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積跬步

鎖定
不積跬步,是一個漢語成語。跬步 kuǐ bù 亦作“蹞步”。指一步半步。常與後句“無以至千里”連用,意為做事情不一點一點積累,就永遠無法達成目的。
中文名
不積跬步
釋    義
不邁出第一步,就永遠無法達成目的。
詞    性
中性詞
出    自
荀子勸學篇
作    者
荀子

不積跬步字義

跬(kuǐ):半步,古時稱人行走,舉足一次為跬,舉足兩次為步,故半步叫“跬”。

不積跬步全句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 

不積跬步意義

全句的意思是:沒有一步半步的累計,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的地方;不積累小河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海。
比喻積累的作用,可以充實、豐富、完善自己。可用來論説學習工作貴在不斷積累。

不積跬步出處

出自:荀子勸學篇》。 [2]  全文如下: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羣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烏鳥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不積跬步作者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參考資料
  • 1.    《古今漢語成語詞典》編寫組.古今漢語成語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134
  • 2.    鞏寶平.荀子語錄:山東大學出版社,201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