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辜

鎖定
不辜,漢語詞語,拼音是bù gū,意思是無罪;指無罪之人;不必,不一定。 [1] 
中文名
不辜
拼    音
bù gū
注    音
ㄅㄨˋ ㄍㄨ
出    處
《墨子·非攻上》

目錄

不辜解釋

無罪。 [1] 
指無罪之人。 [1] 
不必,不一定。 [1] 

不辜出處

《墨子·非攻上》:“至殺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
《呂氏春秋·聽言》:“誅不辜之民以求利。”
《文選·司馬相如》:“父老不辜,幼孤為奴虜。”呂延濟注:“言巴蜀父老無罪被殺,掠取孤幼,縛束以為奴僕。”
《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孔傳:“辜,罪。”
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之二:“乘機逐利,四出侵暴,屠燒縣邑,賊殺不辜。”
唐·劉禹錫《天論上》:“或賢而尊顯,時以不肖參焉。或過而僇辱,時以不辜參焉。”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七回:“巫臣聞其家族被誅,乃遺書於二將,略雲:爾以貪讒事君,多殺不辜,餘必使爾等疲於道路以死!”
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奄人 [2]  暴橫,多潛殺不辜。”
《大戴禮記·夏小正》:“‘鴂則鳴’。鴂者,百鷯也;鳴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時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