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擇手段

(漢語成語)

鎖定
不擇手段(拼音:bù zé shǒu duà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晚清·梁啓超《袁世凱之解剖》。 [1] 
不擇手段(擇:選擇)指為達目的,任何手段都能採用。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2] 
中文名
不擇手段
拼    音
bù zé shǒu duàn
近義詞
弄虛作假巧立名目
反義詞
一心一意
出    處
《袁世凱之解剖》
注    音
ㄅㄨˋ ㄗㄜˊ ㄕㄡˇ ㄉㄨㄢˋ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不擇手段成語出處

清·梁啓超《袁世凱之解剖》:“為目的而不擇手段,雖目的甚正,猶且不可。”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不擇手段”。 [1] 

不擇手段成語故事

袁世凱是清末北洋軍閥領袖,民國初年北洋政府總統。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 [2] 
在孫中山於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時任湖廣總督、欽差大臣的袁世凱就一面圍攻革命軍,一面與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談判。孫中山被袁世凱矇蔽,表示如果袁世凱能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建立共和國,那麼孫中山就支持他當大總統。結果,袁世凱果然迫使宣統帝溥儀於1912年2月12目頒佈了退位詔書。登上總統寶座的袁世凱很快露出了他的反革命面目,實行獨裁統治。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 [3] 
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了革命黨人和廣大進步羣眾的聲討。12月25日,雲南的蔡鍔將軍首先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貴州、廣兩、廣東、浙江等省紛紛響應,袁世凱的一些親信也紛紛倒戈。袁世凱僅僅當了83天的皇帝就被迫宣佈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市。 [3] 
梁啓超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袁世凱之解剖》等文中,猛烈的抨擊了袁氏復辟帝制的行徑,指斥袁世凱“為目的而不擇手段”。 [2]  [3] 

不擇手段成語寓意

司馬遷在其《史記·貨殖列傳》中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認為人在本質上是慾望和利益的產物,無利不起早、無利不奔波。因此,人們謀取利益、追求財富、希望過幸福的生活,無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利益、名譽的過程中,不可不擇手段而淪落為小人甚至罪人。成語告訴人們,就算人們做不到事事君子,但卻可以事事不做小人,更不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4] 

不擇手段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不擇手段”指為達目的,任何手段都能採用。 [2]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2] 
運用示例
魯迅《通信》:“趁便先辯幾句罷:無須大驚小怪,這不過不擇手段的手段,還不是主義哩。” [2] 
魯迅《三閒集·通信》:“要謀生,謀生之道,則不擇手段。” [2] 
朱自清《論不滿現狀》:“這種讀書人往往不擇手段,只求達到目的。” [2] 

不擇手段成語辨析

不擇手段—欺上瞞下
“不擇手段”與“欺上瞞下”都有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不正當手段的意思,區別在於“不擇手段”中的“手段”不是指具體方法,而是指“不正當的方法”,而“欺上瞞下”則是一種具體的方法;其次“不擇手段”的含義中也包含了“欺上瞞下”。 [2] 
參考資料
  • 1.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M]. 長春:長春出版社, 2000.07:26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抉擇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4:15-18
  • 3.    劉敬餘主編. 十萬個為什麼 4 歷史回眸·旅遊觀光·藝術文化·未解之謎·建築奇觀·體育聚焦 全新升級版[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7.12:37
  • 4.    魏彥紅主編;衞力冬,耿春紅,李建明副主編. 董仲舒與儒學研究 第6輯[M]. 成都:巴蜀書社, 2018.05:233-234