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規則陰道出血

鎖定
不規則陰道出血指來源於子宮腔的出血,與月經四要素(週期頻率、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任何一項不符的常見的婦科症狀。不包括妊娠產褥期出血。 [1] 
中醫病名
不規則陰道出血
外文名
abnormal vaginal bleeding
常見發病部位
陰道
常見症狀
月經過多,經期過長,不規則出血,接觸性出血等

目錄

不規則陰道出血預防

(1)生活方式管理:改變吸煙、飲酒、不合理膳食、靜坐生活方式等危險行為因素,預防月經紊亂所致的不規則陰道出血,預防疾病的發生。
(2)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定期體檢進行婦科檢查及超聲檢查有利於儘早發現子宮結構異常疾病,儘早治療,預防出血的發生。

不規則陰道出血檢查

(1)病史:一般情況:年齡、月經史、婚育史;
與近期出血有關的情況:出血的量、頻率、持續時間、是否有其他部位出血(如牙齦出血等);
既往患病情況: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甲狀腺疾病、腎臟疾病等),是否曾經患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等。
(2)體格檢查:婦科檢查:有助於明確出血是否來源於子宮腔;
全身檢查:有助於輔助明確是否患有其他系統疾病。
(3)輔助檢查:目的是明確出血原因及嚴重程度並判斷是否合併其他疾病。
①抽血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促甲狀腺激素測定、催乳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等;
②妊娠試驗:血或尿hCG排除妊娠;
③子宮檢查: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活組織檢查。

不規則陰道出血診斷

不規則陰道出血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問題(即主訴),根據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明確其出血的原因即可診斷相應疾病,分為兩大類9個類型,見表1。這些可能單獨或共同存在引起不規則陰道出血。診斷疾病的首要任務是明確不規則陰道出血的出血模式,根據出血模式及輔助檢查最終確定診斷。
不規則陰道出血病因疾病
有結構異常的疾病
無結構異常的疾病
子宮內膜息肉
全身凝血相關疾病
子宮腺肌病
排卵障礙
子宮平滑肌瘤
子宮內膜局部異常
子宮內膜惡變和不典型增生
醫源性異常子宮出血
未分類的異常子宮出血

不規則陰道出血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病因治療,明確診斷後需制定相應的具體方案。總體原則是止血、調整月經週期,發生貧血者需糾正貧血。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適用於無結構異常的疾病,目的是使患者恢復正常的月經週期。
(1)激素類藥物: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單獨或聯合用藥。
雌激素對治療急性出血效果顯著。子宮腔出血的原因是子宮內膜脱落,雌激素的作用是刺激子宮內膜生長從而使出血停止,血止後用藥需逐漸減量。無排卵性出血者糾正中重度貧血後須加用孕激素。如果延長治療期的雌激素劑量較高,要警惕血栓栓塞發生,需加強觀察。
孕激素對治療無排卵性出血十分有效,包括醋酸甲羥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左炔諾孕酮宮腔節育器(曼月樂)等,禁用於妊娠、未確診的陰道出血、乳腺癌、深靜脈血栓、肺栓塞、活動性或近期中風或心肌梗塞、肝功能受損。孕激素應持續或週期給藥,作用是抑制黃體期子宮內膜生長,預防復發。週期性口服孕激素不會抑制排卵。
聯合激素類避孕藥對不規則陰道出血效果良好,還可改善青少年痤瘡,改善圍絕經期患者因雌激素降低導致的潮熱等絕經綜合徵。
(2)非甾體抗炎藥:重度不規則陰道出血的婦女子宮內膜上前列腺素處於高水平狀態,非甾體抗炎藥的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的產生,達到減少出血的目的。藥物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萘普生等。該類藥物禁用於血小板異常者,不建議患腎病、心衰、肝硬化或正在使用利尿劑者使用。
(3)抗纖維蛋白溶解藥:重度不規則陰道出血的婦女子宮內膜上纖溶酶原激活劑處於高水平狀態。纖溶酶原激活劑是一種不利於凝血的酶,抗纖維蛋白溶解藥能夠促進血塊形成,從而減少出血量。代表藥物為氨甲環酸,有凝血風險者禁止使用,但是長期使用並不會導致血栓形成風險增高。
手術治療:適用於藥物治療無效或有結構異常的疾病。

不規則陰道出血其他

不規則陰道出血可由多種原因導致,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大多數非結構異常原因導致的出血,藥物治療包括激素和/或非激素治療,應該根據各種治療的副作用和禁忌症為患者量身定製。非激素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和抗纖維蛋白溶解藥也同樣有效,可以和激素治療聯合使用,或代替激素治療。結構異常導致的不規則陰道出血可以從藥物治療中獲益,但是對於其結構異常(如息肉、肌瘤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內分泌學組.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J]. 健康管理, 20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