡併態)。F層與G層之間有一個不連續面,叫做萊曼面,深度有兩種説法-5150公里或5200公里。 [1] 
參考資料
  • 1.    汪新文.地球科學概論:地質出版社,1999
  • 2.    熊小松,高鋭,李秋生,盧佔武,王海燕,李文輝,管燁. 深地震探測揭示的華南地區莫霍面深度[J]. 地球學報,2009,30(06):77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